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2017-11-14龚世灵岑洪舟罗艳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19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

龚世灵 岑洪舟 罗艳

【摘要】 目的:研究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过程中,运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精神分裂症首次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84例患者,按照床号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由护士予常规心理治疗干预,研究组由心理治疗师应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半年,采用BPR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后治疗情况,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观察患者焦虑改善情况,采用QLQ-C30生存质量评估量表总结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及出院半年后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病情改善较好,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出院半年后再次测评,研究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自理行为、情绪稳定、社交活动、家庭成员相处等方面指标评分均较低,研究组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同时应用贝克认知干预理念加以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 团体认知治疗

Clinical Effect of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and MECT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GONG Shi-ling,CEN Hong-zhou,LUO Y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9):070-073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and MECT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84 schizophrenia patients of adopting the MECT from March 2015 to June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hospital bed number,4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mental intervention,the study group adopted the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for half a year.The BPRS points,SAS points and QLQ-C30 points of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Result:Before treatment,the BPRS points for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after intervention and after half a year,the BPRS points for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At admission to hospital,the SAS points for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after intervention and after half a year,the SAS points for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The evaluation scores of self-help ability,emotional stability,social activity and family relations in control group were lower than study group(P<0.05).Conclusion:During the MECT,Beck cognitive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anxiety emotions,clinical effect and life quality.

【Key words】 MECT; Schizophrenia; Clinical effect;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First-authors address: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Maoming,Maoming 5252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9.02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不认为是病态。该组疾病起病往往较为缓慢,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较多患者最終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而部分患者经有效治疗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的状态[1]。患者大多数时间内意识清楚,且智力基本正常,但随着疾病不断发展,患者病情会加重,逐渐影响患者正常认知功能及智力,此种精神疾病会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表现,其中较为常见的为患者长时间出现幻听、幻象症状[2-3]。临床针对此种疾病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针对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方法之一,主要过程为先使用药物帮助患者肌肉松弛,后利用适度电流刺激患者脑部,引起患者出现意识丧失,以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治疗效果[4]。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目前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5-6],给重性抑郁、躁狂、精神分裂症以及伴有兴奋冲动、烦躁不安等症状的患者带来较高的有效率和较快的缓解[7]。但由于人们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认识不够,知识缺乏,导致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有恐惧、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产生抗拒心理而影响患者的疗效。本文研究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过程中,运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首次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84例患者,按照床号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研究组中男29例,女13例;对照组男32例,女性10例。诊断标准:本次研究对象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ICD-10,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入组标准:患者机体健康状态较好,适应电痉挛治疗;本次研究已取得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年龄大于65岁以上的患者;存在其他基础性疾病、或合并心脏病、高血钾症等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

1.2.1 电休克治疗 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抗精神病药治疗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电休克治疗过程包括:(1)做好手术前准备,积极评估患者表现,行心电图检查,常规禁食,治疗前嘱咐患者排便[8-9]。(2)实施治疗时,麻醉师主要负责机体麻醉,为患者提供气囊加压人工呼吸,医师负责操作电痉挛治疗,观察患者表现,及时调整药物用量[10]。(3)护士嘱咐患者取仰卧位,检查患者口腔中是否存在异物,取出义齿,指导患者解开衣领,护士遵医嘱为患者静脉注射阿托品、麻醉剂,观察患者机体状态,注意呼吸情况,当患者意识呈现嗜睡表现时,即表示可以进行治疗[11]。(4)护士遵医嘱静脉注射氯化琥珀胆碱,注射后仔细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当发现患者出现胸腹及四肢出现肌肉抽动时,及时关注患者肌张力情况,待膝腱反射消失后,即可开始电痉挛治疗[12]。(5)医师将电极贴贴在患者头部两颞侧,调整好适宜电流(90~130 mA),一般通电时间为4 s以内,当发现患者出现面部、口角轻微抽搐,同时心电图出现变化即代表电痉挛治疗有效,治疗时间维持数分钟后及时为患者吸氧,当自主呼吸恢复后,及时拔针。术后积极监测患者体征变化,重点注意呼吸改变情况,每2~3天治疗一次,坚持一个疗程包括12次[13]。

1.2.2 团体认知干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护士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说明疾病知识,告知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具体过程。研究组患者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外,在治疗期间均采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设置为封闭式团体,1周安排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共8次为1个疗程,每次维持90 min。42例患者按照入诊先后分为5个小团体,大致为8~10例为1个团体。专门由经认知行为治疗训练且有心理治疗师资格的2名主治医师担任导师,负责团体治疗的执行,每个团体治疗的方案都采取相同的结构化治疗方案。针对MECT治疗的患者,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电休克治疗认知能力,强调治疗方式优势,提高患者配合度,注意交谈时保持热情耐心态度,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模式,医患之间建立基本联系,取得患者信任,执行每项治疗措施前均需做好解释,打消患者内心防备感及焦虑不安情绪,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做好疾病健康宣教,告知电休克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疾病病种团体存在差异,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去标签化”,强调针对患者共同的精神症状与情绪障碍,同时鼓励患者对自身和团员的精神症状与情绪障碍说出自己的理解。治疗方案参考Tian P.S.Oei的《焦虑、恐惧和恐怖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14],见表2。

