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子华绘画赏

2017-11-14

神州·时代艺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色相合情气韵

李 强

绘画,是一种小技。山川村落,虽壁高九丈;人物衣履,虽形容参差;大千世界,纵千回万转,彩泽纷纭,犹一纸一笔一墨耳。绘画之技,岂不小乎。

然画道大矣!绘画者,或融心物于涂抹,草意气于笔墨;或寓劝教于形色,聘情怀于布陈。绘画之道,起于经天纬地之理,运于润国泽民之策。故清代大涤子石涛说:“夫画,天下通变之大法也,山川形式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阴阳气度之流行也。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足见画道之理博大精深。

以绘画之小技成绘画之大道,确非易事。化万象千形于色相之中,明诸方色相于一画之内,绘画者如不用心灵去感悟、靠理性去思索,其作品则不可能达到至善至美、见智见仁、应目会心、不言而喻的艺术境界。读鲁子华绘画,犹感于此。

不以形色貌之,不以工巧论之,意境深远,启迪心智,是鲁子华绘画的最大亮点。其作品《人走茶凉图》的题跋这样写道,“多少年来观世风,真情假意道不清。莫言世道无情物,人走茶凉也合情。”这种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的人生体悟,让“人走茶凉”这一充满凄楚意味的词,变得那样顺其自然,合情合理。“人走茶凉也合情”不知化解了多少赏画人的心结。

面对纠缠于现代人心中那些引起不安情绪的因素,读鲁子华作品,会让人顿觉释然。“虽说一轮无用月,可她见过秦始皇”,是鲁子华另一幅画作的题跋,作品穿越时空的构思,把我们带入一片思想的田园,引人蓦然进入“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都鱼跃鸢飞”之境界。既让人找到了逃避这个世界的途径,也让人找到了与这个世界结合的途径。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其为大智。鲁子华作品中没有“撄人之心”的成规,没有疲惫的奔波,也没有可怖的空虚,更没有压迫的痛苦。鲁子华手中的画笔始终流动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韵,这种“气韵”能够起到安抚心灵、鉴戒身心、指点迷津的作用。在鲁子华的绘画作品前,你可以忘却牵累,悠然自处,怡然自适。

“悟至理而使其所画适道”,是鲁子华在艺术之途取得骄人成绩的内在因素。窃以为,鲁子华绘画所以能够“陶泳乎人”,缘于他对传统文化及画理画道的潜心钻研与认知。融心物于涂抹,草意气于笔墨,寓劝教于形色,聘情怀于布陈,终是画家深厚之学养、真实之人生的体现。

猜你喜欢

色相合情气韵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数列与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 妙解数列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植物景观的设计和营造
气韵生动的传承与发展
论中国书法之气韵
高支纱羊绒衫缩水率问题的试验分析
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差异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