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VB教学中程序范例选择与设计的策略

2017-10-23葛新

关键词:初中策略

葛新

摘要: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部分的教学内容,一直以来就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总认为程序设计复杂难懂,所以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笔者认为,如果教师在选择和设计程序范例时,能熟练运用趣味性、实用性、拓展性、前瞻性等策略,将对教学现状有很大改观。

关键词:初中;VB;程序范例;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7-091-1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记得学生在下课时总喜欢问我:“老师,VB能制作游戏程序吗?”“老师,你会编写病毒程序吗?”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说明学生对程序是好奇的,是感兴趣的。那么我们教师为什么不能抓住这些兴趣点,用一些带有游戏性质,甚至是一些带有恶作剧性质的范例来吸引学生呢?此时可以先把学生引进来,然后再渐渐地让他们认识到程序不仅可以游戏,可以恶作剧,更可以做很多有用和有意义的事情。

一、把趣味性作为选择和设计范例的第一原则

例如,在讲VB第1课时,我就给学生演示了一个简单的“QQ盗号程序”。实际上就是用VB强大的可视化界面编辑器仿造了一个QQ的图形化界面,并利用TextBox控件和文件读写命令将输入的账号和密码信息记录到一个文本文件中,让这个程序看上去好像真的可以盗号一样。结果在学生中却取得了轰动效应,不少学生对VB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甚至开始崇拜我。

当然教师在提高范例的趣味性时,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要让某个程序看起来更有趣,必然要为程序增加一些功能,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程序制作难度的增加。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讲解,但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把难度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学生是乐于接受的,而且学生或许还能从这个有点难度的例子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例如,在目前的教材中有一个“猜数游戏”的例子,但功能只是判断输入的数字有没有猜中随机产生的数字,是大了还是小了。并不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于是我就对其进行了改造,加入了“难度设置”和“猜数机会进度条”(如果猜不中进度条就会不断减少)。这样就使程序更像一个游戏了,实践证明,程序的难度虽然增加了一些,学生却更感兴趣了。

二、关注程序的实用性

在讲“循环语句”时,不少教师喜欢使用“折纸问题”的例子。

【折纸问题】 假如一张纸的厚度为0.6mm,且面积足够大的纸,将它不断地对折,问对折多少次后的厚度可达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米)。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问题本身是封闭的,编写出来的程序没有输入且只有一种输出,这样的程序只能解決一个特定的问题。然而我们编写程序的目的更多的是想解决一类问题,是想找到这一类问题的共同的解决办法。因此程序应该是有输入的,而且要根据输入给出与其相应的处理和输出。然而,同样是讲“循环语句”

如果使用“文件加密解密”的例子,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这个例子中,程序通过“循环语句”,依次读取文本框中的每个文字,并将其转换为ASCII码,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加1或减1)改变文字的编码,这时只要程序再将编码转换成文字输出到文件中,文本就变得看不懂了,就好像被加密了一样。但如果把这个程序再反向执行一遍,即从文件输入,反向计算,再从文本框输出,文字就又还原了,就好像被解密了一样。这个例子不仅有输入而且有输出,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想象,当学生用自己编写的程序对各种文本进行加密解密时,是何等的快乐和自豪啊!通过这个范例,学生不仅学习了循环语句的用法,还了解了文件加密解密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

三、为范例预留拓展的空间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有连续性,让课堂始终抓住学生,吸引学生,程序范例就要为学生预留思考的空间。因此范例不仅要有趣、实用,还要可以拓展,也就是说范例应该是不完美的,是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和进一步改进的。这些改进可以体现在程序的功能上,或是易用性上,或是算法上。这种改进一旦成功,学生将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也会有很大帮助。

例如在讲赋值语句时,有一个简单计算器的例子,在第一次讲解时,完全可以只讲解加法计算器的实现方法,然后请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减法,乘法,除法等计算功能,如何解决除法中除数为0的问题等等。这样一来就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在模仿,更是在创造,在超越。

四、用带有前瞻性的眼光审视程序范例

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在你面对的众多学生中,也许某一位就是未来的“比尔盖茨”,未来的“乔布斯”。那么你的程序课,可能就是他的启蒙课。你讲的每一个程序范例,都可能影响到他未来的编程习惯,甚至是编程思想。因此,教师在审视自己选择和设计的程序范例时,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应该审视一下范例能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能不能帮助学生用计算机特有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例如目前大多数中学在讲VB时,所使用的都是6.0版本,然而这个版本的程序代码在编写时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程序中的变量在使用时无需声明,系统会根据程序自动为变量设定类型,表面上是方便了用户,但对初学程序设计的学生而言,这种方便将会导致学生没有数据类型的概念,如果程序稍微复杂一点就很容易出错。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养成很不好的编程习惯。因此教师此时的眼光就应该放远一点,就应该在每一个范例中注意为变量书写声明,不要因为VB有这样的便利就忽略了学生的未来。

总之,要想让学生好学乐学,就要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价值,让学生有思考和创造的空间,面向学生的未来和明天。

猜你喜欢

初中策略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