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年又一年

2017-11-30张小田

河南电力 2017年2期
关键词:油锅馅儿丸子

文_张小田

一年又一年

文_张小田

中国人过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如今节奏日渐加快的社会,能让平日里忙得人仰马翻的中国人放下手头的一切,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交通工具,在寒冷的冬季进行一年一度浩大的迁徙运动,也还是只有“过年”这两个字了。

不论身处哪里,不论过去的一年有没有回家,也不论路程有多远车票有多贵,在过年的当口,家是所有中国人的目的地,是刻在炎黄子孙骨子里的寄托。不过也常听人感叹现在的年味越发地淡了,不如小时候那般让人期待。确实,小时候因为物质的匮乏而对过年生出的无限期盼如今已经烟消云散了,不过我却觉得从撇开物质这层外衣的“年”里更能感受到属于中国人的、属于过年的温情来。

林语堂讲过:“如果说中国人非常重视某种东西,那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学习,而是食物。”我深以为然。

每年的岁末,从小年开始,爸爸妈妈就要开始准备过年的食材了,即便现在年初一超市也开门营业,他们仍然要早早地将东西买到家,整齐地码起来,然后再一种一种进行加工。最喜欢看爸爸炸各种丸子,丸子是北方人过年或办喜事必备的食物,象征着团圆幸福。一个个白的、红的、绿的圆滚滚的丸子从爸爸左手的虎口挤出,沿着锅边滚进热油锅,周身翻着泡,发出滋啦啦的声音。我偶尔帮爸爸打下手,更多的时候是倚着厨房的门框看他忙碌,听他催我从散着油烟的厨房出去。那冒着泡的油锅和丸子下锅滋啦啦的声音充满了烟火的气息,爸爸站在旁边,一边下丸子,一边适时地将炸熟的丸子捞上来,动作迅速而娴熟,这场景让我觉得无比踏实和心安。一家人为了同一个目的站在一起忙碌,怀着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的期待,这是过年的意义。

吃饺子是北方人过年的重头戏,虽然现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机械化的流水线上,在过年的时候,妈妈也肯定是要自己动手包饺子的,从和面、调馅开始,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除夕吃过午饭后,妈妈便招呼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看中央电视台《一年又一年》的节目,一边包饺子,不同的馅儿,各色的皮儿,花样的包法,一年又一年,重复着相同的故事。

包完饺子,年夜饭就快上桌了。“年夜饭”这三个字有着无穷的魔力,牵引着每一个只身在外的中国人跨过山水往家返。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的饭菜挤得热热闹闹,窗外烟花鞭炮声不绝于耳,盖过了朱军热情洋溢的春晚开场白,屋里气氛酣畅,其乐融融,一个个都要吃到肚皮滚圆。其实吃什么并不重要了,难得的是家人在一起享受准备、做饭、吃饭、聊天、嬉笑的时光,一起抵御外面的严寒,送走即将过去的一年,迎来一个新的开始。这顿饭,爸爸通常是要喝酒的。他是典型的传统的北方人,不善言辞,感情内敛,只有喝了酒,话才会多起来。听他感慨时光、生活,话语中充满对将来的期冀,我逗他问:“你觉得幸福吗?”他居然认真地回答我:“你们都这么好,我幸福!”然后嘿嘿地笑起来。我瞥见他眼角眉梢都已经爬上皱纹,却仍然眼神坚定地告诉我他觉得幸福,心中酸涩却温暖。只有在这样的时刻,他才是会表达幸福的爸爸,不一样的爸爸。

一年又一年,年关又至。爸爸已经开始琢磨今年吃什么鱼,妈妈打电话询问想吃什么馅儿的饺子,新闻里天天报道各地火车站庞大的客流量,街道上都装好了漂亮的花灯,这一切仿佛都在重复往年的故事,然而人们心中却装进了新的期待。

又是一个岁末,我们是幸福的归人,也许天气寒冷,也许路途遥远,然而因为终点是家,这一切都变得让人踏实而温暖。

(作者单位:新乡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油锅馅儿丸子
“好运”饺子
油锅起火怎么办
包饺子
从“有风自凉”到“稳坐油锅”
我不做“丸子球”
丸子西施
老北京民俗饮食大观
丸子西施
用大块肉做丸子
水落油锅里溅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