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2017-11-01贺俊丽

保健文汇 2017年7期
关键词:个体化常规高血压

●贺俊丽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贺俊丽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2~2016.12.该院55例高血压患者,按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研究组,其中常规组27例,研究组28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传统护理,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并将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及常规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53.72±4.06)分、(40.83±6.37)分,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个体化延续护理;健康;高血压;生活质量

高血压为临床多发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以老年患者为主要患病人群,治疗不及时易导致偏瘫、失语,头痛、恶心、昏迷等不良症状[1];严重者甚至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降低生存质量。高血压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普遍健康意识较差,出院难以坚持规范治疗,直接影响疾病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对个体化延续护理运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进行探讨,现分析讨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2~2016.12.该院55例高血压患者,按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研究组,其中常规组27例,研究组28例。常规组男性患者14例,13例女性患者,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63.72±6.83) 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32±0.64)年;研究组男性患者15例,13例女性患者,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63.40±6.72)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7.49±0.43)年,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科室护士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传统护理方案,包括健康宣教、环境管理、护理评估、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为研究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出院前对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等多方面进行护理评估,根据病情及身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延续护理计划。护士耐心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包括疾病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提升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由于高血压病程及治疗周期较长,此类患者普遍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对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消除不良心理,使患者以良好心态积极进行治疗。护士指导患者保持健康饮食,根据患者病情及饮食习惯制定科学饮食计划,指导其多进食低胆固醇、高纤维素、低脂、高钙食物,避免高脂、高热量饮食,对饮食中钠盐含量进行严格限制。护士向患者说明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及健康饮食重要性,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维持血压稳定水平。由于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是否合理用药直接影响血压控制效果,护士应做好用药指导,向患者说明坚持规范用药的重要性,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停止用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说明用药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提升机体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生存质量(QOL)评分,采用生存质量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总分60分,以低于20分为生存质量极差,21~30为较差,31~40分为一般,41~50分为较好,51~60分为良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表示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参考表1。

表1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3 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多发心血管疾病,此类患者多伴有心脑血管功能障碍,治疗不及时导致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高血压具有病程迁延、难以根治、治疗周期长等临床特点,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高血压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生活习惯不良、缺乏运动、精神因素、饮食习惯等[3],此类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治疗,部分患者出院后依从性较差,直接影响血压稳定性及疾病预后。

老年患者机体逐渐退化,普遍伴有多种慢性疾病,且依从性较差,易导致病情加重,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加[4]。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模式属于全新护理学理念,护士根据患者个体特点及病情制定科学护理方案,指导患者进行高血压维持治疗,科学调动患者积极性,提升疾病管理能力,有利于维持出院后血压稳定性。此外,个体化延续护理可保障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性及连续性,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用药、基本常识、饮食及运动等多方面进行对症干预,从根本上提升患者健康意识及防范意识,将防治相结合,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提升生存质量,改善疾病预后[5]。本文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53.72±4.06)分,常规组生存质量评分为(40.83±6.37)分;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可维持患者血压稳定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医院)

[1]汪才侠.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5):125-127.

[2]李晓慧.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事件预防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14-16.

[3]贺静洁.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5):155-156.

[4]刘秀清.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194-195.

[5]张艳芳.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1):158-159.

猜你喜欢

个体化常规高血压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常规之外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