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读”品三“异”

2017-11-03刘志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10期
关键词:传记切入点苏轼

刘志军

《方山子传》是苏轼写的一篇人物传记,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传记,正如清朝学者沈德潜所说:“生前作传,故别于寻常传体,通篇只叙其游侠隐沦,而不及世系与生平行事,此传中变调也。”这样的人物传记在文言文中实属罕见。如何进行文本的阅读教学,语文老师们见仁见智,但笔者认为,教文言文,“文”“言”不可偏废,所以教学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兼顾“文”与“言”、立足“言”而达到“文”的一个过程。

“要想上好语文阅读课,‘精致地利用课文是重要元素之一”(余映潮语),首先就是要寻找精致的课堂切入点。切入点是文本解读的起始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生成点,利用好了这个“点”,老师才能引导学生进行“面”上的深入品读,进而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切入点不在量多,而在于精当。好的切入点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让课堂纲举而目张;切入点不在新奇,而在于适切。教文言文就必须遵循教文言文的规律,尤其不能无视“言”而空谈“文”。《方山子传》一文可以用一个“异”字来概括,具体来说就是文章风格异、传主个性异、写作意旨异,我便将“异”字作为教授这篇文章的切入点。这三个“异”贯穿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一、朗读,读出情味,品“异文”

文言文需要朗读,只有朗读才能品味文言文的意蕴,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古人过于强调重复读的数量,这样的读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显然是无法做到的,因此课堂上的朗读更需要以师生对文本的理性分析为支撑。《方山子传》这篇文章不同于其他的传记,笔者在教学设计时选择了苏轼写的另外一篇传记《陈公弼传》,和《方山子传》相比,《陈公弼传》更接近于阅读中常见的史传文。课前发下两文预习,学生寻找出两篇传记的不同点,再通过朗读的方式来体会两篇文章的相异之处。学生发现,《方山子传》更像一篇散文,其特点是有“我”的介入,这就使这篇文章带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抒情色彩。要求学生区分文本中的客观叙事和主观叙事部分,在朗读文章时突出“我”的主观情感来。

朗读过程中,还要注意读出文言文的语气,区别对待长句和短句。比如第一节,作者简要地介绍了方山子的经历和名字的由来,读时宜舒缓,“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人莫识也”两句以“也”字作结,尾音应拖长。“少时”“稍壮”“晚”三词表传主人生的三个时间点,也应充分停顿。而在叙事中穿插了很多抒情意味的句子,则要尽可能把握人物的情感,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要读出作者惊讶的语调;读“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时要体会方山子欲言又止的情态;第三节作者写方山子年轻时的“血气方刚”的举动,多用短句,要读得紧凑有力。通过对比朗读,学生能初步体会这篇传记的“变调”,《方山子传》接近于一篇文言小品文,这一点还可以用朗读标题来鉴别。方山子并不是传主的真正姓名,而是绰号,这和传统传记以人物姓名或类别来命名的做法是有本质区别的,它更像是好友间的调侃。教师指导下的朗读,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兴味盎然,且能逐渐走近作者。

二、研读,读出趣味,品“异人”

既然作者用这样的方式来为人作传,传主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指导学生朗读全文后,请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方山子的特点,并给出一条理由。学生的答案各异,有“隐”“侠”“豪”“狂”“异”“奇”等。通过比较,学生认为“异”比其他字更能从整体上形容方山子,此外,从文本中“耸然异之”“光黄间多异人”等文字也可以看出作者苏轼对方山子的评价也合乎这个“异”字。那么,方山子“异”在何处?组织学生立足文本,从多角度来分析:方山子的形貌异——“方屋而高”,似古代方士;举止异——“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生活异——隐居光黄之间,“庵居蔬食”“环堵萧然”;际遇异——少“侠”壮“儒”晚“隐”,“然终不遇”;旨趣异——弃富甘贫,“有自得之意”……这些地方都能看出方山子异于常人之处。

然而,刻画这样一个“异人”,苏轼并没有浓墨重书,而是轻描淡写,然极尽尺水兴波之能事。这一点是阅读本文时不可忽略的精彩之处,也可借此对上一环节的“异文”作进一步探究。在这个环节,笔者挑选了文本中的几处文字,让学生沉下心来进行细致研读,力求读出文字背后的意蕴,从而对方山子有更深的了解,也能从中品味苏轼写人叙事手法之精妙。

1.俯而不答,仰而笑。

2.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3.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4.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这四句话在刻画方山子人物形象上起的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研读第1句,让学生揣摩方山子一“俯”一“仰”之间“无声胜有声”的表达,体会方山子对时世的失望和对友人的慰勉。第2句里两个分句前后对比,从侧面写出了方山子恬然自乐的“隐士”情怀;这个环节我引用了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中的“忽闻河东狮子吼”,请学生讨论,根据第2句内容来推断“传说中的方山子是一位惧内之人,故有‘河东狮吼一说”的真伪。第3句,从“论用兵及古今成败”可以看出青年陈季常的才华和志向,从“自谓”一词可以窥见他自信豪放的性格特点。第4句中的“独”字颇值得玩味,我让学生比较“独自”“孤独”“特地”等义项的差别,进一步感受方山子特立独行的人格。

