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药物治疗情况分析

2017-11-16李秀云黄从付罗建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泼尼松

李秀云 黄从付 罗建军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深圳 518172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药物治疗情况分析

李秀云 黄从付 罗建军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深圳 518172

目的 观察药物对于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7年4月至我院进行治疗80例患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儿童,每组40例, 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双号为对照组单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追加2g/kg的丙种球蛋白,其余治疗方案同前。观察组在使用2g/kg的丙种球蛋白的基础上,在追加泼尼松片2mg/(kg·d)分次口服,2~4周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待体温恢复正常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退热时间。 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3个月之内观察组人员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概率为12.5%,共发生5例。对照组发病率为17.5%,共发生7例。冠状动脉发生的概率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适量的激素治疗对丙种球蛋白无反应设为川崎病患儿具有很好的效果。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泼尼松;临床症状;药物治疗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表现症状为儿童突然﹑无明确原因的发热。主要病例特点为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甚至发生冠状动脉血管炎引起的冠状动脉瘤和冠状动脉狭窄,有可能会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猝死[1-4]。严重威胁了患儿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不少家长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以及对患儿的担心,产生了严重的焦虑情绪,影响了患儿家庭的正常生活,因此,对待川崎病患儿的治疗刻不容缓。临床上对于川崎病的治疗采用的药物主要有丙种球蛋白,同时联合潘生丁或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在医学上应用十分广泛。但经过近几年来的大量临床实践发现,不少患儿在接受丙种球蛋白注射后无反应,因此,我院为了提高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效果,改善川崎病患儿的生活质以及减少患儿家属因此产生的焦虑情绪,我院选取了80例于2013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川崎病患儿进行试验,以下为实验具体内容报道。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对比(x ± s)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患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川崎病儿童,将他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2013年4月~2017年4月之间来我院进行过相关的治疗。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单号数字患儿为观察组,分为男21例,女19例,年龄1~6岁,平均4.5岁。对照组为对照序列号为双号的患儿,分为男24例,女16例,共计40例。患儿年龄1~6岁,平均4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纳入标准:(1)川崎病患儿确诊。(2)在发病的5~10h口服过阿司匹林活潘生丁,并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注射,但是治疗后2~3d仍然持续发热,并且高于38℃,或者虽然治疗后有效果,但现在2 ~14h内反复发作。(3)对激素不过敏。(4)患儿的父母同意患儿参与本次试验。

排除标准:(1)患儿未被确诊川崎病。(2)患儿没有进行正式治疗过。(3)体温升高的原因是有其他因素导致的。(4)患有全身性的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5)不支持活不远参与本次实验的家长。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注射丙种球蛋白2g/kg,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山西康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S19994004,2.5g/瓶),剩下的治疗方式和以前一样。体温如果持续发热,就使用冲击的办法进行治疗。用量上最多可以追加两次。

观察组:采取对照组的基础方案的同时口服泼尼松片2mg/(kg·d)分次口服,2~4周后逐渐被减少药量至停药。(醋酸泼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33021207,5mg×1000s)口服。

1.2.2 分析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颈淋巴结肿胀消退时间。3个月后对患儿的情况进行调查随访。对冠状动脉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

判断冠状动脉病变标准:(1)0~5岁的患儿冠状动脉内径绝对值正常应≥3mm;5岁以上患儿应≥4mm;内径绝对值应超过4mm。(2)某段管径超过正常管径的1.5倍 。(3)不规则的冠脉管腔。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儿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颈部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和手足肿胀消退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3个月后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2.55% 17.55%,例数分别为5例和7例。对比发现,观察组稍微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8,P=0.731)。

1例发生心梗的对照组患儿,在经过导管介入治疗后,情况改善。令两组发生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反流﹑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或者室壁瘤,经药物抗凝治疗后好转。

3 讨论

川崎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类疾病之一,是全身血管的炎性病变,是结缔组织疾病,病因尚不明确,这种病的主要表现突然不明原因的发热和出疹,以及球结膜充血。严重时产生冠状动脉损伤的并发症,从而引发心肌梗死﹑狭窄等致死性病变。这种病在小儿中目前比较多发,也是引发小儿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了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所以,这种病在医学中得到了极高的重视[5-6]。

