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承宗与关宁锦防线研究

2017-11-11殷琦李川

西部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作用

殷琦 李川

摘要:孙承宗是明末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在担任蓟辽督师期间,他主持建立了关宁锦防线,这条防线在与后金的战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孙承宗在防线建设中,通过选将、练兵、筑城等一系列措施,不但对防线的建设和巩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训练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成为明朝末期政府最为倚重的军事力量。

关键词:孙承宗;关宁锦防线;作用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7)10-0063-02

明朝末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名开始誓师伐明,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经萨尔浒之战转守为攻后,不断取得对明朝军队的胜利,先后占领了沈阳、辽阳和广宁,突破了辽河防线,迫使明军败退到了山海关,形势十分危急,明朝举国震惊。时任辽东经略的王在晋面对这种状况,提出了消极防御方略,主张退守山海关,于八里铺(山海关外八里处)筑关“用四万人守之”,[1]6467遭到袁崇焕等部分将领和朝臣的反对。袁崇焕力主积极防御,坚守关外,屏障关内。后来袁崇焕想方设法将意见报告给内阁首辅叶向高,叶向高对于如何防御也举棋不定。此时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主动请缨前往山海关察看定夺,得到了天启皇帝与明廷的同意。

孙承宗到达山海关后,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后,否定了王在晋的计划,经过与多位将领讨论,采用了袁崇焕主守宁远的建议,并得到了明廷的同意。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孙承宗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學士的身份,“督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诸处军务,便宜行事,不从中制”,[1]6468正式开始了督师蓟辽和关宁锦防线的建设。

一、关宁锦防线建设

孙承宗正式接手辽东防务之后,确定了以宁远为中心,山海关为后盾,锦州为前翼;以守关外蔽关内,然后逐步推进,最后恢复全辽的战略思想,并以此思想为基础,通过选将、练兵、筑城等一系列措施开始了关宁锦防线建设。

(一)选将措施

孙承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边将,重将权。他认为辽东战场屡战屡败的一个原因就是武将受到文官节制,事权不能集一,从而严重影响了武将职能作用的发挥。他选将的原则是“大破常格,勿拘资叙”,[2]1166即反对徇私用人,且不拘泥于此人是否经历过战阵,是否担当过大将,亦不管其身份是文是武,只要是“有才者,便偏核之”,[2]1167在这样的用人原则下,他先后提拔了袁崇焕、祖大寿、满桂、赵率教、何可纲等一批能征惯战的将领。

其中袁崇焕在孙承宗离开辽西之后坚守防线,并接连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之后接任辽东巡抚,成为关宁锦防线的核心将领;祖大寿在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中负责守备觉华岛,对两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之后入关参与了京师保卫战,成为继袁崇焕之后关宁锦防线的另一位核心将领。

孙承宗督师辽东期间提拔任用的将领们几乎都成为之后关宁军的骨干力量,他们最后的结局或许不同,但无疑都为抵御后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也证明了孙承宗选将策略的成功。

(二)练兵措施

将不能没有可用之兵,孙承宗练兵的思想主要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2]1173和“及时立练精兵”。[2]1174

“辽人”是明朝东北地区的汉族区域群体的统称,当后金先后占领辽阳、沈阳之后,辽河以东两百多里的土地沦陷,生活在这里的辽人受战争和后金民族压迫政策的迫害,流离失所。孙承宗没有对这些难民坐视不管,他给皇帝的上疏中提到了“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防务策略。采用“以自见辽田安见在辽人,以见在辽兵守见在辽城”[2]1173的方法来安置辽人。他首先将这些流民组织起来就地屯田,发放农具、种子等;并根据辽东的地理情况开发副业,“因煤以铸钱,因海以煮盐,因船以贸易货物”[2]1201;然后“应籍其拳勇,尽募为兵,置之中前,前屯,渐及宁远,更择其有家口者为屯牧,”[2]1173即把屯田辽民中的强壮者招募为兵。通过屯田和招兵,一方面获得了大量的粮草和军饷,彻底改变了辽东明军缺粮缺钱的严峻局面;另一方面又解决了辽东难民的生存问题,并收获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这些辽人士兵往往带着家仇国恨,为了保卫家园而奋勇杀敌,战斗力十分可观,从而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而选练精兵则是孙承宗另一强兵措施,当时的辽东明军腐败不堪,毫无战斗力。孙承宗到任之后,一方面重新制定了军规军制,使将吏、兵卒各司其职;淘汰了那些无谋无略的将吏和惧怕战斗、不英勇作战以及冒领军饷的兵卒,并以辽民精壮者补充。另一方面,则加强对士兵的训练,特别强调练心、练气,以唤起士兵的忠勇之心。同时,他建立了多个兵种,并大胆使用了火铣、火炮、火箭、佛郎机等先进火器。他通过这些措施,使得士兵的战斗力不断加强,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从此“关外不苦无兵”,[1]6708而这支部队日后也成为明王朝最为精锐的武装力量,成为被后世称之为大名鼎鼎的“关宁铁骑”。毫无疑问,孙承宗的练兵思想对关宁铁骑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筑城措施

