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效能提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7-11-17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效能量表

王 静

·护理论著·

自我效能提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王 静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提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自我效能提升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精神分裂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其康复治疗效果及自我效能的改善情况,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各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自尊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上升(P<0.05),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加用自我效能提升干预,可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康复;自我效能;护理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1.001

精神分裂症属慢性、持久性、病因未明重性精神疾患,常发于青壮年时期,亚急性或缓慢起病,患者常伴心理、思维、感知、情感及行为等多方面障碍,表现为精神活动不协调,人格内在统一性脱节,社会功能缺失[1]。一般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治疗过程分为治疗期、巩固期、维持期,而康复期则指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治疗结束后精神症状基本控制、行为基本恢复正常、情感功能有明显改善的时期,该阶段患者阳性病情症状并非主要问题,但大部分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自身脱离社会及现实,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逐渐减退,呈主动性差,社会适应能力不良、懒散退缩、被动、迟钝或冷漠等表现,常规康复护理仅注重对患者精神症状的缓解,但忽视对患者自我效能、自信心、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对患者的社会性改善无积极影响[2]。而基于自我效能提升的护理干预则可强化患者自我责任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将传统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治疗,并可促进患者社会性提升[3]。基于此,为探讨自我效能提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展开了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4];均为本市常住居民;病程≥5年;处于康复治疗期,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大部分急性症状消失,病情稳定;文化程度初中以上;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肺器质性功能障碍者;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者;合并严重焦虑、抑郁者;有药物滥用史者;合并器质性脑病者;精神发育迟滞者;冲动兴奋不能合作者。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4岁,平均(36.7±10.2)岁;文化程度:初中20例,高中或中专22例,大专及以上18例;病程5~13年,平均(7.5±3.4)年。观察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2~66岁,平均(36.6±10.5)岁;文化程度:初中19例,高中或中专24例,大专及以上17例;病程5~14年,平均(7.7±3.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遵医嘱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给予康复治疗,包括心理疗法、音乐疗法、工娱疗法、社会功能训练、作业训练、体能训练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督促患者按时、定期服药;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解释病情,促使其配合治疗;进行日常饮食干预,督促患者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做好晨晚间护理,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强化病房安全检查,避免患者私自外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我效能提升干预。(1)制定自我效能干预措施。由康复科护士、管床医师及护士共同参与,对患者自我效能进行评定,并确立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告知所有患者与自我效能相关知识、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其自我管理知识与技能,每日均进行自我管理宣教,上午60 min,下午90 min,每周5次。(2)自我效能干预开展。第一,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由管床医师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进行宣教,由护士对患者饮食知识、活动、情绪、日常卫生、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自我效能知识进行宣教,重视对患者情绪的改善,协助其完成日常生活内容,指导患者规律作息,提高自我管理技能。第二,鼓励患者参与自我管理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订个人卫生习惯、服药、情绪调整、自我技能监测的康复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所需帮助,鼓励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第三,鼓励患者参与自我管理过程中,自主洗漱、就餐、整理床铺、拖地、整理餐具等,获取自我管理效能信息,并对其进步予以肯定及表扬,使其获取自我管理的乐趣。第四,指导患者正确应对疾病所带来不良情绪,明确负面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指导其采用深呼吸、引导想象、听轻音乐等方式应对不良情绪及高危事件,自我监测情绪变化。第五,告知患者疾病早期症状及高危征象,促使患者掌握早期症状识别的方法,并告知其处理措施。第六,强化自信心训练,促使患者适应新角色,正确认识自我价值,树立其自信心,鼓励其肯定自我、明确自我优点,并参与社会交流。第七,告知其人际交往技能,鼓励其积极利用及寻找社会资源,积极参与文娱活动,并开展自我管理知识讲座,为患者提供自我管理榜样,强化激励影响,并鼓励自我管理表现优良的患者,巩固其自我管理效能。第八,重视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建立社会及家庭支持系统,督促其参与患者自我效能提升过程,积极疏导患者。两组均持续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于干预前、干预8周后评定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1)精神分裂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5]评定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改善情况,量表内容包括阳性量表7项、阴性量表7项、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共30个条目,每项0~7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2)康复治疗效果评定。采用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6],量表内容包括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工疗情况、关心和兴趣、日常卫生能力等维度,每项0~5分,评分越高,表示康复疗效越高。(3)自我效能评定。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评定,涉及到患者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共10个条目,每项1~4分,评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好。采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7]评定患者自尊情况,量表共10个项目,4级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自尊水平越高。(4)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8]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量表包括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精力/症状等分量表,每项0~4分,总分0~100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精神分裂症状改善比较(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精神分裂症状改善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康复治疗效果比较(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康复治疗效果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及自尊评分比较(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及自尊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自尊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属严重病程迁延性精神疾患,成年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终身患病率达1%[9]。统计报道显示,精神分裂症占我国慢性精神病患者的60%,占住院精神病患者的1/2。大部分患者病程长,长期住院,不仅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同样可引起医疗资源浪费,增加社会负担。且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与社会及家庭隔绝,大部分行为退缩、懒散、孤僻,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社会性差,适应能力弱,进一步对其精神康复产生影响,可继发严重社会功能障碍,影响其康复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但早期护理多重视规律用药及健康教育、技能训练等康复干预,且多在较封闭病区内进行,在改善患者阴性症状方面效果显著,但在其自信心及自我效能改善方面收效甚微。

