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骚》教学反思

2017-10-24王雪梅

关键词:离骚屈原荷花

王雪梅

【摘要】 屈原是值得我们仰望的一座高山,我们应该在教学上让屈原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为此,笔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学生思维特点组织教学《离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离骚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9-174-01

0

一、靓汤需要慢火煨,经典还需时间品

《离骚》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语言变化大,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慢慢地品读。为此我安排了两课时以学生活动为主。第一课时主要是读,一读生字,二读课下注解,三读诗歌节奏,四读诗歌感情,五读自己的感受。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诗歌消除了陌生感,他们慢慢进入到了作者的抒情氛围中去 。第二课时主要是说,为保证诗歌思绪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先要求按顺序用本地方言解读诗歌,传达诗歌的情味,然后再鉴赏诗歌,说说喜欢诗歌的那些句子,通过说课文这一环节,学生对课文变得更加熟悉。第三课时主要是导,由于前两课时学生充分活动,老师就掌握了学生的认知情况与水平,明确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

二、流水灵动清又纯,智慧火花随相生

由于是开放性的课堂, 所以他们能随心所欲的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不管学生理解深浅还是错误,只要是学生自己说的,就显得无比灵动清纯,就有思维的价值。理解深、说得好的,大家都受教益,而理解得浅、说得不够好的,也能从反面促使老师思考。如一个学生将“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解说成?“采来荷叶做上衣啊,采来荷花做裤子”,而课下注解则是这样注解这两句的:“采来荷叶做上衣啊,采来荷花做下装”,这个学生将“下装”理解成“裤子”,看似不经心,却触动了我想象的神经,荷花做成下装是什么样子呢?是像学生想的那样做成裤子吗?……由此想象开来,我突然觉得自己有想把这个形象勾画出来的冲动,我想到了观音!我想到了嫦娥!我还想到了飞天!……对!荷花不可以做裤子,这个美丽的女子应该像观音一样踏着荷花从天上款款而来……她又带着如嫦娥、飞天一样的长长的飘带从地上缓缓飘升……就这样,一个美丽而又超尘脱俗的神仙形象从我的心中氤氲而生。

三、扇动想象的翅膀,我们一起飞翔

诗歌是想象的艺术,没有想象,便没有诗歌。《离骚》作为浪漫主义诗歌,更是在想象上离奇大胆,如何引导学生想象屈原在诗中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是一个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关键问题。围绕这一点,我做了如下工作:第一,读文本,帮助学生找到想象的起点和依据。第二,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趣味。第三,借助多媒体音像技术,展现老师心目中想象的形象,她们是观音、嫦娥、飞天。然后共同讨论,形成共识,荷花不能做成裤子,她必须是一个美丽高洁超凡脱俗的神仙女子。这样学生心目中一个美丽高洁、超凡脱俗的神仙形象就清晰的树立起来了。

四、曲径通幽迷惑处,巧做智慧引路人

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建立了对课文的粗浅认识。但是,学生心中还有许多疑问,普遍的疑问是:屈原是一个男人,为什么非要借助一个女子来表达自己的悲伤和意志呢?而且还喜欢用一些香花香草来打扮自己,他是不是有些变态啊?因为我们的学生生活在现代,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不懂得屈原用一个高洁超尘的神仙女子来象征自己的美好高洁的匠心,他们只能用自己现有的认知来解读作品,这样就出现了男人喜欢女人的装扮八成是变态的“合理”解释。这个疑问就好像堵在学生洞开智慧大门前的一块大石头,让我不能漠视。正是因为这样,我设计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就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究讨论,探究的层层深入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了自己原来认识的肤浅,懂得了屈原并不是喜欢女人的装扮,他只是设想这样一个美丽超尘的女子来象征自己美好高洁的品质罢了。这样层层探究,大家明白了象征手法,明白了屈原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女子的巧妙匠心,而对屈原的认识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我有坦克飞机,作战毫不心虚

语文教学文学性、艺术性很强,教师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能让学生受到全方位的艺术熏陶和文学滋养。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恣意地融汇自己的知识个性,学生和老师建立了一种愉快互動的教学情境,真正感受到了一种用坦克飞机作战的痛快。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感受:

第一,多媒体技术能迅速创设课堂情境,沟通老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关系。课堂首先采用现代流行歌曲《丁香花》来导入课文,《丁香花》的忧伤情调、丁香花的美丽高洁与《离骚》高度吻合,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教学情境。

第二,多媒体技术能覆盖更多的知识,大大提高课堂效益。例如导入课文播放歌曲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的同时,又播放自然界代表高洁的花草丁香、白芷、佩兰、荷花图片,既让学生感受这些花草的高洁之美,又建立起学生头脑中确定的意象;而另外一组关于屈原的图片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屈原崇高而深远的影响,又能自然建立起花草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而且这些图片还能大大丰富学生的自然和人文知识,让他们无形中增长不少见识。又如在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形象的想象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观音、飞天、嫦娥等古代美人的形象展示出来,定位了学生的想象,加深了学生对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对象征手法的理解扫平了障碍;而课的结尾采用多媒体技术用电视剧《屈原》幕后主题曲结束将对屈原的理解和思索放在广袤的时空中去进行,更是收到了意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总而言之,还经典以时间,让学生品读和发挥,关注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思维疑惑,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老师个性知识的优势,上课因势利导,层层推进,一定会加深学生对经典文化的认识,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传承经典上,也就无愧于心了。

猜你喜欢

离骚屈原荷花
屈原之死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荷花
屈原送米
神性的转向
夏天的荷花
屈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