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插嘴”,收获别样精彩

2017-11-27宋艳敏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熊黑板算式

◇宋艳敏

善用“插嘴”,收获别样精彩

◇宋艳敏

在课堂上,学生“插嘴”有其客观原因。面对学生的“插嘴”,不可一刀切,并非每一次“插嘴”都会造成教学困扰,有时恰到好处的“插嘴”还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推进。

一、借用“插嘴”,恰当融入德育

在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课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如图 1)

图1

题目不难,很快有学生算出答案。这时突然有个女生插嘴了:“老师你看,小熊太可怜了,都要哭了。”小孩子的关注点总让人意想不到,望着她真挚、清澈的眼神,我灵机一动:“是的,那你想对小熊说什么?”“我想告诉它,别难过,好好练习,一定能赶上那只小兔子!”“说得真好!凡事不过‘认真’二字,只要我们努力,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下面的数学难关敢不敢去闯?”“敢!”小家伙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插嘴”不仅可以成为新的学习契机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起点,还为教师提供了因材施教的良机。

二、巧用“插嘴”,及时调整教学

有些“插嘴”是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的,是学生对上课内容关注的兴奋点和迷惑点,往往代表着大部分学生对疑难问题的共性看法。教师若能及时捕捉有利信息,灵活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策略,往往会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认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教学“认识乘法”一课为例。课堂上,我按部就班开展教学:“几个几相加就可以用几乘几来表示……”大部分学生都沉浸在会写乘法算式的喜悦中,但有个学生不乐意了:“书上的题目我用加法算起来也快啊,干吗非要学乘法呢?”这时许多学生抬起头,用同样疑惑的眼神看着我。看来,不止一个人是这样想的。乘法本质上是加法的升华,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乘法的“简便”,我决定从他们最熟悉的伙食费问题入手。

在我校,每个小学生的午餐标准是每顿7元,通常一个月吃21顿,一共147元。由于午餐费都是孩子自己交给老师的,所以孩子们对147这个数很熟悉。我让他们算一算班里40个学生一共要交多少钱,因为刚接触乘法,我只要求列出算式。“147+147+147+……”学生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当写到第10个147时,就有人惊呼:“那么长,全班40人,黑板上写不下呢。”我趁机追问:“方便吗?”学生摇摇头。“那怎么办呢?”早有学生高高举手:“40 个 147,所以 40×147 就可以了!”对乘法的需求水到渠成,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了乘法。

数学是基于理解内化的学科,学什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不能简单地告诉他怎么做,还要让他在其所能认知的范围内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服、畅通、自然地悦纳新知识。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育才小学西校区)

猜你喜欢

小熊黑板算式
长在黑板上的诗
晓黑板
怎么写算式
黑板
好玩的算式谜
小熊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可爱的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