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2017-11-29白羽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新形势内部控制国有企业

白羽

摘 要:社会主义发展新形势下,各行各业都在努力转型升级落实去产能政策,国有企业当中也在大刀阔斧的进行国企改革,在此过程中,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管理目标和促进企业在该阶段的平稳过渡。本文首先分析了国企财务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指出了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内控财管方案,希望对其他从业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 国有企业 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

1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社会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国有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希望通过此举让我国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在此过程之中,难免要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变革,一方面有利于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管理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财务管理创新提升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实现。同时,加强内部控制也有利于规范国企干部领导的行为,防止出现权力寻租现象,肃清党政之风,为国企现代化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

2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而言就像神经中枢,没有这一中枢转换企业就会失去发展生机,陷入死循环,进而被市场淘汰。加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目标,有利于规范国企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防止权力寻租,这也是对当前反腐口号的积极响应。最重要的,加强内部控制工作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发挥国企在全行业当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带领社会经济走向更大的辉煌。

3当前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创新上存在的问题

3.1企业的融资风险较大。一般来说,国有企业在面临企业规模扩大化的同时,资金需求也在增长,若是企业不能够很好的使用自身留存收益这类低成本资金,而偏爱使用外部筹资,就会导致自身的融资成本增加。此外,筹资不足也是一大问题,无法满足企业的投融资经营管理需求,无法保证效益的最大化;还有就是财务管理信息失真严重,在进行筹资的时候一般需要双方提供互为真实的财务报告,很多企业为了获得筹资而不惜造假,粉饰账务,最终导致企业事项败露遭到行政处罚,信誉缺失,为未来筹资成本提高埋下隐患。

3.2企業投资收益率不高。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对外投资,以便稳住自己在本行业当中的龙头地位。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存在为了保证自己地位而盲目投资或者是投资过度的问题,很多管理者过于追求短期利润,忽视了对投资成本和项目质量的考量,盲目进行主观性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缺少配套投资风险控制体系,投资效率低,国有资金不但没有实现保值、增值目标,反而造成资金回收困难,无法实现预期收益。

3.3国有资金管理利用率低。首先,资金管理效率低,资金周期循环慢,导致资金的流动性和增值性降低,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对外拥有较多的应收账款,影响资金的有效循环;其次,虽然不少国有企业开始着重重视资金管理,不过其依然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实际工作当中的资金支配审批流程缓慢,无法严格遵循内控制度予以落实,以至于不少人钻空子,为了一己私利非法侵占国有资产,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助长不正之风。

4基于内控理论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方案

4.1对企业的内容模式予以创新。国企内控体系建设因为自身规模体系的庞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他不是将简单的规范制度进行罗列,而是要通过不断创新企管模式提高水平。国企内控体系建设要考虑近期和远期发展需求,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建议。不仅可以借此建立内部管理制度,还可以根据制度的具体实施效果调整外部评价策略,具体来说要进行如下操作:

(1)树立管理优先理念。传统管理模式总是实行事后管理,这和日益发展的时代不相符合,对于市场的变化判断能力较低,管理上要尽量使用集约化管理取代粗放型管理模式,推进管理智能化。

(2)将国企内部控制和主营业务实现结合。企业管理有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财务管理只是一个闭环分支,其通过自我强化和吸收,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财务管理环境更新。

4.2完善制度并创新内控制度。国企要根据自身职能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财务制度,比如对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管理货币资本,坚持贯彻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对各个岗位工作内容要明确化,避免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提高稽查能力来保证资金安全,防止国有资产变卖流失。另外,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建立交流保障机制。第一,在企业内部建立横向管理平台,准确把握各项信息,对于问题要尽快反馈给上级形成统一的整改意见;第二,建立信息系统,立足整体,考虑自身规模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大实施调控管理力度,保证制度可以得到贯彻落实,建立一定的奖励制度,鼓励员工善于发现问题、举报违法行为,让人人都争当企业内控监督员。

4.3构建内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实施内部控制另一个目的是提高企业对风险的防范能力,毕竟因为风险导致的企业破产事件数不胜数。简单来说,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要通过排查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风险源,针对发现的风险源找到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对容易发生风险隐患的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最后,内部审计也要和外部审计搞好配合,提高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建立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

5结语

国有企业一般实力背景雄厚,且近些年的反腐高压查处了一大批的违法乱纪分子,充分暴露出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不过,内部控制的完善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企业领导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根据企业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和经营特点,建立适合自己的财务内部监督管理体系,为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陶梅.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 企业导报, 2016(15):33-34.

[2] 钟春展. 试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创新[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1):105-106.

[3] 陶梅.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 企业导报, 2016(15):33-34.

[4] 钟春展. 试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创新[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1):105-106.

猜你喜欢

新形势内部控制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