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7-11-29许铭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

许铭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再如以往那样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收者,而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本文结合教学案例与大家分享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分享学习方法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有效性 策略

引 言

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让学生更好地表现自我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趣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中,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升华,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

1利用丰富多彩的情境教学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境教学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教学中真正把不同情境引进来,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旺盛的活力和耀眼的光芒,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学科知识的快乐,自觉地融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首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特征,成功地引入多媒体课件。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不断地集合课程内容,创设对应的情境,使学生能快速地融入教学,深入到具体的学习中。例如,小学四年级课文《秦兵马俑》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有综合性的认知,我让学生先通过视频了解兵马俑的气势,截取了《地理中国》中的秦朝兵马俑片段,学生根据视频清晰地了解了兵马俑的历史,仿佛置身其中,这对接下来的课程将大有裨益。第二,要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情境教学是实践的最佳路径。例如,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学中,教师为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中春游或者秋游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接触自然,为学生自主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学生课堂生活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重、探究心强的发展特点,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这一发展特点,重复使用机械单一教学方法,就容易造成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低下的后果。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所学内容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消除学生认为课堂单调乏味的印象,让课堂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例如,在学习《四个太阳》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了各不相同的太阳图片,如:太阳落山时的图片、太阳升起时的图片、夏日清晨时分的太阳图片、冬天雪后太阳冒出头的图片等,让学生进行观察:夏天的太阳是不是注视着绿油油的田野,秋天的太阳是不是照耀着金黄的麦穗,冬天的太阳是不是融化了冰雪,春天的太阳是不是带来了一处处生机勃勃的花园……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通过结合课文,体会到了作者的想象之美。又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六人为一组,分别表演文本内容中的不同角色,进行对话。学生们热火朝天地开始了讨论、表演。学生通过演绎文本,懂得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意识,争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学生。总之,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帮助学生领略了语文风采,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3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当前教育现状是,部分课堂中,语文教学缺乏生动有趣性,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部分老师一直用旧的备课方案,按以前的方法讲课,缺乏新内容,使课堂变得无趣,学生也无心听讲。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适合他们的问题情境,通过课堂中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一步使他们学习有主动性。从心理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应从基础做起,先易后难,他们在学习语文上有进步,从心理上才愿意进一步学习语文。然后,为学生制定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本班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确定学习策略。以学生为主题,指导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给他们充分运用学习策略的机会,指导学生分析和反思学习过程的遇到的问题,不断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又是一门基础性强,融入知识、思想教育等综合性于一体的学科。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讲授很多内容可能对一些教师有难度。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老师在课堂结束时,应明确指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学习任务。其次,教师应认真备课,梳理好学习脉络。加深学生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理解是对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掌握其本质和规律。最后,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使学生保持学习语文的兴趣。新课改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固然重要,也不能忘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作用能力。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創设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学习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事。因此,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压力。教师可以把话语说得亲切些、和蔼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渐克服胆怯心理,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让课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结 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依赖于教师教学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合理规划教学时间,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才能让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春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8).

[2] 常惠敏.小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J].语外教研,2016(10):33-34.

[3] 王妍平.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时代教育,2012,(12):23.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