歷代评论家对苏轼刻画方山子的手法美誉有加,如沈德潜“写游侠须眉欲动,写隐沦姓字俱沉,自是传神能事”、储欣“始侠而今隐,侠处写得豪迈,须眉生动,则隐处益复感慨淋漓,传神手也”、茅坤“奇颇跌宕,似司马子长……余特爱其烟波生色处”。学生如何才能悟出个中的精妙之处?笔者借助了“留白”这一概念,启发学生从简洁的语句中读出“言外之意”。苏轼是一位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上都有极高造诣的全才,他在刻画人物时采用的手法,犹如绘画中的“留白”,笔墨有尽而意蕴无穷。苏轼曾在他的《送参廖师》一诗中写道“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写诗同样要“留白”,不能写得太实、太满,有了“空”才能容纳大千世界。故在《方山子传》中,苏轼留给方山子很多“空”——选取的只是传主在数十年中的几个“剪影”;在描绘人物时惜墨如金,“怒马独出,一发得之”,仅八个字就把少年侠士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空”非但不妨碍读者对传主形象的了解,而且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即为“万境”。接受美学理论学家伊瑟尔认为,文本是一个“召唤性结构”,其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的“空白点”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与文本进行对话。这个对话的过程既是文本意义生成的过程,又是读者用自己的体验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方山子的“异人”形象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渐次丰满起来。endprint

三、展读,读出意味,品“异旨”

和别的传记的客观叙事不同,这篇文章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有学者认为苏轼是在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薛海兵老师认为:“陈季常/方山子就是叙述者东坡的镜子,东坡从彼此在命运、生存与理想等方面的相似性中获得了自我确证。”那么苏轼心中的块垒又有哪些呢?学生对苏轼的“黄州之旅”并不陌生,他的很多名篇都诞生在此地,因此这些诗文的写作背景同样适用于解读《方山子传》,而诗文中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可以为更好地理解本传作佐证。为了使解读更深刻、精准,我在课上补充了一些课本之外的材料: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西方正苦战,谁补将帅缺。

披图见八阵,合散更主客。——苏轼《岐亭五首》(节录)

《中秋》一词可以看出苏轼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他努力寻求解脱——既然人的命运不由自己把握,那就应该忘却功名利禄,使生命自由自在。《岐亭五首》是苏轼写给方山子陈季常的,虽然那时的苏轼身处僻壤,处境也非常糟糕,“亲朋多畏避不相见”;但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位卑不忘忧国,“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并且他对陈季常还是有所希望的,他希望这位隐居山林的友人能像诸葛孔明一样出山“补将帅缺”,“披图见八阵”为国事效力。

但《方山子传》和其他诗文不同,其他诗文是寄情于物(景),而这篇文章则是寄情于人,作者将自己的旨趣寄托在对传主的描述当中。试图透过方山子来一窥苏轼的内心世界,比起分析诗歌意象要困难许多。但是,我们可以特别留意文本中的几个问句,因为这些话语不是出自传主陈慥之口,而是发自作者苏轼之心。品读这些句子,就能更好把握作者的情感寄托。

1.何为而在此?

2.而岂山中之人哉?

3.此岂无得而然哉?

4.方山子傥见之欤?

这个环节,需要学生结合文本语境,进行“展读”(扩展朗读)。具体方法是,在句首加上感叹词,也可以同时在句尾缀上一些揭示言外之意的词句。课堂上,学生反响热烈,看似简单的“展读”,其实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训练过程,它考查了学生对文本内容了解的深度以及對作者心境把握的准度。

(咦)何为而在此?(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富贵生活不过啊!)——表现作者的“惊异”

(哎)而岂山中之人哉?(可惜啊!可惜啊!)——表现作者的“惋惜”

(哈哈)此岂无得而然哉?(人各有志呀!)——表现作者的“理解”

(嗯)方山子傥见之欤?(他们可都是世外高人啊!)——表现作者的“渴慕”

可以说,在这篇文章中,苏轼寄寓的情感是复杂的,至少应该包括:对自由自在生存方式的向往,对方山子特立独行个性的赞赏,对自己和陈慥“不遇”的感慨,对当朝用人体制的委婉批判。黄州四年是苏轼思想的重要转型期,我们经常会用“儒释道统一的矛盾体”来形容苏轼,但在文本解读时,常常是“释”“道”有余而“儒”不足,这样的解读并不完全符合苏轼的思想特点。在苏轼身上,既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禅宗,又有随缘自适、物我同一的老庄,更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孔孟。这一点可以从《方山子传》中觅得踪影,这也是阅读这篇短文的重要价值所在。

《方山子传》的课堂教学就是基于教师对文本深度解读,巧设切入点,通过三次不同方式的“读”,让学生更好地读懂此篇文言文,进而学习用此类方法来阅读更多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也就成为真正意义上“举一反三”的“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记切入点苏轼
别把八卦当传记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年轻的时候要少听八卦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苏轼吟诗赴宴
读失败者的传记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