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017-11-15陈运生冯云龙卢代夫贾再贵

职教论坛 2017年24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现代学徒制

陈运生+冯云龙+卢代夫+贾再贵

摘 要:构建一套符合新疆区域环境,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提出高职教学运行的管理。结合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2+1”镶嵌“4+1”教学内涵,依据教学运行的环节要素,提炼构建一套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区域现代学徒制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评价要素;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陈运生(1965-),男,河南正阳人,新疆职业大学烹饪与餐饮管理学院院长,副教授,全国餐饮评委,研究方向为餐饮管理、职业教育研究;冯云龙(1983-),男,黑龙江木兰人,新疆职业大学烹饪与餐饮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西餐、西点焙烤教学研究;卢代夫(1985-),男,四川资阳人,乌鲁木齐心岸烘焙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方向为焙烤加工、连锁店面管理;贾再贵(1984-),男,重庆市人,乌鲁木齐心岸烘焙有限公司,技术培训总监,研究方向为焙烤技术加工和企业员工培训。

基金项目: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現代职业教育集团背景下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现代学徒制教育研究”(编号:16XJJAZH001),主持人:陈运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24-0074-05

2014年9月,在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提出:“把握试点工作内涵,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1],根据我校专业设置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选择了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来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依据试点中探索的“工学交替、校企双室、实岗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1模式)和课程实施的特点,我校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运行组织和教学方法,引企入校,采用焙烤食品企业评价员工的方法来评价学生(学徒)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业务能力,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专业与企业群的保障关系,形成校企联合办公室

在焙烤食品职业教育集团的基础上,成立了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同时在联合的“集团”企业内建立“现代学徒制双向(学校、企业)大师工作室”简称“双向工作室”,主要由企业专家、企业师傅、实训中心、教研室、专业教师组成,成为联合工作办公室,由实训中心主任兼任“双向工作室”办公室主任,作为企业的联络协调人,洽谈师傅与学生之间的培养目标及要求。在联盟企业的帮助下,选择好企业师傅,由“双向工作室”办公室联系,建立各联盟企业师傅的联络信息,明确学生与企业师傅之间的师徒关系,通过四方协议(企业、学校、师傅和学生)明确师傅的责任义务、学生责任义务。在三年的教学管理中,由企业及企业师傅和学校指导教师全程参与的学生学业水平及思想品德的评价机制。通过联合办公室实现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育人与生产合一、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合一、教学运行与企业生产过程合一、学生评价与企业员工评价合一的校企共管,人才共育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同时建立联盟企业群的保障机制,共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校企共同制定学徒制管理办法、焙烤食品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章程和“双向工作室”管理办法,共同制定教学运行与质量评价体系,确保学生(学徒)和师傅的合法权益[2]。

(二)构建教学运行管理的评价体系

现代学徒制教育在教学运行管理中,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应围绕行业、企业用人标准,评价的主体是徒弟、师傅、指导教师、学校、企业、行业专家及教学督导,针对不同的岗位课程,建立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起到了全面引导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过对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内涵的分析,在评价体系的建立上充分分析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运行管理质量标准和社会评价,把握各教学环节的组织过程即日常教学、督导评教、专家评教、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师傅评学、企业评学等活动,落实现代学徒制一体化培养的教学运行和教学质量评价[4]。认真理清企业师傅、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理清教学过程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使校企双方共同确定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结合行业岗位标准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评价标准以及师带徒标准。在教学组织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上,每堂课都要认真填写《教室日志》、《实训室运行记录》、《卫生安全记录》、《新疆职业大学校内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4+1”运行手册》、《新疆职业大学校外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2+1”运行手册》等过程化管理要素。按学校学分制管理办法,能进行课程与师带徒期间顶岗实习岗位学习与企业考核的课程置换,以形成基于焙烤食品加工业务流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学徒制教育全过程的教学运行管理与评价体系建设(见图1)。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要素的构建

(一)“2+1”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由两个场所组成的实训教学场地,即一个是企业车间,一个是学校内实训基地。每个实训场地都设计文化素质+技能实训教学。我校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现代学徒制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代表两年在校内的理实一体化学徒培养,由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实施,“1”代表一年在合作企业的顶岗实习期间的学徒培养,有企业师傅专项培养,学校教师辅助,形成师带徒的教学学习方式。在校期间一方面达到国家层面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两课”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达到专业岗位所需求的专业技能的训练目标。使“两课”教育有充分实施的教学时间,达到国家培养人才素质的要求,同时达到企业所要求的企业文化、技术技能的要求。校内两年的教学编排要符合现代学徒制教学的运行规律,同时符合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的运行规律,保证校内外教学的实施计划。使现代学徒制教育在校内、校外两大模块的实施中达到人才质量培养的目标,进一步落实设计两大教学运行模块的质量评价体系,是保障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基础。endprint

(二)“4+1”教学运行的内涵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通过现代学徒制的试点,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在与试点企业形成“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在校外一年,实施企业“师带徒”教学,形成学校与校外基地之间的“工学交替、实岗育人”的大循环。在校内2年以认知→实践→认知的一体化教学,实施校内“师带徒”,邀请企业师傅进入课堂,形成“双师工作室,校企同育”的小循环[3]。通过与企业专家和教育专家的共同讨论与实施,将在校内的两年教学中镶嵌“4+1”教学模式,即每周五天的教学,其中4天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开展职业素养和专项技能的教学,另一天教学由企业的师傅实施,依据行业企业要求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和技能训练,同时在职业教育集团内选择优秀企业,在校内建立了新疆职业大学心岸焙烤食品实训基地,使基地符合生产企业的运营要求,企业师傅亲临现场传授学生技术和经营能力,形成真实“师带徒”的教学模式,进一步设计和落实“4+1”教学运行的日常管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三、现代学徒制评价体系设计与实施

