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昨天 今天 明天
——焦作供电公司五代调度班长谈电网发展

2017-11-29李晓光

河南电力 2017年2期
关键词:焦作调度员班长

文/图_李晓光

昨天 今天 明天
——焦作供电公司五代调度班长谈电网发展

文/图_李晓光

太行山南麓、黄河北岸,有一座被称为“山阳”的历史文化名城——焦作。电灯在这里最早被使用,发电厂在这里最早被投建,40年来,焦作电网经历了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转变。回溯历史,展望未来时,电网发展如同舒缓的乐章正在进入宏阔奋进的节奏,一个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转变的新兴之城正随着电网发展的变迁迎面而来。

今天,就随同我们走进电力调度,通过五任班长的亲身经历,去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画卷。

顾同喜:1974年从事调度员工作,1983年11月担任调度班长

20世纪70年代初期,焦作供电公司已拥有变电站10座,变电总容量6.075万千伏安,但是电网建设依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卡脖子”现象很严重。

一到高峰负荷阶段,电风扇转叶慢、日光灯亮不起来是很多居民家中经常出现的情景。这都是电压不足惹的祸,就如同自来水管,到了最末端几户人家,水龙头就只有“滴滴答答”几滴水一样。这还是轻微“症状”,当负荷远远超过电网所能承载时,带来的是整个电网的崩溃。所以,我们调度员不得不采取“挤、调、压、限”四种措施并举,即使这样,我们也只能实现“三保一照顾”,即:正常时间保工业,关键时刻保农业,灯峰期间保照明,低谷照顾乡镇企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我们当时最大的感受!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们也加快了电网建设的步伐。到2000年我退休时,无论是变电站个数、变电总容量还是输电线路长度、电厂装机容量都翻了一番,焦作地区电力供应也由多年持续紧张趋于缓和。

1905年,焦作市最早的供电机构——电灯房

1919年~1933年时期的电灯房

供电所时期的电力调度室外景

王国智:1986年从事调度员工作,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担任调度班长

21世纪以来,焦作市抢抓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招商引资项目,扩大经济发展。

但由于电网结构薄弱,多数县域变电站均为单回线供电,运行方式很不灵活,供电可靠性很低,常常会出现“一停一条线,一黑一大片”的情况。1998年~2001年,“民心工程”城网改造全面铺开,城网110千伏网络得到了优化,供电更加牢固可靠。市区10千伏公用配电线路也进行了改造,配网供电半径大为减小,运行方式和检修方式更加灵活、方便,供电质量也得到了改善。城网改造后,焦作电网各类经济指标大幅提高,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8.13%,供电可靠率达99.964%。

供电所时期焦作最早的35千伏焦东变电站

早期的电力调度室

早期的变电站控制室

成有才:1997年从事调度员工作,2003年12月至2006年8月担任调度班长

“十五”期间,焦作经济发展迅速,这给焦作电网带来了新的供电压力,结构相对薄弱局面又逐步呈现。焦作西部电网问题尤其突出,以太子庄变电站为中心的西部电网,承担着对焦作西部沁阳、孟州、博爱、温县境内几乎所有的供电任务。由于用电负荷发展迅速,常常会因为局部设备过负荷而对西部厂矿限电,太子庄变电站主变和丹太线长期处于满载或接近满载运行状态,可以说整个西部电网岌岌可危。

2006年6月19日,发生了一件人人都欢呼雀跃、击掌庆贺的大喜事:220千伏载育变电站投运成功!载育变电站的投运转移走了一部分西部负荷,我们再也不用天天提心吊胆地盯着太子庄,高峰负荷阶段也不怕因为总是对西部厂矿企业限电挨骂了!企盼了多少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范不井:2001年从事调度员工作,2006年8月至2013年3月担任调度班长

我担任调度班长期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又有新设备投运了”和“电网负荷又创新高了”。

2006~2007年,电网发展迅速。焦作电网自东向西形成了以韩王、修武、潭王、焦作电厂、春林、太子庄、载育为支撑的带状220千伏电网,结构坚强。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也使得电网运行更加可靠。“设备跳闸”“用户停电”也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电网供电可靠性从此发生了质的飞跃。

但是,2006年8月,河南电网500/220千伏电磁环网开环运行,焦作电网由原来的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互联互供的中枢电网,变成了一个仅靠4条220千伏线路与省网联系的末端电网。开环后的电网薄弱,与主网解列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给我们的调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公司积极争取省公司的支持,在已规划完毕的“十一五”电力规划上,为焦作追加了一个500千伏变电站。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们再一次沸腾了,我们这代调度人亲眼目睹了500千伏变电站由梦想变成现实!

牛帅:2005年从事调度员工作,2013年3月至今担任调度班长

进入“十三五”,主配网建设飞速发展。我任班长这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变革。2013年9月27日,220千伏昌黎变电站投运,这是公司第一座22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进程,电力设备也进入了智能时代,这令我们所有调度人都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

尤其是近几年来,不同电压等级的智能化变电站及台区相继投入运行,使得我们市区主配电线路全部实现了“手拉手”供电。2013年至今,公司加大配网改造力度,同时还加快了智能化电表的普及,调度员通过远程抄表就能准确判断故障点,客户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缴纳电费,真可谓是一举多得呀。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运行”地县一体化建设有了新成果,地调通过强化县调年月度停电计划管理,实现对两级电网计划检修工作的统筹平衡和管控,大大提升了两级电网调控运行的综合管理水平。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化时代的变革推动了电网建设的转型,这是我们几代调度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编后语:未来的路还很漫长,电网建设的步伐不会停止。如今,在这片生机勃发的热土上,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焦作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美好愿景。

(作者单位:焦作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焦作调度员班长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差一点儿当班长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员安全作业行为可靠度研究
轨道交通调度员培训管理与能力提升探讨
班长的烦恼
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作业能力适应性测评体系研究
临轩听雨
德调度员玩手机造成火车相撞
焦作:政府买服务的签约之路
每天一个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