自我效能提升则为激发动力及意志的心理疗法,自我效能感则为个体对自身完成活动及行为有效性的主观性评估[10]。而一般精神分裂症患者其长期处于焦虑、抑郁、逃避、孤僻、绝望等情绪状态下,降低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信心,同时对其治疗配合及行为产生负面影响,而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的改善,渗透自我效能理念,则可强化其康复治疗的自信心,提高其自尊感,促进其回归社会。个体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及情绪状态等均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产生影响,一般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可导致个体对自我效能的判断能力降低[11],即平和、中等情绪可促进自我效能形成,而强烈情绪可影响自我效能形成;同时通过言语说明、解释、鼓励等方式可改善个体态度及认知,影响其改变效能;且个体成功经验可增加自我效能感,相对而言,失败的经验可能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12]。因此,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为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必须重视调整其主观意识,强化健康宣教,提升其对康复治疗的兴趣,树立自我责任感,并重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调节,引导其回归正确价值观,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强调对自身的关注,并认识到个体与团体关系的重要性,调动其回归社会的欲望,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自我效能提升干预,首先组建护理团队,确立针对性自我效能干预错失,重视针对性健康教育,并鼓励患者参与护理对策制定过程,同时督促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告知患者疾病知识、防范知识、应对处理,并进行人际交往技能培训及教育,强化对其自信心的训练,并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建立家庭支持。结果发现,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明显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与潘梅[13]研究结论相符;且其康复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及自尊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此外,进行生活质量监测发现,其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肯定了自我效能提升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提升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1] 许雅松.自我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148-149.

[2] 何汝冰,胡建平,郝军峰,等.多元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7):21-23.

[3] 樊惠颖,邹海欧,张 冲,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类型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2):1467-1470.

[4] 戴云飞,肖泽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与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的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6):426-427.

[5] 肖春玲,范宏振,崔界峰,等.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新5因子模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4):264-266.

[6] Wolfqang Fleischhacker W.The usefulness of rating scale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2016,133(6):435.

[7] Magaud E,Marshall C,Mancuso E,et al.Use of the Self-Esteem Rating Scale--Short Form in a first episode of psychosis sample.[J].Schizophr Res,2013,143(2-3):399-400.

[8] Fervaha G,Foussias G,Siddiqui I,et al.Abbreviated quality of life scales for schizophrenia:Comparison and utility of two brief community functioning measures[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14,154(1-3):89-92.

[9] 张婉春,韩海英,孙 冉.社区康复训练和持续健康教育对慢性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4,35(4):492-495.

[10] 王丽娜.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8):751-753.

[11] 侯玉玲,赵艳名,赵颖逾,等.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9):1403-1405.

[12] 夏玉兰,韦用兰,李 雪,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实施医院-家庭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2):290-293.

[13] 潘 梅.Orem自护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幸福感及自尊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7):1345-1347.

Effectofself-efficacyimprovementonrehabilitationofpatientswithchronicschizophrenia

WANGJing

(Rugao Mental Hospital,Rugao 22650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lf-efficacy improvement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were randomly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both groups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elf-efficacy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 The improvement in schizophrenia symptoms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self-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and scores in all dimensions of life qualit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the above scal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P<0.05). The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in rehabilitation efficacy rating scal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and self-esteem scale of the hospitalized psychiatric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in all dimensions of the above scal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P<0.05), and the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elf-efficacy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can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effec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Schizophrenia; Rehabilitation; Self-efficacy; Nursing

226500 如皋市 江苏省如皋市精神病防治医院护理部

王静: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2017-07-07)

(本文编辑 冯晓倩)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效能量表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