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途径

2017-11-08鲍兆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6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高校

鲍兆波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国内对于人才的需求特别巨大。而机械制造更是一才难求。按市场需求来看,有必要进行在各高校里推广数控行业的人才培养。学校需不断加强专业师资的力量投入,结合基础实践与专业性的教育模式,进行專项设计,整理出符合现阶段需求的教育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为国家与企业在建设阶段有序地培养专业性人才。

关键词:高校 数控技术人才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T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b)-0236-02

作为国家命脉型产业,制造业的好坏都间接关系国家经济。放眼国内,目前我国制造业占经济65%以上,欧美国家更是达到了69%或是更高。在制造,材料,信息以及生物工程学这些国内最重要的4门科目里,都离不开机械制造。可以大胆的说,目前最好的工业体系就是有机械制造业帮助下的新型工业体系。但从各招聘会上看出,多数机械制造单位高薪却无人来应聘,所以各大院校必须与时俱进,依社会需求进行培养机械制造专业与数控技术专业人才,才可持续发展,而学生就业亦然顺利从而实现共赢。所以在数控专业上需要进行建设性的开发。

1 现阶段院校数控专业理论的建设探索

目前在数控行业中,多数人理论知识不够又无创新,有必要进行理论加强与教育,从而提高工作效益与教学工作。在数控机床的检查维修,以及加工、编程、生产方面,都需要理论知识以适应生产或是教学中的需求。现阶段各行业需要的人才已经不再是先前那种单工种的作业员。所以在上岗之前就务必把理论方面进行考核与加强;在未来的生产工作中也要用到系统的理论。我们在求学阶段里认真学习基础理论是很重要的。而作为实践者之一的笔者,个人认为可以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

第一方面内容包括基础器械制图及制造,传动基础,机械技术基础,器械设计基础,及专业性强的英语等方面。若与国际院校的专业课程上进行对比,差别不大。都是在本专业里的基本理论与基础操作。而要想学习效果优异,则需进行一些强化性与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育,在教学中最好以实际案例作为传播主体,更直观更便于接受。

第二方面是在本专业里,主要包括两大重点,即机床数控技术以及数控机床电气。这两个方面是教学上的重点与难点。以加工还有编程为主的数控机床技术,务必理清相关的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而我们在维护上则是把数控机床电气这一方面进行重点教育。现今有些学校却本末倒置,把简单的机床操作方法当成教育模式进行重点关注,而在细节上(比如刀具的运用,以及设置参数,关于线路上的择取,以及设计模块,机床机电与联调,还有修理与维护机床)花很少的时间进行教学。值得深思的是教材与教学方式上,内容过于简陋且无及时更新,关于维修与控制机电机床的技术支持,以及一些问题判断还有修理维护上的内容严重稀缺。因而我们在选教材与编写上,寻找合适的建设性途径时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改良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方面,要完善电脑上的硬件与相关的设计软件,利用这些先进的设计软件比如说CAD/CAM,或是ProE,以及Solid EDGE,还有UG等等相关的软件,这些先进的软件在工时与工艺上,有效地进行各个部件从设计,到成型,加工,以及程序编辑自动化,最后到成品这一系列的操作。这些作为重点的先锋课程,为师生们在教学或工作上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放眼未来,技术型的高级人材前提是具备过硬的基础理论,熟练操作各机械机床与软件。而学校方面则要专注按照“宽进严出”的宗旨进行培养教育,加强专业的实用性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熟练的实践技能。

2 现阶段院校建设实践性的数控专业

对于理论知识,实践在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伟人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学校方实践上,硬件的配备会占用很大的精力、人力与物力。在配套教学中,关于实验室的投资必须考虑性价比以及开支,最好把目前社会上主流设备进行配套,避免无目的性的开支,优先考虑的是能环保且能重复使用的物资,且便于保养与降低成本。

2.1 合理建设数控实验室

因教学中各种不同变化,国内在生产加工与教育学习上,小型的数控机床是主流。可供学习的主要是以车床还有铣床这两个方面为主。相对于实际操作上,在学校里的教学机床功能过于陈旧简单,在使用的方式上也过于单一且操作范畴不大。只能用来学习与模拟,在实际生产方面不足,而且利用率过低,在维护上与保养上也是相当大的一笔开支。相关的教学常用的刀具以及一些附件工具的消耗,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笔者建议,若要建设实验室,则最优的是采购车床6台,铣床6台,而相关的操作系统上也要注意,比如选北京的KDN,还有FANUC-0的,还有西门子的802S以及810T等等这些国内企业主流并且常用的操作系统。而且在实际运用与就业方面,更加有保障,从而在教学与工作上进行完美融合,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合理采购实验室机械是很有必要的途径之一。

2.2 建设CAD及CAM和编程实验室

关于实验室方面,主要是以硬件上的设备器械为主。而我们在实验室里构架内部网络,方便师生进行内网学习交流。班级里所有同学进行上机学习操作与编程设计,在学习之外也能进行互动交流,把各自的设计成果与设计好的部件进行互动分析,探索新的加工技术,实践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小规模的生产,增加一些经济上的收入。而使用仿真软件进行上机学习,在学习成本与占用空间的角度上说,更加实用更加地有性价比,也便于维护保存与学习修改。在整个学习阶段中,学习编程花费的时效占实习时间段里的最少80%以上。所以师生在使用高仿的软件上进行教学,既可以减少机器的采购开支,同时又能满足学习上的需求,一举多得,并且提高效率与减轻实验室的场地与资金负担。

2.3 实现“课证融合”与校企联办

我们在教学与探索的路上,针对学生对于实际操作上的动手能力与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大胆地把课程里的设置与国家性的专业技能考试进行结合,推广“课证融通”。在学生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中级的数控车或是数控铣的相关证书才能顺利毕业。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素质与技能转变成在其以后工作中的工作品质保证。条件许可下,与社会上的资源进行合作共享培训,避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又能得到技能的锻炼与提高,还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来改善自已的生活,一举多得。当然亦可参考国内外其他的教学方式,进行企业与学校联合,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与企业人才缺失问题,这也是建设途径之一。

3 师资培养上的创新与建设

国家在计划大纲里明确说明要把职业教育作为重点来发展。在发展前,各院校首先要具备有一个高效优异的师资力量来作为发展的前提。实行一手抓过硬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一手抓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院校方面在教师的招收与培养上必须要有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养成机制,再把多种方法进行结合创新。可以把企业里优秀的师傅以及高级的技工人才引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可以把部分师生安排进企业基层进行磨练提高。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青年教师与学生在科研与机械操作能力上的不足。

若条件许可,可以安排优秀师生或企业人才去国外进行留学深造,提高教师素质与专业水平。也可以与国外各大院校进行学院学术交流,缩小国内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从而在产品与科技的研发与创新上,有自己的产品,能够跟上国际潮流,独挡一面。

4 结语

任何学科或是专业性质的科目,想要把教师队伍培养好没有办法一步到位,有很多需要克服的难题,例如资金的有效运营以及师资力量的培训与召集,还有实验室的相关配套硬件工程等等。注重学生的实习环节并使其顺利进入企业。各大院校关于数控专业仍然还需进行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慧.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J].中国职教,2015,3(14):21-29.

[2] 施勇诚.高职数控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6,8(33):42-51.

[3] 王宏颖,胡雪梅.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J].南京职业学校学报,2015,12(5):42-51.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高校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