APP下载

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7-12-01韩淑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钙终末期尿素氮

韩淑静

(江苏省徐州解放军第九七医院,江苏 徐州 221600)

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研究

韩淑静

(江苏省徐州解放军第九七医院,江苏 徐州 221600)

目的:探讨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 临床效果。方法:将江苏省徐州解放军第九七医院收治的27例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27例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然后比较在接受治疗前后其血液中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的水平、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磷的水平及其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水平。结果:1)治疗后,这27例患者血液中钙离子的水平明显升高,其血液中钾离子的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这27例患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血磷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这27例患者PTH及β2-MG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体内水电解质的状态,清除其体内的β2–MG和PTH。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老年;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

老年终末期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主要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通过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能使其血液和透析液以弥散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从而清除其血液中的代谢物,维持其体内的电解质平衡[1]。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我们对我院收治的27例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江苏省徐州解放军第九七医院收治的27例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K/DOQI指南)中规定的终末期肾病的诊断标准,其年龄均超过60岁。其中,排除对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存在禁忌证、临床资料缺失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患者[2]。在这27例患者中,有16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其最小年龄为62岁,最大年龄为81岁,平均年龄为(69.14±3.07)岁。其中,有糖尿病肾病患者9例,高血压性肾病患者6例,慢性肾炎患者7例,其他肾脏疾病患者5例。

1.2 方法

对这27例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具体的方法是:用费森尤斯(德国)公司生产4008S系列血液透析机对患者进行治疗,抗凝剂选用肝素,透析液选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将血流量设为200~250ml/min,将透析液的流量设为500ml/min。每周对患者进行3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次治疗的时间为4h,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对这27例患者血液中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2)治疗前后,对这27例患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血磷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3)治疗前后,对这27例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 2007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录入,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录入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这27例患者血液中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及氯离子水平的比较

治疗后,这27例患者血液中钙离子的水平明显升高,其血液中钾离子的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这27例患者血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这27例患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血磷水平的比较

治疗后,这27例患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血磷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这27例患者血液中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及氯离子水平的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这27例患者血液中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及氯离子水平的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时间 例数 钙离子(mmol/L) 钾离子(mmol/L) 钠离子(mmol/L) 氯离子(mmol/L)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96.47±6.16 95.64±6.38 0.4863 0.6288 27 27 1.93±0.22 2.31±0.24#6.0647 0.0000 5.08±0.77 3.37±0.55#9.3901 0.0000 136.15±4.46 138.20±4.81 1.6239 0.1104

表2 治疗前后这27例患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血磷水平的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时间 例数 血清肌酐(μmo/L) 血尿素氮(mmol/L) 血磷(mmol/L)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27 27 1013.58±291.33 359.61±118.05#10.8104 0.0000 26.28.31±9.81 9.34±3.59#8.4426 0.0000 2.35±0.59 1.17±0.17#9.9860 0.0000

2.3 治疗前后这27例患者PTH及β2-MG水平的比较

治疗后,这27例患者PTH及β2-MG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3 讨论

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由慢性肾病所引起的终末期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肾功能严重衰退,其血液中的代谢物不能及时地排出,造成其体内代谢物积聚,进而打破其水电解质平衡,影响其机体的正常功能[3]。血液透析疗法是目前临床上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此方法是利用人工手段来帮助肾脏进行功能性的废物清除和过滤,及时对血液中的代谢物进行清洁和处理,避免因代谢物积聚而给机体带来损害。另外,有学者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时机进行研究发现,该病患者越早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其透析的疗效就越显著,二者呈正相关[4]。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这27例患者血液中钙离子的水平明显升高,其血液中钾离子的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27例患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血磷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27例患者PTH及β2-MG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体内水电解质的状态,清除其体内的β2–MG和PTH。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1]金励前,胡媛媛,丁晓凯,等.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56-58.

[2]王梅.老年人终末期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1):23-24.

[3]向元兵,屈智慧,杨立志,等.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245-1246.

[4]李秀,姜军.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5):387-388.

R692

B

2095-7629-(2017)6-0034-02

韩淑静,本科学历,所在科室:肾内科,住院医师

猜你喜欢

中钙终末期尿素氮
欧李果实贮藏过程中钙和酚类物质的变化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样品预处理方法对桑叶中钙、磷含量测定的影响
实体面材产品中钙、铝、硅元素含量的测定化学分析法(中国国家标准,报批稿)
吗啡治疗终末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安全性评价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
不同密闭材料硫包衣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