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2017-11-01李欣簇

保健文汇 2017年7期
关键词:入院心肌梗死家属

●李欣簇

个性化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李欣簇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用于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100名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分为两组,每组50人。一组院前急诊护理采用常规护理,为参照组;另一组采用个性化护理,为研究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可以看出:①在护理效果上面,研究组总体护理有效率是90%,参照组总体护理有效率是68%,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好于参照组;②在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上,研究组满意度是86%,参照组满意度是66%,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参照组要高。结论:在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护理当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个性化护理;心肌梗死;院前急诊护理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性、急性的缺血缺氧而造成的。此病的发病诱因很多,像劳累过度、暴饮暴食、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情绪过于激动等都有可能引发此病[1]。此病发病急且发病速度快,抢救不及时很容易造成患者猝死。针对这一特点,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非常有必要,这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保障后续治疗的成功率。本文为了探究在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当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选择了100名在我院接受过院前急诊护理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选择的是100名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将他们分为每组各50人的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其中,参照组分别有男女患者23和27人,年龄集中在40-69岁,平均(54.35±2.37)岁;研究组分别有男女患者26和24人,年龄集中在41-69岁,平均(53.43±2.1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的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研究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法,包括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测、心肺复苏、吸氧护理、镇静镇痛等[2]。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主要包括:①及时出诊:在接到求救的电话过后,对病情进行快速简要的了解,迅速配备好急救人员和设备进行出诊。在出诊途中联系患者家属,指导其进行必要的保护措施,保障患者安全。②急救护理:到达急诊现场后,稳定患者情绪,快速建立起静脉通道,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详细的记录,密切的注意患者并发症的情况,以便能更好的对症治疗。③心理护理:在急诊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与其保持一定的沟通,安抚其情绪,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使患者增强对急诊人员的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④转运护理:在对患者进行转运的途中,要告知患者不能乱动,保持平稳的状态,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告知一些转运途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让患者和家属进行配合。同时要提前告知医院方面做好急救的医生、药品、机械设备等的准备,以缩短入院治疗的衔接时间。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做好交接的工作,以便快速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并两组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患者急救成功并且入院后病情未复发为有效,患者急救过程中病情得到了稳定并且安全入院为显效,患者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无效,显效率加上有效率为总体护理有效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不满意,一般和满意,统计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所有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均由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在总体护理有效率上,研究组比参照组要高,见表1;②在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也高于参照组,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心肌梗死属于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其发病急、发病快的特点,死亡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在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院前急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3]。在院前急诊护理当中,如果能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治疗,就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次研究当中,对两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院前急诊护理方法,参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的是个性化护理。通过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进行院前急诊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救治的效率,并且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在个性化护理当中,出诊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反应迅速、准备齐全,出诊迅速,为患者的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出诊人员对病人病情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并且第一时间建立起静脉通道,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吸氧护理、镇静镇痛等,保障了患者病情的稳定,避免了病情的恶化。在转运过程中,出诊人员还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稳定了患者的情绪,避免患者因恐惧、焦虑等心理对护理产生排斥,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在患者入院前,出诊人员也与医院方面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和交接,保障了患者在入院后第一时间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综上所述,在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中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总体来说是一种应用价值很高的护理方法,值得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人民医院)

[1]张冰.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25):323-323.

[2]苏永喆,赵春云,王双双,吴超.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05):45-49.

[3]李春玉.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4):105-106.

猜你喜欢

入院心肌梗死家属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