1.3 观察指标 科室责任护士2名组成随访小组,对患者出院后坚持电话随访,半年后患者返院复查时评估,共发放252份表格,包括焦虑量表、生存质量评估表及精神病评估表,由2名护士负责回收,共同评分。BPRS评分表(精神病评定量表)主要包括5类指标因子,包括患者日常生活缺乏活力、存在焦虑心理、思维障碍、对周围环境表现敌对防备心理、激活性因子等,采用的是18项版本,所有项目采用1~7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无症状、可疑或很轻、轻度、中度、偏重、重试、极重,总分18~126分,反映疾病严重性,总分越高病情越重。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出院后患者进行情绪观察[14-16],此种评分标准值为50分,轻度焦虑:50~59分为轻度,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以上。采用QLQ-C30生存质量评估量表总结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情况,指标包括生活自理行为、情绪稳定、社交活动、家庭成员相处等,采用百分制,得分较高者,表示出院后生活状态较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干预后、出院半年后BPR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及出院半年后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病情改善较好(P<0.05)。见表3。

2.2 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情况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出院半年后再次测评,研究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3 两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質量评价 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指标评分均较低,研究组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3.1 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心理焦虑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治疗理论最初是由A.T.Beck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特色为结构完整、治疗过程周期较短、认知取向明确的心理干预治疗措施,此种治疗方法可应用于多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的治疗过程中[17-18]。本次研究中,针对精神分裂症疾病特点,为患者重点加强认知干预,联合家属共同为患者提供院内-院外全程治疗指导与健康教育,重点观察患者对事物错误认知,并通过积极纠正,帮助患者试着与人相处,正确待物观,为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改变心理问题。此种治疗方法目标不仅仅依靠药物,更为重要的是纠正患者行为、认知、情绪,树立正确思维活动、帮助其更好融入社会[19-20]。endprint

3.2 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期间加强认知干预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后均会存在认知缺陷,且对MECT存在一定的错误认知,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在治疗期间做好认知干预十分必要,流程包括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家庭护理指导,确立治疗宗旨,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病情能力、提供认知重建、放松训练、暴露治疗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及MECT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识别,从而提高对疾病进展及治疗过程的自控和应对能力。每次治疗结束时,对患者布置相应的作业,在下次治疗时,将作业进行分享,使整个团体的团员都能从相互学习中得到自我监测能力的提高,并逐渐将治疗中所学会的方法扩展至生活当中,从而强化和巩固疗效。针对家庭治疗现状及疾病控制等知识与家属保持密切联系,提供干预,通过认知干预可改善患者精神病症状。本文得出结论为将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MECT治疗患者中,在加强疾病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焦虑情绪改善良好。

3.3 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需接受长期药物控制治疗,此类患者出院后对家庭护理提出较高要求,且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全面临床护理照顾,患者病情控制效果较好,但出院后患者无法较好融入社会,缺乏正确康复指导,可能由于外界环境刺激导致患者疾病复发。本次研究为患者提供团体认知干预,在实施电抽搐治疗前、治疗中应积极为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减轻其心理压力,告知此种治疗措施的原理,说明治疗必要性,同时加强对患者心理治疗干预;团体治疗的治疗师们,注重分工合作,积极指导患者树立正确待物观念,思维指导,重点训练患者自我照顾,提高其出院后生活质量,积极沟通,大部分患者出院后情绪改善较好,且疾病治疗效果较为乐观。本文得出结果为,对照组患者接受精神分裂症常规药物与电休克治疗,只为患者提供一般心理护理;而研究组患者接受精神分裂症常规药物与电休克治疗,同时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出院后半年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焦虑情绪改善较好,且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其中由于本次研究选取的样本量较少,且治疗后随访护理疗程较短等不足之处对本次研究结果均造成一定影响,本次研究结果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江开达,于欣,李凌江,等.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6.

[2]崔明伟,张小波.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384-1386.

[3]汤莉,李国海,姚建军,等.积极性社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26(3):244-248,253.

[4]章龙泽,陈阳.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12):1089-1091.

[5]王红梅,赵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疗效[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6,41(1):95-98,102.

[6]陶彩霞.健康教育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1312-1314.

[7]李永玺,杨拥军,魏绪华,等.认知行为干预对奥氮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6):29-31.

[8]陈永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20-22.

[9]阎乃宽,朱杰,程群,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6):1135-1136.

[10]陈曲亮,翁客华,许振强,等.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3):204-206.

[11]张继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6):78-79.

[12]张菁,周德祥,徐清,等.MECT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1):30-32.

[13] Tian P,Oei S.焦虑、恐惧和恐怖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M].张新凯,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85.

[1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63-264.

[15]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103.

[16]杨正兴.药物联合认知治疗对早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9):1433-1436.

[17]陈世军.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1):59.

[18]曹雷,张颖,周磊,等.认知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J].武警医学,2015,26(4):373-375.

[19]程娟,徐小童,毛富强,等.内观认知疗法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社会功能的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4,20(4):313-315,322.

[20]吴迎春,李俊英,赵业华,等.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评估[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43-45.

(收稿日期:2017-06-12) (本文编辑:周亚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
精神分裂症病例积极心理护理应用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