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

2017-11-28李书芹

商情 2017年38期
关键词:价值理念基本原则经济法

李书芹

[摘要]目前,有关于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的探讨,除了语言表述差异之外,在内涵上也存在不同。本文对我国经济法的发展过程进行总结,从内含价值、基本价值、优先价值、社会价值四方面论述了经济法的具体价值理念,并从对经济的适度干预原则、维护公共利益原则、保护弱者原则三方面,阐述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经济法;价值理念;基本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得到了不断完善。现如今我国法律体系基本上以宪法为统领,分为三个法律层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其中经济法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第一是市场秩序的规范,第二是市场的宏观调控。经济法和民商法具有很大区别,一个为公法,一个为私法,相比较而言,经濟法具有很大的管理特性,在不同时期中,所体现出来的理念和价值也存在区别。

一、经济法的价值理念

(一)内涵价值

经济法的价值主要包括经济法的作用、功能和意义,还包括经济法想要实现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法实施过程中,价值和理念具有很大联系。简而言之,经济法的价值是在经济法作用中体现出来的,现实经济发展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状态,能够解决怎样的问题,从而体现出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因此,经济法具有很高的内涵价值,可以印证经济法存在的必要性。

(二)经济法的基本价值

在法律法规中,最基本的价值就是维护社会和谐。经济法作为一个单独的法律部门,基本价值与其他法律具有共同点。法律建立在某种关联之下,例如婚姻关联下的婚姻法,劳动关联下的劳动法等。法律规范所有关联中不合法现象,促进社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崇尚和谐社会,因此法律的落脚点也在和谐社会的维护上。经济法在保证经济关系稳定发展的同时,对资源分配进行合理优化,从而实现了公民有效的获取社会财富。另外,经济法避免了资源分配和再分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市场环境下,经济法的多元化发挥,将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利益有效平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济法也压制了一部分利益,调节弱势群体和富有群体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例如,在齐齐哈尔市市信达糖酒批发站冒充他人商标一案中,根据经济法有关规定,假冒他人商标出售商品,不利于资源的再分配,难以达到利益的平衡。因此,齐齐哈尔市市信达糖酒批发站应作出一定赔偿。

(三)经济法的优先价值

法律存在的价值不止一种,而是将多种价值综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社会平衡稳定发展。经济法的价值也是由多种元素形成了完善的价值体系。在经济法价值体系中,结合了社会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中,会出现某一种价值会优先于其他价值,在经济关系处理中,也会优先遵循于某一个具体价值。法律是公平的,这种公平体现在以下两种关系上,其一是两个法律关系主体的公平对待,其二是法律规范主体的公平对待,换句话说就是个体与个体之间、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公平。与此同时,利益最大化也是法律公平较好的体现,而在市场中,公平和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整体强调公平,而经济市场发展则需要效率。经济法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公平优先于效率,但从市场发展本质层面来看,又决定了效率优先于经济法的价值。

(四)经济法的社会价值

在经济社会中,经济法与有条理的社会秩序相融合,实现经济发展的连续和稳定,并赋予经济发展的规则性。经济法的社会秩序主要体现出以下几种特性:第一,秩序的形成与社会发展规律存在联系:第二,秩序并不是一种单一行为,其中包括双反或多方行为;第三,在某种情况下,秩序也会在经济活动中有所体现;第四,秩序是实现社会长期稳定生产的重要规律。由此看来,经济法并不以单纯的部门法律工具,而是法律与社会发展相连接的介质。通过实施经济法规章制度,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有效调整,体现出经济法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对经济适度干预原则

对经济的适度干预,也是对经济法价值实现的一种阐述。站在全社会发展角度来说,只要是参与到国家和社会活动的个体,都应该接受国家进行相应的干预。因此,法律的形成,也是国家干预的结果,但经济法所反映出的情况,一般都是经济发展的过滤,尤其是在市场发展上升阶段中,经济法会成为正式的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经济法对经济的干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中:第一,在国家统一干预之下,任何的自主经济行为都将受到限制,国家可以通过想象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来要求人们在经济领域中遵循宏观经济调控要求。第二,经济法对经济的适度干预,也体现在干预是否具有有效性方面上,包括前提、范围、限度的干预。因此,利用经济法进行经济适度干预,可以将政府干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给予经济发展适度自由原则。例如,在社会发展中,企业经济发展也会受到经济法干预,对于干预原则和基本情况的体现,只是为了实现企业经济稳定发展,维护市场的相对和谐。

(二)维护公共利益原则

在社会组成和发展过程中,很多个体和群体等利益,组成了社会利益体系。在很多时候,利益群体之间会出现矛盾和冲突,但在利益产生过程中,各个利益群体之间又必须相互配合,才能确保利益的最大化。但在我国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下,大多数人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区别不明确,往往会引起概念较差现象的发生。二者的区别可以从利益冲突中体现出来,例如我国社会中的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冲突较为明显,且经常发生,此时社会利益会扮演调节角色,保证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不受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可以对个人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也能避免国家层面的乱用职权。因此,在经济法内容中,规定了如何对社会公众利益原则进行如何回应,并实现对个体和特定群体利益的有效保护。

例如,《消费者经济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都是对消费群体和利益个体的有效保护。另外,维护公共利益原则还体现在发展全局和公共性社会关系的有效把控中,也体现在经济法对市场发展秩序的有效维护,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如某酒店在经营过程中,实施餐厅外包政策,在利益分配上与承包者进行三七分配。2016年10月,承包者为了增加个人利益,引进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牛肉,在两天之内造成了一百多人食物中毒,严重危害了群众利益和生命安全,为此赔偿了大概20万元的医疗费用,但在此过程中,该酒店未履行监督责任,因此也应该履行一部分赔偿责任。

(三)保护弱者的原则

经济法在实施过程中,对弱者提供了一定保护,主要体现在对弱者的利益倾斜,也正是这种对弱者的关照,有效体现出了公平发展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对于弱者的定义界限十分模糊,从发展整体来看,在社会资源和资产中,所占有的比例相对较少的个人或者组织,都可以被称之为弱者。例如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劳动关系中的雇佣工人、失业者、学生、残疾人等,也可以被称之为弱者。经济法对上述弱者提供利益保护,进一步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性,为市场稳定提供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出台了很多保护弱者的法律法规,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等,这些法律在本质内容上都体现出了保护弱者原则。例如,某快餐店进行促销活动,凡在2015年3月1日到15日期间来到店内就餐的顾客,都可以得到精美礼品一份。在3月11日,顾客王某来到该家餐厅吃饭,向餐厅老板询问礼品内容,老板告知他必须消费满50元后,才能获得领取礼品资格。于是王某在该家餐厅消费了55元,当到达前台之后,被告知礼品以领完。为此,王某非常生气,认为餐厅在经营过程中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最终将此情况反映到了工商部门,最终王某获得了餐厅赔偿。

三、总结

综上所述,经济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体现出了较强的社会价值,并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约束,保证了个体、群体、社会、国家的根本利益。在此基础上,人们利用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实现了对社会基本价值的有效反应和回馈,让法律本身的原则性得到有效突显。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经济法的管理和完善,为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理念基本原则经济法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分析
围绕企业经营抓党建,以党建带电力企业经营的机制策略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出版业发展理念与目标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医学期刊编辑应合理关注论文的伦理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