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乡土材料开展小班创意美工活动的探究

2017-11-07李冰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班幼儿

李冰

【摘 要】创意美工活动之于幼儿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乡土材料在创意美工活动开展中具有方便性、生活性和操作性的价值优势。本文指出在下班创意美工活动中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乡土材料应注重四个方面的策略:引导幼儿对乡土材料自主搜集,准备创意材料;激发幼儿用乡土材料布设区角,创设活动情境;允许幼儿对乡土材料自由创造,展现个性魅力;把握活动时机促发幼儿创造力,适时进行点化;积极对幼儿美工作品进行展示,优化活动评价。

【关键词】乡土材料;创意美工;小班幼儿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它的教益无穷无尽。”大自然千姿百态,气象万千,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是一部具体、形象的百科全书。我园地属城乡结合部,不但园舍规模大、园舍环境美的优势,而且还能接触到农村的乡土资源。小班幼儿的好奇心及探究心理特别强烈,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奇特之处,让各种乡土材料在孩子们的手中大放异彩,是对幼儿艺术教学的突破与创新。

一、乡土材料在小班创意美工活动中的材料价值

(一)乡土材料容易获取

乡土材料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在创意美工活动的材料搜集上比较方便。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活动的组织难度,缩短了准备周期,对推进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开展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就某些幼儿园而言,由于教育成本有限,对乡土材料的利用,能够更好地解决此问题。

(二)乡土材料贴近生活

乡土材料的生活化价值,是指其能对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产生帮助。孩子们借助于特有材料进行创意活动,活动过程所获得的能力或是作品会对他们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和其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总的来说,其生活化的过程优势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其创造的重要性,同时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这对提升孩子们美工活动的自信心。

(三)乡土材料方便操作

在孩子们的眼里乡土材料是熟悉且常见的。他们熟悉这些资源,能够在一定的方法指引下,顺利针对材料进行改造。此外,针对乡土材料的细节化利用操作,之前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不断地实践,他们熟练于特定资源的实践利用,不会产生陌生感,大大降低了幼儿的操作难度,利于美工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巧用乡土材料开展小班创意美工活动策略

(一)引导幼儿对乡土材料自主搜集,准备创意材料

乡土材料是比较丰富的,哪些可以为我们所用呢。为了便于让幼儿了解和识别,我们进行了季节性和非季节性上的分类。季节性乡土材料例如野花、瓜果、芦苇、稻草、树叶等。非季节性的乡土材料例如树枝、石头、松果、贝壳、斗笠、麻绳、竹条等竹制品。在资料搜集上,除了幼儿园提供以为,我们还鼓励小班幼儿进行自主搜集。

其一,小组合作搜集。基于活动的需要,可以让若干个小朋友组成小组,共同完成活动的搜集工作。在搜集中可以培养小朋友的个人交往合作能力、分工协作能力,帮助小朋友们和谐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个人交际圈,更好地适应未来参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现实需要。

其二,亲子共同收集。在乡土材料的搜集中,可以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材料。在收集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向幼儿介绍所收集的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增长幼儿的知识见闻,帮助幼儿在短时间内建立丰富的活动经验。

(二)允许幼儿对乡土材料自由创造,展现个性魅力

在区角游戏的素材选择上,我们要强调材料的通用性,通过变化材料形式,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实现不同阶段幼儿能力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强调材料的可塑性,即是材料的操作空间范围比较大,适合多元化游戏组织形式的需要。通过实现二者的结合,最大限度满足幼儿教学多元需求。例如稻草系列创作中,基础的材料就是孩子们日常所见的稻草,而利用它制作“稻草项链”、“稻草小辫”、“稻草贴画”。再比如利用鹅卵石可以制作“石头画”、“石子拼图”、“石块玩具”,还有可以将一些竹制品的成品给他们添上五官,可以变成可爱的小动物。不同的创意手工承载了不同的内容,通过难度和过程的控制,最终实现了不同幼儿的个性发展。

(三)把握活动时机促发幼儿创造力,适时进行点化

在针对性的资源美工创意上,要让幼儿对材料有操作的空间和可能,保证孩子们通过努力也可以进行创作。同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除了必要的原则性方法指导外,尽量对孩子们的活动过程不要予以干预,要尊重孩子们在创意美工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尊重他们的原创精神、动力以及行为。例如,在“蒲扇变熊猫”的创意美工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蒲扇和白色颜料,还有黑色卡纸,孩子们用通过观察认识了熊猫的颜色,然后用白色颜料给蒲扇穿上了白色的衣服,在老师的引导小在黑色卡纸上剪下他们的耳朵和眼睛,经过一段时间,蒲扇的颜料干了,小朋友就把自己剪好的五官给小熊猫贴上。

更多的孩子是针对树枝的改造,用稻草给全部绑上,同时在一端绑上更多地稻草,做成保健用的小敲锤的,也有把小树枝加工成等长的小条,用稻草连接起来,围成圆柱,插上芦花当做笔筒的……活动中孩子们的操作过程是熟练且卓有成效的,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展现。

(四)积极对幼儿美工作品进行展示,优化活动评价

当孩子们完成自己的创意美工品后,可以把美工作品陈列在橱柜里,张贴在显眼的公示墙面,挂在走廊上,或是分门别类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办一次基于乡土材料背景下的创意美工品展。还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欣赏伙伴们的作品,获得美的享受,与此同时孩子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针对作品给出自己的评价,同时结合自身的创作,在评价中观察、发现伙伴之所长,在对比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也可以邀请孩子们的父母来参观孩子们的作品,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孩子们的喜悦,给予孩子们的非凡创造以高度地肯定,借以激发孩子们高度的荣誉感。我们还可以组织幼师们来参观孩子们的作品,站在专业的角度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评判,一般而言,这种评判应是积极的,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为进一步的活动开展打下心理基础。需要指出的是,公开展览的作品应尽量放在显眼的地方,比方说,我们就把孩子们的作品张贴或是悬挂在楼梯一边的墙体上,在公开的展览中,积累起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情绪,增强孩子们活动的自信心。

三、教育实效

采用乡土材料借助于一定的方法策略,的确在实现幼儿创意美工活动的目标达成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加深了幼儿针对周边自然生活的认识,通过针对特定资源的改造实践,幼儿基于资源的使用、利用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其日常生活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了实质的进步。另一方面,基于鄉土材料的创意美工活动,锻炼了幼儿深邃的观察和发现能力,在针对熟悉、日常资源的创意性改造中,幼儿的思维得以开阔,其想象的深度和广度有了长足的进步,有效提升了幼儿基于特定目标事物的想象力。此外,创意美工实践活动,从幼儿熟悉的日常资源事物入手,充分发挥了幼儿活动中的主导性地位,幼儿强烈的实践动手愿望得以满足,在具体的实践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得以提升。

四、结语

活动的生活性特征,是幼儿熟悉的,幼儿乐于参与此类活动,且在积极主动的活动行为中不存在现实的阻碍,熟练的创意操作,为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客观上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卫伟.沉浸悠悠乡土,显秀创意手工[J].新课程,2014(7)

[2]苏晓兰.以大自然之美促进手工活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3)

[3]陈湘君.幼儿手工制作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浙江教学研究,2012(3)

[4]祁永红.挖掘乡土资源,促进幼儿园特色化发展[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班幼儿
小班幼儿入园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让小班幼儿尽快学会使用剪刀策略浅谈
智慧三心,激活小班活动区游戏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常规
小班幼儿“自我中心”的表现与分析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废旧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幼儿入园焦虑表现及应对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