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本硕一体化教育,培养卓越数学教师

2017-11-30练冬兰廖运章

珠江教育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本科生名师数学教师

练冬兰,廖运章

(广州大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实施本硕一体化教育,培养卓越数学教师

练冬兰,廖运章

(广州大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数学名师工作室近年来成为促进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培养卓越教师的重要平台。通过分析其培养模式,探讨有效结合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并实施数学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提出数学教育专业本硕一体化教育的培养方案,培养卓越数学教师。

本硕一体化教育;卓越数学教师;数学名师工作室;数学教学实践能力

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教师就业岗位多趋于饱和状态。2015年开始我国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师范和非师范生都要通过统考申请教师资格证,且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在职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数学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是从《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学论》《教学艺术论》《数学教育技术》等课程以及2个月左右的教育实践实习培养数学教学技能。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实习基地中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时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数学教育专业的需求,数学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普遍缺乏数学教学技能经验积累;数学教育师范生的教育与教师教育实践脱离,缺乏相应的教学实践经验;师范性不强、实践性不强;同时存在数学科研意识浅薄、新教育理念贫乏、成果匮乏等问题。有效提高数学教育本科与研究生数学教学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当前,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面临着时代转型,随着教师专业化内涵的发展,在以学校为中心的校本培训和教师培训班模式发展的同时,一种新型的教师培养模式“名师工作室”纷纷建立。该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的数学名师资源,培养了一批数学教育研究人才,同时为数学教育岗位上的教师解决了诸多数学课程与教学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模式和创新机制。但各地的数学名师工作室大多数局限于针对数学教师团队,并未对数学教育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教师培训平台,为此,总结各地数学名师工作室机构建设运行的成功经验,构建新形式的数学名师工作室,为培养数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创造平台,培养卓越数学教师。

一、本硕一体化教育的探究前提

名师工作室可以为本科生与研究生一体化教育培养卓越数学教师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数学名师工作室的内涵

名师工作室[1-3]由首席名师、顾问、名师团队和成员组成,主要开展理论学习、学术研讨和课题研究,是以相近学科或领域的骨干教师为纽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教育研究能力和促进学科专业发展为目的的综合性研修团体。

(二)新时代卓越数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关键,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产生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卓越数学教师应具有师德高尚的情操,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数学教学创新和研究能力,熟悉教学法知识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新时代卓越数学教师能够适应多元化时代的需求,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善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本硕一体化教育的探究

应结合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特点确定本硕一体化教育培养的策略。

(一)数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数学教学经验不足,达不到高效教学要求,并存在如下问题[4-5]: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与活动设计目标不明确,不够新颖,不能针对不同学生设计问题与活动;数学课堂教学的角色转换缺乏主动性,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缺乏新意;数学知识讲授经验不足;课堂驾驭能力不高;缺少教学名师和教学专家的引领,这些问题影响数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成为卓越数学名师。成为卓越数学名师最有效的途径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借助数学名师工作室,解决数学教学问题,本科生与研究生共享师范教育资源,有益于其培养成为卓越数学名师。

(二)本硕一体化教育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数学名师工作室中优秀的数学教师理念先进,数学专业素养全面丰实,具有较高的数学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有很深的理解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在此平台下,开展本硕一体化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6-7]。(1)高年级优秀数学本科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生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本科生能够适应该模式的培训。(2)对于数学教育研究生来说,可以进一步稳定研究方向,带领本科生跟随导师进行数学教学研究,着重培养数学创新型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3)数学教育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学习和工作,有利于彼此之间交流观念和见解,取长补短,有利于优化探索的过程、改进思考的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模式,为数学教育本科生提供参与数学教学课堂研究的机会。

三、本硕一体化教育实施方案

组建名师和骨干数学教师团队为本硕一体化教育搭建“名师工作室”平台,解决本科生在校期间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时间短的问题。为保证本科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教学技能,学校可允许培训学员免修一些学校的选修课程;而相对于教育硕士研究生则着重培养他们的数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加强数学理论的研讨以及数学教学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进行数学教学分析和反思。满足数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数学教师专业技能成长的需求,为成为骨干数学教师和名师做准备。

(一)工作室组建[8-10]

选拔36名有培养潜质、富有想象力、智力水平高、渴求知识的数学教育专业三、四年级本科生,18名学硕研究生,6位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业绩突出、社会影响好的数学骨干教师,共60人组成工作室。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时间均为2年(大三、大四和研一、研二)。通过筛选(流程见图1),为每位参与该培养模式的6位数学骨干教师配3名研究生,并为每位研究生配2名本科生,组建“1+3+6”小组,研究生作为组内本科生的团队带头人。

图1 校内本科生与研究生筛选流程图

(二)工作室工作流程

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一体化教育培训课程分4个学期完成,每半年为1学期。第一学期的工作重心是数学教学理论学习,第二学期的工作重心是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第三学期的工作重心是数学教学实践应用,第四学期的工作重心是成果展示总结。

1.第一学期:跟岗学习[11].

