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爱无碍,做一群特殊孩子的“老师妈妈”

2017-11-30孙建辉

中国教师 2017年22期
关键词:残障儿童聋人学校

孙建辉

一个偶然的机会,带给她的却是34年的坚守,辛勤耕耘在我国特殊教育第一线;一句“你甭想”,虽是父亲的选择,却让她历经风雨,逐渐成长,走向成熟,实现人生价值,更加坚定了当初父亲的选择也是自己的“选择”,有爱无碍,让残疾孩子在学会生存中活得更有尊严……她就是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周晔。她说过,既然选择了,就要为选择负责、为选择担当。

从被动选择到有意坚守

1983年,周晔在北京第一聋人学校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她说,虽然是父亲帮助她走上了特殊教育这一条路,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她慢慢地理解了这个工作,认识了这个特殊群体,感受到自己所从事的这个工作对社会是有价值的。这个工作能够让残障孩子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它不仅能够改变孩子的命运,而且可以改变他的家庭的命运,对社会尽一份责任和义务:将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有道德品质、有文化知识、有劳动技能、有规矩的社会人,变成社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在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下,特殊教育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责任,那就是让特殊学生能够真正融入社会。正如蒙台梭利提倡的,要把医学和教育学相结合,扮演医生和教师的双重角色,有时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这和周晔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周晔指出,聋人学校的听障儿童,他们因聋而哑,虽然在生理上是不可逆的,但是通过教育是可以挖掘、开发和提高他们的功能的。所以,当时她们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这些儿童的语言。

而在教育不是很完善、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的20世纪80年代,要想做好特殊教育,靠的就是教师的亲情投入和社会责任,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开发他们的语言。她说,当听到一对已被家长无奈放弃的可爱的聋人双胞胎姐妹开口叫出“妈妈”时,当孩子的妈妈当场跪下时,她的内心是震撼的,是激动的,是无法言语的。这可能是她们第一次能够发自内心的会说话的一种呼唤,让她更加感到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神圣与伟大,更坚定了她的选择,让她逐渐地从被动走向主动、走向自觉。这是因为,这项工作让她觉得带给家庭的是希望和信念,对社会是有意义的。

在北京第一聋人学校,周晔当了18年的语文教师,率先承担了组合式助听设备训练聋生发音说话,带着大家的期盼、信任与肯定,借助传统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设备,推动教育改革与课题试验;参与全国年龄最小植入人工耳蜗后听觉、语言培建训练等实践研究,重建她的语音信号和信息接收系统,让她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考入大学,出国留学……

是的,既然选择了,就要为选择负责和担当,不忘初心,对得起自己的这份承诺。

小天地,大文章

2002年,北京市第一聋人学校和东城区培智学校合并,成立了北京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2003年,周晔被任命为学校校长,后又担任党支部书记。担任校长之后,面对两类残障儿童,她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有爱无碍 教育康复 和谐发展”,办学宗旨是“为残障学生一生成长和生活奠基”,就是要让学校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的追求,将其贯穿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最后落在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上。

顾明远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殊教育更需要爱,需要的是一种大爱,让学生的内心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凝聚精神力量,通过教育康复手段,回归主流社会,成为一个立体的“人”,变成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做最好的自己。

为此,学校实施十二年一体化教育,即小学、初中、职业高中,完善办学体系,实现智障学生升入高中、听障学生升入大学的梦想。遵循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针对聋哑学生采用普通学校教材,通过单考单招让他们能够进入大学,自食其力,走向社会。针对智障学生,学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因材施教。对于能够独立就业的,进行融合教育指导和跟踪,做好现场应对;对于不能独立就业的,进行社区生活教育,通过社区爱心家园等组织学生做一些小手工,让他们有一种社会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对于智力严重障碍或行为有问题的学生,开展家居生活教育,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生活意识和娱乐能力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形成了适应残障儿童学习、生活、康复的课程体系,研发了智力障碍学生职业高中教材和教学光盘,开展了对重度多重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研究、残障学生进入普校共学的实践探索等,目的就是让孩子适应社会。

尊重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这是学校的治学方针。周晔指出,我们不应因为残障就低估孩子,反而以培养社会人的目标尊重、包容和接纳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有一种幸福感和安全感。她说过,“我们是来自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可是我们从来不觉得自己特殊。我们要跳,我们要跑,我们做的游戏就是老师送给我们的礼物。我也许听不到你叫我的名字,我也许握不到你伸过来的双手,可是你能看到我脸上的汗水和我脸上的笑容。老实说,运动是谁都能懂的语言。”是的,学校每年都会开展三个奥运会,即小小奥运会、小小残奥会、小小特奥会,用运动带给学生一种感受和体验,让他们有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从而改变学生的人生。

对学生是如此,对于教师更是如此。教师是学校课程的重要实施者,是学生教育生活的重要摆渡人。为此,学校以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开拓创新的教师团队为己任,除了传统的传帮带教师培养方式外,还推出了做“最美教师”工程。周晔指出,教师一是要美得有高度,即心灵美,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做好所有的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最初思想准备。二是要美得有厚度,让教师有足够的专业功底和专业积淀,适应生源的不断变化与改革发展的需要,迎接教育改革的挑战。三是要美得有风度。教师一定要身体健康,更要心理健康。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每天面对残障儿童,更要有一个正常的心态来面对自身的工作与生活,建立一种强大的内心和高尚的情怀。而作为学校管理者,她说要为教师提供一种身心舒缓的管理模式,让他们能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安下心、坐得住、走得远。

教师要好好地工作,好好地生活,然后给学生好好的教育,让自己的教育生涯更有光彩。周晔说,她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自己的教育经历和教育过程中,当回过头来的时候能有自己的记忆故事,就是不忘初心,为自己的选择担当。一个人活得有意义,就在于他一定是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帮助的,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一颗善良的心一定会打动另一颗善良的心,一个生命一定会影响另一个生命。在周晔看来,她之所以34年如一日地堅守在这个岗位,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善良之心感动了她,让她去感悟他们的生命,进而影响自己的生活。现在,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国家能够在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上加大力度,提升特殊教育质量,为十九大提出的“办好特殊教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孙慧

zgjssjh@126.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残障儿童聋人学校
聋人本科生研发翻译软件
尝试“融合教育”
基于“互联网+”的聋人团队管理模式研究
探析聋人就业问题及对策
美国拨款250万美元建设残障儿童家长中心
浅谈如何激发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