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做好水利单位的预算管理

2017-11-14丁兆凤

中国经贸 2017年21期
关键词:优化措施预算管理

丁兆凤

【摘 要】预算管理是以数量化的方式来管理工作,对行动进行度量和纠正偏差,属于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科学实施预算管理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的重要手段。经济新常态下,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也迫切需要加强预算管理,通过合理有效地实施预算管理,水利单位建立并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单位运行管理水平。本文从加强水利部门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论述入手,对单位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流程、监管、考核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地优化完善措施。

【关键词】水利单位;预算管理;优化措施

一、水利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脉,其业务运行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而水利部门的预算管理则直接关系到水利建设投资是否合理、高效以及是否满足民生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目标。

水利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包括预算目标制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考核等一系列过程,通常涉及的资金数额较大、周期较长、内容复杂多样。当前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水利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增加,进而对水利部门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新环境下,水利单位提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创新预算管理方法,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以促进水利建设事业在新常态下的优化发展迫在眉睫。

二、水利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各项预算管理规章制度都有,但是依旧存在对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的现象,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理念非常欠缺,“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得支出”的预算意识基本没有,尤其在实际进行日常收支活动时,并没有按照编制的预算来执行,导致资金应用混乱和效率低下。

2.预算编制科学性不高

预算编制依据是部门的预算总目标和年度计划,但预算总目标的下达并不代表各个环节预计发生的费用支出便固定下来,还需要各部门综合实际情况及未来可能受到的环境影响,权衡支出的范围、额度以及风险水平等因素。而相关部门在编制预算时,也没有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多数都是简单地以上期数据为基础,只是根据业务部门上报的经费支出数据进行汇总,再进行相应的调整而编制本期的预算数据,往往是重视预算金额,而忽视了部门、人员、项目的实际情况。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并不能系统地考虑各个项目的实际需要和单位工作的整体规划,预算项目不详细,支出不明确,如果年度内增加新项目或者突然开展计划外工作,经常会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

3.全面预算未能实施

全面预算管理是近些年水利单位广泛推广的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但是在单位内部并没有做到全面预算,甚至很多部门都认为预算工作只是财务部门的业务范围,自己部门需要经费的时候上报就行了,而对于预算编制则与己关系不大。同样的,作为预算编制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部門——财务部门由于人员紧张、工作量繁重等原因对各业务单位进行针对性的详细分析统计,只是根据各单位的上报情况相应的汇总,影响了预算编制质量。

4.预算执行监督不力

预算编制完成后执行起来往往因为各自情况的导致预算支出活动并没有按照计划来运行,当前,大部分水利单位虽然都有预算管理委员会,但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机制。预算的绝大部分工作是由财务部门完成的,财务部门往往是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再到预算评价考核的唯一单位,这种情况显然欠缺制衡力。加之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预算编制之后,资金支出的审批权限不严格,缺乏资金使用效果的跟踪检查,缺乏强有力的激励和惩罚机制,致使预算执行效果不佳,未能真正发挥预算的效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相互推诿扯皮,没人承担责任。

三、新常态下水利单位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措施

1.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意识

预算不仅仅某个部门某些从业人员的工作,它是整个单位的一个大事,与单位内部每个员工的工作都密切相关,要从组织上、人员上、技术上给予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的支持和保障。因此,从单位领导到一般职工都要高度重视预算工作,切实提升预算意识,这是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基本前提。

2.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预算编制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科学合理的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就必须统筹规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实际情况充分调研,尤其是要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使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沟通自己计划和需要,并及时正确地评估其他部门的计划和需要对本部门的影响,确保各个业务部门之间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很好地配合,认真总结分析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掌握当年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及有关资料的变化情况,找出影响预算的各种因素,客观分析各部门事业发展对预算的要求,结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对预算的影响,合理编制预算,进而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预算管理体系的完整和相互衔接。

3.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实施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单位强化管理运行水平的一项长期任务,从领导到职工都要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各部门上下配合、相互沟通,营造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良好环境,全员参与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预算反馈等全部过程,促进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4.加大预算执行监督力度

预算编制完成后高效的执行至关重要,尤其是涉及到较大数额资金的使用问题,必须做到实时监督,尤其是完善奖惩机制运行,确保各项经费活动都是符合预算体系的要求,坚决杜绝凌驾于制度之上的各种预算支出活动。单位除了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合理的进行预算执行以外,还要将系统内审计、业务等各部门都应参与到预算执行监督活动中来,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科学合理评价资金使用情况。

四、结论

如何做好预算管理以及预算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水利单位的运行管理水平,关系到单位整体目标能否实现。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水利单位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监督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因为,为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结合自身预算管理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对策,如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增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加大预算执行力度等等,从而全面提升了水利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张军.全面预算管理在水利行业的运用[J].当代经济,2015,12(9):5-8.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措施预算管理
浅谈基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市政工程招投标
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化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