主要目的是本科生跟随研究生一起通过跟岗培训,了解现阶段数学教育课堂教学的实际现状,感受优秀教师的现实生活,对卓越教师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结合数学名师工作室和数学学科的特点,跟岗学习应该做到以下3点:加强数学教学理论学习,增强数学教学理论意识,加强数学教学理论的反思。

2.第二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数学课堂教学的反复实践和反复探究思考,为此,针对数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其困惑,这学期数学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是数学课堂的教学研究。本科生与研究生跟随导师一起进入课堂,主要经历“构思—备课—上课—评课—研课—磨课—优质课”阶段。

(1)“构思—备课”阶段

首先由数学名师工作室确定主题,然后以6名数学骨干教师带领的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期间,每个成员经过3个阶段的过程:(1)寻找与他人的差距,更新教学理念。(2)探讨教学设想与现实的差别,改进教学行为。(3)每个人可以提出自己的困惑或者教学设想进行集体讨论,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例如:某数学教研组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合作备案[12]。课堂导入有2种方案:数学课本上价格导入和借助广播播放商品价格导入。2种导入方法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入手引出小数,体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现象,感受到数学的美,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经研究讨论,确定通过借助广播方案能使数学课堂更有幽默性,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2)“上课—评课”阶段

第一阶段的准备完成后,6个数学备课小组各自在组内认真开展至少2次的同课异构活动。采取轮流试讲,全程录像的方式,2位数学骨干教师认真把关,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试讲活动分为以下5个步骤:(1)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即每位试讲人员在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前3分钟说明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2)进行上课试讲,其余成员参与课堂听课,认真观察其教学情况:教学目标是否实际,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手段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可行,教学结构是否适用等。(3)组员共同评课,进行集体讨论,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数学骨干教师及时提示。(4)数学骨干教师播放试讲录像,组员再仔细观察,教师点评指导组员未注意到的问题,以确保评课的公正性。(5)形成比较统一的课堂评价结果,提出建议和评价。

(3)“研课—磨课”阶段[13]

数学名师到每组点评和指导,不断进行研究改进。通过研究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育现象,反复探讨,坚持以本科生与研究生为主体的培训模式,使本科生与研究生亲身体验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问题、教学语言等;其次,对现在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湘教版、沪教版5套教科书中知识点内容进行比较,了解各数学教材的知识框架,从不同角度分析教材的编写方法,尝试从更深层次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例如:某次课研究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某教师谈到我国大多数教材先学分数再学小数,这是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方式,先学一般分数再研究特殊分数后再学习小数,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但是小数并非是由分数产生,小数出现在商代,而分数根据记载是在春秋时代出现的,因此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是先有小数再有分数的,进而对教学展开一系列研究。通过古代数学历史发展来研究现今数学的教育,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实施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和反思。

(4)“磨课—优质课”阶段

通过不断的修改研磨,最终选出每组最优的数学教学课,6组数学备课组一起观摩书写教学设计,集体交流学习,该活动由数学名师主持。通过此活动,培养本科生与研究生数学课堂教学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只有不断思考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始终保持审视角度,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加以改进,才能取得优质课堂教学效果。

3.第三学期:顶岗实习

课堂实践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必须坚持以学生课堂实践提高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数学施教能力。在前2个阶段教学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为更好地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研究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建立高效课堂,第三学期实行学校顶岗实习。在集中实习、顶岗实习和混合编队实习3种模式中,顶岗实习最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14]。考虑到学员自身的能力、数学课堂的发展和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将工作室培训的立足点设置为培养本科生与研究生数学教师职业素质的顶岗实习模式,即到指定的实习学校基地从事班级数学课程教学和班主任的工作,完成1个学期的教学任务。

4.第四学期:毕业成果总结

6位数学骨干教师带领各自学员,对培训进行反思总结,撰写1份有关数学教学教育研究的论文。选题可以分为2种形式:一种是自选论题,另一种是老师确定论题。期间带队老师指导,本科生与研究生一起查阅文献,思考、讨论、发现、分析问题,理论结合实际,努力高质量完成论文。

四、本硕一体化教育构建的意义

本硕一体化教育是将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相互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尝试。通过吸引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不仅为高校输送了高质量的研究生,而且优化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使本科生与研究生提前领略到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及其独特的授课方式。无论是教学中的准备阶段,还是教学实施过程的收获都可以启发他们从新的角度去反思教学问题,找到自己和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发现不足,不断学习、改进和提升。数学名师工作室为培养数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构建了平台。

[1] 郭强,徐微.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培训模式及发展趋势探究—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J].教育论坛,2016,29(4):62-65.

[2] 韩爽,于伟.我国名师工作室研究的回顾与省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196-200.

[3] 王爱珍.名师工作室对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效能研究—以数学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为例[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3 (5):94-98.

[4] 李志强.基于名师工作室建设下的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可行性与过程性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6):13.

[5] 张必华.基于名师工作室平台下的个人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探究[J].中学数学月刊,2015(11):60-62.

[6] 常江,赖绍聪,华洪,等.本科生—研究生贯穿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07(04):27-31.

[7] 柳进,刘明珠.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9):35-38.

[8] 佚名.广东省方毅宁名师工作室介绍[J].中国历史教学,2016 (10):8-9.

[9] 佚名.江苏吴江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简介[J].中国历史教学, 2016(3):4-6.

[10] 张必华.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与实施的探究[J].中学数学月刊,2013(8):61-63.

[11] 杨仁宽.做好省级跟岗培训促进教师提高技能—中学数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跟岗学习的做法简介[J].高中数理化,2012 (20):6-8.

[12] 胡婷雯.浅谈数学教研组的磨课策划[J].时代教育,2007(10):95.

[13] 王芸.在磨课与反思中成长[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9 (4):23-24.

[14] 廖晓衡,唐恒钧,宋乃庆.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的实证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3-69.

(责任编辑:张宝杰)

练冬兰,女,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本科生名师数学教师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名师简介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名师简介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