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

2017-11-29伟色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伟色

摘 要:在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小学生能够在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快乐的学数学。因此,我们做为小学一线教师,不仅要加强小学数学日常课堂教学的改革,还要不断的创设课堂问题情境,把课上的提问做为日常教学中心贯穿于每节课教学当中去,这样可以改变一直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那什么是创设问题情境呢?其主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提出与课堂上教学目标和小学生的认知结构一些有直接联系的提问。在这样适宜的教学环境中,可使小学生能够在积极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所学知识、培养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

在新课改教学快速发展的今天,能创设什么样水平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使枯燥难懂的数学能更贴近小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也能更加符合我们小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智力认知的水平,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际有效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合作与交流,获得较为基本的数学知识。而反映小学生数学学习价值的技能,则能够引起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并且再进一步的深入的探索。

有疑才有问,并不是所有问题都会引起小学生的积极思考。对于那些肤浅的问题小学生会脱口而出。而问题太难,脱离小学生年龄和生活的实际,也会扼杀小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那么,在小学日常教学中怎样创设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能使他们在学习数学中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中不仅仅能够增加数学知识,还能够增加智慧?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概念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根据教学大纲、教育心理学原理,并根据小学生年龄以及认知能力的差异,选择适当的问题材料,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创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知识结构的发展的基本过程。本人尝试运用该教学模拟实现师生间认知主体和客体的和谐氛围,能够使课堂教学能够在积极的环境中进行,使小学生的情感活动能够参与到认知活动当中去。在情境思维知识,并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所设存在的不足

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并有效结合多种教学模式来组织好课堂教学,并且能够呈现出一节节生动、有趣且活跃的优质数学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上,创设问题情将会境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在一些日常教学实践中也很好的证明了创设问题情境确实能够在一定的教学程度上增加了小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主观意识,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情境问题创设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主要还是由于一部分教师对创设问题情景的内涵认识不够透彻,仅仅是为了课堂生动一些,就费尽心思的在日常堂课上创设多个问题情境,这样反而会使小学生在课堂上不知所措,不知道这节课到底学了什么,这样就严重淡化了教学活动的主题。对于这样的教学来说,是对其内涵的错误认知,这样根本不可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课创设问题情境积极作用

1、创设问题情境,可激发小学课堂参与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具有学习兴趣孤吸引力,更加容易激发出小学生的好奇之心,促进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答案。教育家赞科夫说:“任何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因此,在教学中,数学老师应当注意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能激起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例如,在教学“有趣图形”一课时,教师先展示出了一些不同形状的日常中的生活用品,告诉大家有趣的图形就隐藏在这些物品当中,如果认真观察,就将会成为一名非常了不起的发现者。这时学生们看了看,又摸了摸,发现这些生活用品的形状后,我及时提问到:如何才能够把这些用品的表面形状保留下来啊?学生们这样一听,都惊讶到,还能把这些面的形状保留下来,兴趣一下子就高涨起来。有的学生说可把物体平行放在纸上,沿边描一圈,就能画出平面图形;还有的学生想用桌上的印泥印下某个面的形状;就这样,小学生快乐的投入到学习兴趣当中去,学生们总结出自己观察到的生活物品,并去操作,去认真思考。在证实自己思考的想法过程中,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使学生们感受到生活当中处处都隐藏着数学知识,从而能更加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数学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出小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日常课上教学必须从學生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所学数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创新意识体现在思维能力差异上。要培养学生们数学思维的能力,必须从多角度、多方面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习惯,这也将是克服思维活动定型负面影响的有效措施。我们还可以通过有目的、系统地将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融合到教学活动当中去。

3、创设问题情境,可有效引导小学探究学习

近年来,教师利用学生认知结构发展中的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非同寻常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认知冲突产生认知思辨,促使小学生进行强烈的探究,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

4、创设问题情境,可发展发小学生应用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学习好数学知识主要是为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应该拓展问题情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可以把主动学习课外知识带入下一个新的起点,积极寻找答案时,又面临新的数学知识探索。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是为小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和学习机会,以此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一个过程,让学生们能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吕玉霞,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26).

[2] 侯锦扬,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提问的策略[J],小学数学参考,2008(03).

[3] 刘艳华,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读与写,2013(14).

[4] 黄玉萍,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情景教学创新[J],读写算,2013(09).

猜你喜欢

创设问题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