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开创新时代

2017-11-21韩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城乡城镇化现代化

文|韩俊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乡村振兴开创新时代

文|韩俊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近6亿中国农村人口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

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十六届五中全会,曾经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一个概括,也是5句话20个字。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互相对照,有4句话不一样。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的阶段,设定的一个新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个战略的实施将会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里落户,这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但是无论城镇化怎么发展,乡村从来不是处在从属的地位上,在现代化进程中,它应该和城市处在平等的地位上。

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在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不矛盾的,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从来都是互相促进、互相联系的。如果单纯的忽视农村,认为通过城市发展就可以把农村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是非常天真的。我们的现代化,不能够城乡分离、不能够建立在城乡分割的基础上,要通过城市的发展、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的发展。比如城市发展了,对农产品就有更大的需求,农产品的市场就更广大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可以带动农民就业,还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到城里落户。

今后的发展目标是要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敢于打破一切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十九大报告里讲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机制,为今后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政策设计指明了方向。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把每一项工作做实了,让乡村振兴战略能够落地、能够生根,能够给亿万农民带来好处、带来利益、带来福祉,能让农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以前我们提到四化的时候都是农业现代化,这次提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一个崭新的表述。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比单一的农业现代化涵盖的范围更加宽广。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涉及到农村的经济、农村的政治、农村的文化、农村的社会、农村的生态文明各个方面的建设。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要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现在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条件是越来越完备了。比如现在农村基础设施、道路,发展得非常快,互联网在农村越来越普及,现代物流体系进入农村,在农村的覆盖面越来越宽,农村的教育、农村的卫生、农村的社会保障、农村的文化这些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所以农业农村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努力,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的。

猜你喜欢

城乡城镇化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