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西方阐释学理论及其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

2017-10-25郎涛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关联理论

【摘要】随着20世纪70年代翻译领域中“文化转向”的兴起,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过程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西方翻译观为视角,以阐释学的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了中医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另外,通过对国内外中医古典书籍的译本进行分析和比较,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举例分析,对翻译补偿理论在中医翻译的应用进行了归纳,以便为今后中医文化典籍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阐释学 译者主体性 补偿翻译 关联理论

一、引言

随着传统医学日益走向世界,中医文化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中医英语翻译问题便突出地表现出来。这不仅是因为中医文化不同于西医,而且如何应用各种翻译理论知识和方法,达到中医文化翻译的准确性,让西方人正确了解和洞悉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当今中医翻译界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诸多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中,西方的现代翻译理论以其独到的见解、多变的翻译技巧为中医翻译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医典籍的外文翻译历来被许多学者研究,基于中医典籍蕴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承载着文化、语言的传承和传播,译者在翻译中医典籍时势必要考虑到译文的通俗易懂。然而,在此类翻译中医典籍中的美学因素不容忽视,译成的中医典籍在阅读时要能展现美的元素。中医医学文化的精华不仅在于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特点,更重要的在于有着独特的理论,如何准确地达到中医文化的翻译效果,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研究工作。中医的翻译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也引起很多争议的问题,由于中医文化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殊性,无疑体现了中医翻译的难度。基于这样的问题,对于中医古典书籍的英译研究亦越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不同的西方翻译理论的特点和方法进行归纳和对比,从中寻找中医文化翻译所应遵循的方法与规律,这不仅体现了中医翻译研究日益走向国际化交流轨道的趋势,而且这种理念对于中西医文化交流也是不无裨益的。

二、阐释学理论介绍

阐释学不仅是一门边缘学科还是一门新的研究方法,同时还是一种哲学思潮。阐释学产生于德国,是对文本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在阐释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中,乔治-斯坦纳(GORGE Steiner,1929-)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学者,其翻译的巨著《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在西方翻译领域影响深远,“他代表了翻译理论和当代西方语言中独特风格的阐释理论学派”。斯坦纳认为源语需要经过解释才能成为译语,只有通过解释和翻译才能达成交流和交际,并且他认为语言是在一直在不断变化的。这也是他所提到的“理解即翻译”的观点。斯坦纳通过阐释学提出了翻译四步骤包括:即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下面就通过阐释学理论的四步骤结合中医理论进行具体的阐述。

1.信任。阐释学理论中的“信任”指出,因为译者相信文本是有意义价值的,才会选择去翻译,这种“信任”赋予了译者的翻译行为意义。当译者进行中医翻译时,说明译者肯定自己的工作价值。众所周知,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医不仅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世界观,而且其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是极有指导意义的。比如在当今社会稀有物种濒临灭绝,大自然遭到严重破坏,新闻上报道雾霾酸雨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也给人类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而中医提倡“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认为人只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这种思想不仅对社会发展有益,对身体诊断治疗也极具指导意义。中医将人体看成一个整体,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孤立疗法,同时中医提还出“治未病”的概念,鼓励人们注意预防治疗,平时注意身体的保健。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思想极具价值,为当今社会医学的发展提供重要思路。

2.侵入。阐释学在理论指出,“侵入也就是理解”。不同的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每个译者的自身经历和阅历也不相同,加上译者的知识结构、思维框架体系更是相差很远,因此对于同一篇中医原文,每个译者的译本可能会产生很大差异。中医翻译涉及到精深的中医知识,要求译者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人的哲学思想,了解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同时还需要熟练掌握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因此,中医不可谓不难,译者是否能充分主体性,都建立在这些中医基础知识是否搭建成功的基础上。另外,中医中的很多方剂命名都是有缘由的,若译者不懂其中的文化,就难以翻出高质量的译文。如“青龙汤”,“白虎汤”都是根据古代传统的“四象学说”得来的,“二至丸”是根据其中两味药的采摘时间命名的,倘若译者自己都不理解命名由来和药物功效,读者更会迷惑不解。

3.吸收。翻译阐释论的第三个步骤是吸收,因为每个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时代背景、人受教育程度以及译者的文化身份等,所以包括“吸收”在内的阐释学理论下的翻译四步骤都需要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中医翻译中,“吸收”指的是译者在经过侵入阶段后,决定采用何种翻译策略,使用何种翻译方法将中医原文表达出来。在中医的一些术语翻译中究竟是采取归化翻译还是用异化翻译,是用直译、意译还是音译,不同专业经验的翻译者都有着自己的选择和见解。比如以“青龙汤”,“白虎汤”,“二至丸”为例,是采取音译,直译还是意译在中医翻译中一直存在很多争议。

4.补偿。翻译阐释论的第四个步骤就是补偿,“信任”让译者对原文本“倾斜”,“侵入”的过程对原文本造成损害,而“吸收”再次让译文和原文系统发生倾斜,阐释行为一直不能达成平衡,因此对其加以“补偿”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補偿”和“吸收”一样,不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甚至是内容上的补偿也未尝不可。阐释学逐渐发展成为当代人文主义哲学,而斯坦纳所发展的阐释翻译学也从一个新视角为具体的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当代的阐释学翻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中医翻译的具体过程将通过这四个步骤得到完美的诠释。因此,在中医的翻译过程中将阐释学的基本步骤与现实翻译过程相结合,使得中医翻译的各个环节和步骤都有相关的理论进行指导和支撑,这将有利于促进中医翻译质量和水平的提高。endprint

