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7-10-31李富业刘涛郑玉建肖辉吴军王颢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医学学院

李富业+刘涛+郑玉建+肖辉+吴军+王颢

随着医学模式、疾病谱的转变以及新医改和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工作的范畴已经明显扩大,工作方式也发生了许多改变。为了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现场工作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地方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向西开放、民族团结、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前哨阵地和能源资源基地。但受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公共卫生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公共卫生保障体系仍然相对薄弱,特殊环境、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新疆各族人民健康。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作为新疆唯一培养本科、硕士和博士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基地,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打破了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改革与创新,根据公共卫生教育指导方针“突出公共卫生现场工作能力”的要求,构建了新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为新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2008年,预防医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预防医学被评为第二批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2016年预防医学被评为十三五自治区重点专业。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进民汉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高

根据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结合我国和新疆经济社会、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对公共卫生、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人才的需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遵循“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学院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符合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九个一贯制”(少数民族学生)/“八个一贯制”(汉族学生)(即涵盖汉语教学(少数民族学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伦理;医学科学基础;沟通技能;临床与公共卫生技能;预防医学、群体保健和卫生系统;信息技术与管理;批判性思维;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教育九个方面)新型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较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公共卫生现场工作能力、具有未来发展潜质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

在培养方案修订时,根据民汉教育一体化的要求,坚持民汉学生教学“五统一”(即统一培养目标、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进程、统一考试标准)的原则,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现况,紧跟学校预科教育改革,提高预科出科标准(由MHK三级乙等调整为三级甲等)和民考民学生专业学位授予标准(由MHK三级甲等调整为四级乙等),除预科阶段教育之外,将汉语言教育延伸至专业阶段,通过在专业一、二年级开设高级汉语课程,及民汉同学结对子的方式,将语言教育贯穿教育全程,过好语言关,确保民汉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高。

二、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更新教学内容

采用课程分化、课程重组和课程拓展与新建的方法,重构以“必修课程群+选修课程群+隐性课程群”为基本框架的新型课程体系。在理论教学中突出“文理医渗透,前后期融合”的教育理念,扩充人文类课程资源,增设专业前导课程和交叉课程,增强基础知识、临床知识与预防医学知识的自然衔接,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结合目前师生及教学资源条件,在专业早期,即二、三年级学习阶段,指导学生参加临床案例PBL选修课程学习;在专业中后期,即四、五年级学习阶段,指导学生参加预防医学PBL整合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遵循“删旧减重,补缺增新”的原则,以国家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标准内容为基础,力求涵盖新疆多发病和特殊高发疾病防治的相关内容,对主干课程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与界定。科学合理地调整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压缩理论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时数,使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时数日趋科学合理。同时,全面开展各课程五纲(即理论大纲、实验大纲、见习大纲、实习大纲和考试大纲)的修订或补充工作,使教材选用、教案撰写、教学组织和实施考核均有纲可依。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课程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系列平台

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学院在原有基础上,对课程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基本建设内容进行了更新,通过全面梳理和资料整理,依托新疆医科大学校园网、网络课程中心平台和网络试题库平台,启动了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包含课程标准、实训计划、授课计划、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用录像资源以及教学案例、试题库。结合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工作要求,建立评估制度,推动专业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及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充分凸显精品课程的示范效果。截止目前,已完成《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8门预防医学专业主干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并通过网上布置作业、网上答疑、网上互动、网上测试等,引导师生充分应用网络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专业课程网络题库建设是学院近年来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之一,根据《新疆医科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医学专业题库建设工作的通知》(新医大教字[2011]41号)要求,学院按计划分阶段完成了预防医学专业8门主干课程的网络试题库建设任务,总题量12443道题,已100%投入期末考试与无纸化考试。学院于2015年5月,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期中考试中首次使用网络题库开展无纸化考试,一方面,节约了资源、减轻了教师工作量,提高了考试效率;另一方面,网络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的考试成绩和结果分析,增加了學生对自身学习效果的直观判断。endprint

教材建设坚持“优选国家级与省级获奖教材、优选国家重点教材和规划教材、优选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原则,严格教材选用审批程序,积极申报自治区教育厅和医科大学立项教材,鼓励教师编写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校内教材。目前,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教材选用主体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学计划所开课程60门中有41门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占68.33%;其中,专业基础课22门中有19门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占86.36%;专业课12门全部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占100%;专业指定选修课12门中有8门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占66.67%。在教材编写方面,5年内本专业教师共参加编写省级以上教材(含国家级规划教材)30人次。组织专家编写完成了《预防医学实践操作技能教程》教材建设项目,制定开设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课程的实施方案,部分实验项目已经在预防医学专业班级中开设。

四、深化教学方法研究,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学院鼓励教师围绕专业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提倡教学方法的多元化,鼓励教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自学辅导式”“以问题为中心式”“案例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制定了PBL教学研究计划,举办PBL教学方法系列讲座,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大学PBL教学工作。2016年12月,选派11名教师参加了由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举办的首届“全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PBL培训暨教学交流研讨会”,为积极推进学院PBL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奠定了师资基础。学院以《流行病学》课程为试点开展了PBL的教学方法研讨会,先后撰写了《一个农民在医院引爆了什么?》《某大学某疾病暴发调查》《十岁男孩的梦想》和《隐形的杀手》4个预防医学专业整合PBL教学案例,并已在本科生中进行了试运用和完善。组织和选派教师参加基于“翻转课堂”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数字时代的教学改革和MOOC的教学方法及教育技术培训,为学院网络课程建设向慕课要求转型积累经验。

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根据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公共卫生现场工作能力”的要求,将学校教育与行业实际相结合,学院邀请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以学院教授编写的《一起疑似禽流感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教学案例为基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采用PBL结合CBS教学模式,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理论学习和实践演练两个环节,在预防医学专业班级中进行了成功模拟演练,为教学方法研究和专业综合性实践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驗。

五、加强与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的合作,打造双师型队伍

学院先后与自治区、兵团、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签署了共建公共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卫生学院负责帮助实践基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践基地负责则接收预防医学本科、公共卫生硕士完成实践教学,使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发挥它们作为教学基地的作用。同时,在实践基地人员中聘任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填补公共卫生教学与实践间的鸿沟。

学院制定了《关于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青年教师实践锻炼的实施意见》,先后选派14名青年教师在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挂职锻炼,不仅使得教育和研究机构与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不能再是若即若离的状态,加强了公共卫生学院与各卫生事业机构之间的交流、协作,更重要的是使青年教师掌握第一手公共卫生政策、现场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从而提高师资素质,带动素质教育,弥合公共卫生教育与实践的差距。其次,公共卫生学院建立与教学基地的双师制,如和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签订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议,制定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办法,其中就主要包括了现场导师的遴选、聘任、培养与管理办法,增加了学院教师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线工作人员互相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六、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

学院积极倡导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近年来,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申请和研究工作,5年来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14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20项。2013年3月,学院正式启动公共卫生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面向我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招标(含农牧区订单式培养学生)。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最具特色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优秀奖、自治区和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分别获得第一名和全国银奖。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预防医学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社会对预防医学人才专业要求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当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公共卫生问题能够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如何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莉,郑艳燕,陈智平.欠发达地区医学院校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01):37-40.

[2]马贞玉,邹云锋,张志勇.欠发达地区医学院校公共卫生教育改革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6):5-6.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医学学院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