临床医学上多使用注射丙种球蛋白并口服使用阿司匹林和潘生丁。有学者认为冠状动脉病变是小儿川崎病感染后的变态性疾病。导致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因素是动脉炎。因此,在治疗小儿川崎病时应注重抗炎。丙种球蛋白能够降低小儿川崎病患者患冠状动脉病变的几率,通过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与抗原体结合,可以产生抑制单核细胞和T细胞的因子,有效减少微生物毒素。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对一部分患儿效果是十分不明显的。甚至有一小部分患儿在注射丙种球蛋白后,温度降低后又再次升高,这被称为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7-10]。

本组实验分别采用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和口服泼尼松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上面的实验表明,在患儿治疗后的手足肿胀的消退时间﹑退热时间﹑黏膜充血的消退时间﹑颈淋巴结肿大的消退时间对比,观察组都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三个月后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2.55%,17.55%,例数分别为5例和7例。对比发现,观察组稍微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χ2=0.118,P=0.731)。根据实验的结果,说明对于患儿的临床症状,使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疗效,能过是患儿更快恢复健康。并且糖皮质对于多种细胞因子和环氧酶-2有抑制作用,从而避免炎症的发生。但是糖皮质具有破坏成纤维细胞的副作用。不利于冠状动脉的修复。而且血小板具有米宁显得聚集作用,会促进血栓形成[11-14]。所以,糖皮质激素能够使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升高。所以,在以后对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上,应注意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应规范用法用量,合理使用,使患儿更加安全的用药。

上述内容对使用激素对治疗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具有较好的效果。适合在临床中大量应用,但若作为一线用药,还有待观察和提高。

[1] 杨雯. 不同时间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 : 65-66.

[2] 李丰,张园海,仇慧仙,等.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3): 283-286.

[3] 刘芳,陈嫕,秦蔚,等.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的疗效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 : 20-21.

[4] 何俊峰.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的疗效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8): 182-183.

[5] Philip S,Lee WC,Wu MH, et al. Histopathological evaluation of horse serum-induced immune complex vasculitis in swine: implication to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in Kawasakidisease[J].Pediatr Neonatol,2014,55(4) :297-305.

[6] 朱巧,过建春.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11 例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3,27(3) : 207-209.

[7] Fujieda M,Karasawa R,Takasugi H, et al.A novel antiperoxiredoxin auto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Kawasakidisease[J].Microbiol Immunol,2012,56(1) : 56-61.

[8] Itamura S,Kamada M,Nakagawa N.Kawasaki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and acute myocarditis[J].Pediatr Cardiol,2011,32(5) : 696-699.

[9] 方宏,李雪迎,杜军保.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药物治疗Meta 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7) : 551-556.

[10] 张雅嫒,钱小青,李娟,等.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探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26(11) : 1036-1038.

[11] 姜兴源,张乾忠. 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4例 [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9):716-717.

[12] 张敏,胡秀芬,程佩萱,等.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继续治疗方法Meta 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 (18) : 1539-1543.

[13] 张芝艳,朱洁,钮建宏,等.川崎病患者对静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损伤程度[J].山东医药,2014,41(41) : 65-66.

[14] 袁迎第,李鹏飞,孙军,等. 丙球不敏感川崎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J].黑龙江医药,2014,3(3) :690-691.

Analysis of drug treatment on the IVIG non response Kawasaki disease

LI Xiuyun HUANG Congfu LUO Jianju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Longg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Guangdong, Shenzhen 518172,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drug for the IVIG non response Kawasaki disease.Methods 8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the IVIG non response Kawasaki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7 were selected,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l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double number for the control group, and odd number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2g/kg gamma globulin, the rest of the treatment was the same as before. On the basis of using 2g/kg gamma globul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rednisone orally 2mg/(kg·d) times, and then gradually reduced to withdrawal after 2-4 weeks.After the body temperature has returned to normal, change to oral prednisone. The swelling time of hand and foot, the swelling time of the cervical lymph nodes, the time of mucosal hyperemia and the time of the fever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 The swelling time of hand and foot, the time of neck lymph node swelling, the time of mucosal hyperemia and the time of fever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Within 3 months, the probabil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2.5%, with a total of 5 cases. The incidence rate was 17.5%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total of 7 cases.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robabil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ropriate amount of hormone application has a good effect on children with the IVIG non response Kawasaki disease.

Gamma globulin; No reaction of Kawasaki disease; Prednisone; Clinical symptoms; Drug therapy

R725.4

A < class="emphasis_bold"> [文章编号]]

] 2095-0616(2017)21-242-03

2017-09-10)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川崎泼尼松
合理用药科普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和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部分炎症指标的影响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