三、翻译补偿理论与中医翻译应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外的不同翻译专家对翻译补偿理论的范畴和概念没有统一的认识,提出的补偿策略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对补偿概念的界定也不一致。在西方,学者哈维、纽马克、哈蒂姆和梅森等学者都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翻译补偿理论进行了阐述。而国内学者对翻译补偿理论的研究稍微落后于西方,他们主要致力于研究具体的补偿策略以及翻译补偿因为文化差异造成损失,共提出了增词法、引申法、拆译法、溶合法、替代法、转移法、视点转换、具体化、概略化等十多种补偿手段。2006年夏廷德《翻译补偿研究》一书的出版,给国内翻译补偿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对翻译补偿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逻辑演绎,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补偿思想的阐述,分析了翻译补偿滞后翻译实践的具体原因,从语言功能的普遍性和代偿性方面阐述了翻译补偿的机制,并且从时间和空间的纬度对前人的翻译补偿的优缺点进行了融合整理。

通常,翻译补偿理论通常可以从时间、空间和手段的三个维度细分成整合补偿、分立补偿、同类补偿等八大类。因此,在中医文献的翻译中,可以通过添加逻辑连接词弥补从意合汉语向形合英语转换过程中的连贯损失,以下做简单的举例介绍。在国内翻译学家夏廷德于2006 年出版的《翻译补偿研究》专著中,他利用翻译补偿法,对《寿世保元》中的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进行了翻译,其译文为:“Smooth flow of qi ensures normal circulation of blood, while stagnation of qi leads to stasis of blood”,达到了行文方面很好的连贯效果。

四、译者主体性理论与中医翻译应用

本世纪70年代,以“文化转向”和“语用学转向”为代表的西方近代翻译理论开辟了翻译学的新视角,后现代翻译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以前对译者地位的狭隘认识,并且翻译界开始倡导以译者为中心的观念。在阐释翻译四步骤中,不管是“信赖”、“侵入”,还是“吸收”、“补偿”都需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随着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化转向”的兴起,人们从传统的理论束缚中逃脱出来,开始关注对文本意义的阐述以及读者的反应,之后阐释论便开始逐渐兴起,译者的地位随之提高,译者的主体性也受到了空前关注。另外,随着翻译伦理在翻译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西方学者对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的伦理道德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正因为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及文本选译等方面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发挥都要受到伦理道德因素的制约,所以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译文时,不仅要兼顾到读者和原文作者的利益,还要排除本国文化与异域文化的语言障碍干扰。

根据译者主体性理论,中医的翻译活动不是封闭的、自足的非社会活动,必然是社会性的、群体的、多向决定性的复杂系统活动。在翻译中,原文是静态的和个体的,而读者则是能动的、可变的和主观性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根据自己的文化智能水平和审美能力来不断提高译文的水准、对象性和价值观水平,从而在语际转换过程中充分发挥语言功能,达到密切关注读者因素的效果,这正是译者主体性发挥的核心体现。例如,国内著名的中医翻译家李照国先生在对《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中的“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一句中的“女子不月”进行翻译时,他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中医研究实践,认为此句中“女子不月”的主体是女子,采用无人称形式,将no menstruation in women 作为宾语出现,充分体现出了原文句式的表达重点,体现出“女子”的主体地位;而Veith则的译本则保留女子做主语的句式,“woman will not menstruate”,以完整的动宾结构进行描述,表达了“不月”的表达重点,两者在译文表意上分别有各自独到的见解。可见,在这种中医模糊句式的翻译上,不同的译者会根据自己不同的专业经验选择方向的翻译,这充分体现了译者主体性在中医翻译上的发挥。

五、结语

西方翻译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贯穿于中医文化翻译的始终,这对中医古典书籍的翻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国内外不同译者对中医古典书籍的译本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阐释学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以及翻译补偿的理论特点和翻译方法进行归纳和对比,试图从中寻找中医文化翻译所应遵循的方法与规律。随着今后对西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阐释学理论的研究在中医古典书籍的翻译过程中将发挥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刘畅.阐释学理论视野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J].上海翻译, 2016,(4):15-20.

[3]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宁敏.基于阐释翻译理论的翻译实践方法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2):59-62.

[5]袁莉莉.《呐喊》英译翻译补偿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69-73.

[6]李玉英,贾磊.国内翻译补偿研究综述[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1,28(6):57-59.

[7]朱娉娉.从翻译补偿视角看许译《西厢记》中叠词的英译[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2(2):5-8.

[8]刘静凯.翻译补偿在中医英译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2015, (7):24-25.

[9]李庆明,刘婷婷.译者主体性与翻译过程的伦理思考-以文学翻译为例[J].外语教学,2011,32(4):101-105.

[10]刘国兵.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5,32(3):97-100.

[11]李梦茹,李怡然,陈姗姗,等.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黄帝内经·素问》两译本[J].海外英语,2017,(7):118-119.

作者简介:郎涛(1988-),女,安徽安庆人,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翻译硕士英语笔译专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关联理论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