我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来,学徒制教学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运行得到了初步成效,投入运行以来,通过对学徒、师傅、学校、企业的运行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从试点班级效果来看,有利于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学校与企业师傅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双方的了解更加透彻,增强了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使双方更加协同地培养学徒完成技能学习。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是从企业的生产岗位、企业生产标准、企业制度等内容融入教学环节,达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使教学实践管理有据可依,达到产教融合的目标。

(一)构建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从现代学徒制教育培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为出发点,以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以岗位教学工作过程为切入点,制定和完善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评价系统,为科学合理监督和评价教学质量管理提供理论实践的依据,主要包括专业建设与企业需求标准、教学标准、企业和学校教师选聘及培养标准、招生及新生入学标准、“两课”及学生综合素质质量标准、校内一体化教学标准、(4+1)校内企业师带徒实践教学质量标准、(2+1)企业师带徒实践环节(顶岗实习)质量标准、课程考核质量标准、毕业设计等教学质量标准体系[4](见图2)。

(二)构建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为加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学院与联盟企业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把学生岗位工作考核和“师傅带”学生的质量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学生在学校读书期间就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四方评价体系,对学生评价采取企业评价(实习鉴定)、学校评价(理论测试、技能考核)、行业评价(职业资格证书)、本人评价(学生自评)、家长评价(调查问卷);对教师和师傅评价采取学校及企业评价(教学业务和师德考核)、学生及家长评价(调查问卷座谈)、教师及师傅评价(评价表);对学校评价采用社会反映(媒体报道)、企业评价(调查问卷)、学生和家长评价(调查问卷及座谈)(见图3)。通过对岗位、技能项目、师傅、徒弟和企业、学校的实施过程,紧贴市场用人标准,变革评价方式,建立不同岗位课程的评价方法。以学徒能力为核心,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在师带徒结束后,按照学徒培养目标和学徒培养计划,在接受训练的岗位技能上进行操作能力的考核。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价考核,统一评价考核标准、时间、地点和考评人员。考评过程由自治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管理并选聘获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考评员,对学徒岗位技能进行全面达标考核,合格者颁发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西式面点或烘焙工)。

(三)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与实施设计

通过对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试点,总结归纳了在不同阶段学生学习和实践过程的运行表格及评价,如岗位实践学习记录表、岗位教学环节实践学习评价表、顶岗实习环节实践学习评价表、就业环节实践学习评价表、实践学习总体评价表、师傅实践学习总体评价表、学生企业实践考核表(带队教师)、带队老师对企业师傅的评价表、学生企业实践考核表(企业师傅)、“现代学徒制”实习总结等记录和评价表格,形成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运行手册。

1.“4+1”学徒学习记录评价实施设计。在教学中,实施“4+1”教学模式,形成校内教师授课的学徒学习记录(见表1)、企业师傅授课的学徒学习记录(见表2),并设计学院、班主任、学生、企业师傅四方沟通记录,形成从教学实施计划、企业生产标准等融入到新疆职业大学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4+1”教学运行手册,保证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实施过程。

2.“2+1”学徒学习记录评价实施设计。在校外师带徒的教学实践中,实施“2+1”教学模式,跟企业师傅一年的学习。在一年的学徒中,明确跟师傅的企业状况、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组织与教学安排(知识、能力、态度)和纪律要求。使学生明确校企合作协议和四方协议(企业、学校、师傅和学徒)的内容、责任和义务、权利和义务,明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校外实训基地课程计划,清晰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开展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过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设计校外师带徒的运行实施手册,其校外师带徒记录与评价内容:一是学生方面记录与评价信息即现代学徒制校外课程企业师傅及学生分组信息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学习记录评价手册:含岗位实践学习记录表、岗位教学环节实践学习评价表、学生实践学习总体评价表和师傅对学生实践学习总体评价表等表格设计;二是教师记录评价信息即现代学徒制校外实训基地教师记录评价手册:含学生企业实践考核表(带队教师)、带队老师对企业师傅的评价表;三是企业师傅记录评价信息即现代学徒制校外实训基地师傅记录评价手册:学生企业实践考核表(企业师傅)(见表3);四是学生“现代学徒制”实习总结。通过上述评价表格的设计,将校外“师带徒”教学实施计划、企业岗位标准、评价体系等融入到新疆职业大学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2+1”教学运行手册,确保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全过程管理。

四、結语

综上所述,构建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质量评价体系,是现代学徒制试点中的关键因素,通过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归纳提炼的教学运行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今后现代学徒制教学评价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是考察专业教学运行过程的重要标准。通过试点提炼并具有客观、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为进一步促进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为推动区域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提供实践依据[5]。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教职成[2014]9号文件.

[2]赵文龙,胡应坤,李立斌,汤才.现代学徒制管理和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5(13):90-91.

[3]陈运生,冯云龙,王强.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探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6(3):14-18.

[4]许名勇,龚勋.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15(2):88-91.

[5]王永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科技展望,2015(36):266-268.

责任编辑 蔡久评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体系现代学徒制
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探讨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