因为后金骑兵擅长野战,而明朝步兵必须凭借坚城利炮才可以进行有效的防守和反击,因此筑城修堡十分重要。孙承宗按照以守关外蔽关内,然后逐步复辽的思想,首先出兵五千据宁远,并令祖大寿监督修筑宁远城;派遣袁崇焕和满桂二人共守宁远,并在宁远城配置火器大炮,然后派祖大寿驻守宁远城外的觉华岛,与宁远城相互形成照应,依靠明军水师营的优势,更是可通过水陆两路支援宁远,使宁远成为当时辽东最为坚固的堡垒。因宁远前可援锦州,退可守山海关,从而作为关宁锦防线的核心来使用。孙承宗又派兵占领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等地,“缮城郭居之”,[3]409这使宁远成为内地,使得战线向北推进200里。然后又在防线南段(山海关至宁远)缮修南四城,防线北段(宁远至锦州)缮修北四城,共计修复大城9座、堡45座,相互连成一线。每个据点既可独自坚守,又可互相支援,战则一城援一城,守则一节顶一节,“层层布置,节节按排,边亭有相望之旌旗,岛屿有相连之柯舰,分合俱备,水陆兼施”,[3]409使得整个防线固若金汤又不失灵活,让后金没有一点可乘之机,关宁锦防线正式完成。endprint

(四)关宁锦防线对辽东战局的作用

孙承宗督师蓟辽的四年中,前后修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立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石)。[1]6472通过建设关宁锦防线,明军不但收复了大量失地,更是稳定了整个辽东局势,后金领袖努尔哈赤也因为顾忌孙承宗和关宁锦防线,在四年之中没有对明进行大的军事行动,从而与明军形成了以辽河为界的对峙,这也使孙承宗名扬天下。

二、孙承宗之后的关宁锦防线

孙承宗的防线建设很有成效,但由于此时阉党魏忠贤把持朝政,他拉拢孙承宗不成,便利用山海关总兵马世龙兵败柳河的机会,抨击马世龙,并借题发挥,祸及孙承宗。孙承宗被迫辞官,正式于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结束了其四年的督师蓟辽生涯。

孙承宗离开之后,由兵部尚书高第担任辽东经略,接手辽东防务,但他实行消极防御方略,撤兵两百里,退守山海关。后金听闻孙承宗离开,便立刻发动进攻,孙承宗当年的部下袁崇焕、祖大寿、满桂等人,在主力撤退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防线,并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这两次胜利一方面得力于以袁崇焕为首的众将士们的英勇战斗,另一方面正是依托了孙承宗督师蓟辽期间所修筑的城池和堡垒。在这之后,成为辽东巡抚并接手辽东防务的袁崇焕,继承了孙承宗的“守关外以蔽关内”,“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等核心思想,继续防守和巩固关宁锦防线,与后金形成对峙,使其没有可乘之机。

此后的许多年,辽东将士们一方面依托关宁锦防线同后金进行攻防战,另一方面则多次入关勤王和镇压农民起义,关宁铁骑成为明王朝最强的军事力量,而关宁锦防线也成为明王朝抵御后金最后的生命线。无奈的是,伴随着明王朝的腐朽不堪和不断的内忧外患,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而这时的关宁锦防线仍然没有被彻底攻破。

三、结语

毫无疑问,关宁锦防线虽然没有挽救明王朝的覆灭,但它成功地抵御了后金军队对明朝山海关一线的直接进攻,并且牵制了后金的其他军事行動,在明王朝与后金的战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防线的缔造人孙承宗,其功绩也受到了后人的肯定,即使是明朝灭亡之后的清朝学者,对于这位前朝的敌对将领,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而廷论纷呶,亟行翦除。盖天眷有德,气运将更,有莫之为而为者夫”。[1]6477清初学者倪灿更是评价他:“卓出乎万人之中。方其在朝也,排群疑,定国是,如金钟大镛之在东,序英阁倚为乔篙;及其出镇也,辟中前,守宁远,如孔明、裴度之历,行陈万里,恃为崇墉”。[4]可见其地位之高,而他在构建防线中所体现出的高超智慧和杰出军事思想,更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明)茅元仪.督师纪略[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

[4]孔骐骥.孙承宗的军事思想略论[J].军事历史研究,1989(1).

作者简介:殷 琦(1969-),男,甘肃庆阳人,历史学硕士,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李川,作者单位为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

(责任编辑:李直)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用
新型智能手机保护壳设计
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作用分析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