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三模块”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对策

2017-11-03祁小燕张官福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案模块语文课堂

祁小燕+张官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的研究指导人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一种革新。我们通过多年的农村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在借鉴其他教学模式中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凝练出语文课堂“三模块”的教学模式,并初步形成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将“‘3+X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模式精简为语文课堂“三模块”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三模块教学模式”将安定区“‘3+X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中六个模块精简融合为“讽刺·定义·思辨”三个模块。“讽刺”就是教师通过特定的方式让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学习的动机(激发动机、明确目标);“定义”就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让学生积累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新课、形成定义);“思辨”就是教师针对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针对性较强的习题,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解决问题、展开思辨)。

(上图为语文课堂“三模块”的教学模式结构图)

二、针对现状,改变师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观念和地位

1.教师从四个方面认识语文课堂“三模块”教学模式,转变观念。

(1)教师通过“迁移”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三模块”课堂教学模式要将学习、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将自主、自治、监督、管理、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这就需要将学习任务由课内迁移到课外,迁移到生活的各方面,通过特殊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2)通过整合学习素材优化学习方案。教师需要加强研究知识间的联系,明确学习目标的具体性与层次性。导学案的制作要摆脱试题化、答案化,转向导思、导趣、导法。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和人格,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是导学案的改革目标。

(3)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流程是“三模块”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优化学习时间的分配,还要优化学习流程;不仅要优化课堂展示流程,还要优化训练达标流程。

(4)在深化中简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幸福指数。“三模块”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化绝不代表學习的复杂化,精细化也绝不代表难度的增加。从课堂到课程,从技术到思想,从管理到文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教育系统,所谓大道至简,只有深刻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才能真正做到运用“三模块”课堂教学模式简化课程,最终达到提升教师和学生幸福感的目标。

2.学生通过在多种展示中突显自己的主体地位。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其主要表现形式就课堂展示。通过展示,教师可以掌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情况,为接下来的当堂备课做好准备;同时,学生展示也是对自主学习中存在问题的质疑,是对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知识的探索,也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善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表达的条理性;善于鼓励学生质疑、发现新问题;能非常机智地引导学生发表意见,形成思维碰撞,这是最能体现“展示意义”的事情。每当形成这样一种局面时,教师要不惜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争论中激发兴趣,锻炼思维。在新授课上,教者要在“新观点、新发现”上做文章,而不是知识的难度,要重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资源,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死记。

三、在落实中训练学生“学会、会学”的能力

1.通过“讽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要落实,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通过质疑刺激学生认识到自己不足,或者意识到自己解决某一方面问题的知识和能力缺乏,从而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

2.每堂课的自学目标基本都是语文基础知识。学生通过查字典、翻资料等学习方法,自己就可以会学,并学会。教师需要在课堂之初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学生在预习中学会的程度,不是形式上看看学生有没有预习的形式。

3.课堂教学必须要按照导学案的设计流程展开。“三模块”下的导学案是学校全体语文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晶,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方案。只有将导学案中设计的每个环节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才能将导学案变为真正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或案例,才能改变以往语文课堂教学中随意性教学行为。

4.将学生展示作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进行落实,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前文中做了较详细的论说。

5.将课堂达标检测落到实处,针对所学知识精选作业题,真正起到巩固基础、熟练技能、规范表述、发展能力的目的。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次数越多越好,也不是完成几个随意的简单问题做做样子就行。

四、语文课堂“三模块”教学模式下形成的集体“磨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可以优化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语文课堂‘三模块教学模式”的具体研究和实践中发现,农村中学学校师资紧缺,没有平行级其他语文教师一起参加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所以导学案的编写只能是教师先分散个人撰写,完成后大家再到一起进行二次“磨课”(上课教师将自己撰写的导学案先进行说课,阐明自己对导学案的设计理念,然后其他语文教师提出修改意见,最终确定为上课使用的导学方案。个别教学案例在上课后全体教师进行评课,对课例进行多次打磨)。这样一来,“磨课”弥补了分散备课的不足,使集体教研的优势得以发挥,又使导学方案的质量得以提高,对教师的教学更具有指导性。

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发现“语文课堂‘三模块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对策,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契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有目标地学习,从而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运用形成创新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教学模式下科学合理的教学对策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教学模式》(第七版)(美)乔伊斯著 荆建华 宋富刚 花清亮译,(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

[2]《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3]《高效课堂100问》[N].中国教师报,2012年10月10日,第102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语文课堂“三模块”教学模式初探》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为GS[2016]GHB1155】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案模块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