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葱

2017-11-27刘伟男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香椿树刘伟香椿

◇刘伟男

种葱

◇刘伟男

作为一个正宗的北京大妞,我见过、买过、吃过葱,但还真不知道葱是怎么种出来的。

记得小时候住四合院,快到冬天的时候,妈妈都会带着我去菜市场买好多大白菜和大葱放在家里囤起来,以备过冬。当时,我们会把买回来的葱在房檐下种上一排,这就是我印象里的种葱了。

如今已结婚成家,在婆婆家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小葱的种子。不是像芝麻那样的种子,我觉得它长得更像是超级迷你的洋葱。夏末秋初之际,我和婆婆在小区楼下的一排走道边种下了小葱的种子。

北京有一种特产叫香椿苗,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香椿树储备了一冬的营养长出来的第一茬香椿苗是最香、最好吃、最馋人的。这个时候,也总会有禁不住诱惑的“猫”跑到别人家的树上去偷偷摘人家还没舍得摘下来的香椿苗。一棵香椿树,两茬香椿苗,能生好几肚子气。

想起这事儿,我便和婆婆聊起来:“妈,这葱长好了之后小区里肯定会有人来吃,到时候咱可别生气啊。”

“嗨,生什么气啊!有人来吃才好呢,葱种了不就是让人吃的嘛!这小葱长出来可多着呢,咱们一家也吃不完,欢迎别人来吃!”

听了婆婆这番话,当时心里还真暗暗地佩服起她来。

没过多久,我们吃上了自家种的小葱。婆婆在家做饭需要用到葱时,我们便下去拿一些上来,不打农药、纯绿色、超新鲜、葱味十足!每次下去拿葱,婆婆总会嘱咐我:“伟男,不要拔啊,沿着根掐一些就行。掐完之后葱还能再长出来,还有得吃;要是连根拔了,葱就没法长了。”哦,我才知道原来葱要掐着吃啊!

小葱长得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般,精神饱满、整齐地排成一排,看着就让人喜欢!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这小葱却从最开始的一个“营”牺牲为一个“排”,眼看“排”也算不上的时候,婆婆终于忍不住了!

“楼下的葱都让他们给拔了,你说这些人干吗要拔呢,拔完就没了啊!掐着吃啊……”

“是啊,为什么不掐着吃呢?”我在心里也嘀咕着。在北京菜市场里卖的葱,都是葱白加葱绿一整棵,没见过有谁只卖葱绿,也没见过有谁只吃葱绿,不要葱白的。也许,正是因为没这样买过、没这样吃过、更没机会种过,所以他们不知道葱要掐着吃吧。

嗨,这样一想,还真是“不知者不怪”呢!我们马上找来纸笔写了这样一段话贴在小葱旁边的墙壁上——“朋友,葱要掐着吃,不要拔,掐完还会再长呢!”

纸条贴在楼下之后,拔葱的人还真的变少了。

一个冬天过去了,我们发现照顾这些小葱的人居然多了起来。新长出来的小葱分布不均,有的地方挤着长好几棵,有的地方让人拔了就没再长,过些日子再看,还有“爱葱人士”将挤着长的小葱分了棵,移种在宽敞的地方。不管是晚上遛弯,还是白天在楼下聊天,我们都会有意在小葱旁多待一会儿。

春天到了,婆婆说这个季节该是让小葱长种子的时候了,当上面葱绿都烂掉以后,下面的葱白就开始长葱果,也就是种子了,所以婆婆就把楼下的小葱用脚都给踩歪了。

头天踩完,第二天就有人扶正了葱绿添了土;再踩了,没几天又有人扶正了葱绿添了土……您说好玩不好玩?

有的人踩葱,是为了长葱白;有的人扶葱,是为了长葱绿。赖就赖在我们从没机会沟通,赖就赖在我们不知道小葱的生长规律,所以从自己的角度看,自己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其实,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后记

作为教师,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免不了要和教育挂上钩。

自2011年至今,从刚开始接触“化错”到现在成为“化错”大军的一员,不管是融自己的错,还是化学生的错,我觉得自己“化错”的观念、“化错”的意识、“化错”的行动都已经化刻意为自然了。

正是有了化错的观念,让我不偏执一端,让我在遇到别人“拔葱”之后,还能想到另一种可能——或许人家不懂小葱的吃法。

正是有了化错的意识,让我思考的角度更多——拔葱不是错,踩葱不是错,扶葱添土也不是错。

正如师父华应龙常说:“明白人懂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不明白的人却各有各的困惑。当我们不赞同别人的观点时,不见得是别人错了,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沟通,可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对方,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人家的角度去思考,等等。”

化错,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

猜你喜欢

香椿树刘伟香椿
会开花结果的香椿树
家乡的香椿树
巧用函数最值法,妙证不等式
For the fish
香椿
刘伟误交损友
结果的树长不高
香椿
香椿树上长鸡蛋啦
香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