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在孔子思想观念中的运用

2017-10-21齐春晓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思想观念子贡子路

齐春晓

【摘要】:建构主义是西方方法论的流派之一,是在学术理论大论战之后兴起的一个强劲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以构建为核心特征,探究人类行为是在怎样的观念文化背景里如何构建起来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儒家的宗师孔夫子主张的仁礼思想,他以及他的影响力在社会和人民当中产生的一些行为结果可以看作是应用建构主义的方法而达成自己政治主张和抱负。因此,在本篇文章中,以孔子和其弟子之间的师生教导和发生在孔子身边的故事为例,来阐明建構主义的方法论应用也曾在孔子施教的时代出现。

一、孔子思想观念的文化背景

孔子生活春秋后期,在社会动荡的年代,社会关系处于新旧交替之中。在周武王灭殷商,西周建立之初,天下仍未获得安宁,后来,周公旦摄政,平定了局势,建立了周王朝。但是经营三百多年的西周是一个奴隶制社会,直到后期奴隶制才渐渐衰亡。到周幽王被杀,周平王东迁的时候便开始了东周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转型期。而孔子就生活在东周第一个阶段的春秋时代后期,经历了动荡的社会变革。周代的礼仪制度随着历史的演进几乎全被废止,孔子对这种现象非常的不满和痛惜,因此他的思想主张里一直有复辟旧的礼仪制度。比如,他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意思是说“周代的礼仪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依据的,它多么丰富多彩呀,所以我主张遵从周代的典章制度。”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社会在改革,制度在更替,孔子从小的生活和学习都是深深的受着周礼的熏陶和感染,因此,他作为一个文化的载体,承袭了前周朝的礼仪文化,典章制度,道德风尚,而在他知晓天下之事时,又面临诸侯割据,分封制的奔溃。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逐渐孕育了孔子的思想观念,并且在后世逐渐形成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体系。

二、建构主义的简介

建构主义有各式各样的方向,但是与建构主义有渊源的概念是起源于19世纪末期涂尔干的著作。涂尔干特定的社会创造性地发明了社会建构而成的不同身份认同和信仰,把文化的概念置于社会学的中心。马克斯韦伯认为思想观念和文化根深蒂固地限定了人们把什么视作为他们的“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这些观点的进步发展,一些学者主张说他们的政治文化解释了他们的价值与行为。建构主义产生的背景是在西方主流学派的大论战之后,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大论战后,又引发了新现实主义与新制度主义之争,但是这些学派之争都是主流的范式之争,它们的理论基地都是理性主义。到了第三次辩论的时候,是主流学派与非主流学派的对战,温特寻找一条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便兴起了建构主义。那么,什么是建构主义?温特认为,国际关系中的规则与身份认同是社会建构而成的。总而言之,建构主义的核心特征就在于构建性,将观念建构因素引入国际政治理论,强调人类关系主要是由由共同观念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尤其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是由这些共同观念建构而成的。我们为什么会有某种目的性的行为,是因为脑海中已经被建构了的观念在驱使这样做。 同时,当今世界也可以看作是被我们一步一步有目的建构出来的,并被我们赋予新现代意义的世界,如果没有人类的存在,自然界是不确定的,没有意义的,或者说是有无限可能的定义。因此,是因为我们建构出的这些观念,这些观念反过来又构建了某种行为,而此后,这个过程可以看做是在不断上升的循环和演进。

三、运用建构主义的体现

前面我们介绍过孔子生活的背景,是在一个社会转型的动荡年代,他本身所具有的思想观念文化是当时社会时局的一种体现。在他的身上,有着对周礼复辟的愿望,却面对的是春秋时期天下无道,各诸侯割据分地,为了领土和权力的纷争陷于混乱。因此,孔子的思想观念可以看做是承前继后,他在政治、文化、教育和人生上的一些思想观念教化了万千弟子,随着他思想观念传承和渗透,形成了儒家学派,这对后世治国理政、社会管理以及人生指导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将探索人的行为或者是一个群体的行为方式是由被建构起来的这些思想观念所导致的。

1.克己复礼

孔子对周礼是非常支持和赞赏的,据杨伯峻统计,《论语》言“仁”109次,言“礼”75次。孔子的出生地是鲁国,西周的文物典籍在战乱以后保存在了鲁国,因此也就有了“周礼尽在鲁”之说。而孔子生于周礼之邦,自然就成就了他的博学。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他与自己的学生说礼,以及他的一些行为也反映了他是克己复礼的典范代表。那么孔子这样的行为方式,或者说他为什么要教导学生知礼,向列国宣传他克己复礼的思想主张?那么从这一行为的开始便有了建构主义的存在,西周的遗留下的周礼文献,从孔子出生的那一刻便起到了建构的作用,作为一种被构建起来的观念文化,它仍有自身的魅力和力量,这便是它导致孔子行为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前周朝礼的文化对孔子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后来孔子的教学的过程中,将他曾接受的这种观念文化又传承给了他的学生们,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教学的行为?首先,他作为一名教书先生,他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另外,他是周朝礼仪制度的忠实拥护者,所以在他思想里的观念与意识驱使他有了这样的行为。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具体事例中发现。

孔子周游列国,和弟子们一行来到陈国,断了口粮,跟随的学子们都饿病了,爬不起来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回答说:“君子虽穷却还能坚持住,小人一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孔子在那样饥饿窘迫的时候,依旧坚守住自我,克己复礼,不因环境的逼迫改变自己的理念主张,并且还在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样的一种坚守的行为,不就是前朝文化对孔子行为的一种建构吗?并且这种文化观念在孔子的思想观念里有着很深的印记,致使他尽管遇到在艰难的时刻,依然克制自己,不做违背“礼”的事情。

另一则故事是在鲁国,家臣季氏专政,到了阳货把持了季氏家族的权力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阳货想要孔子来拜见他,孔子不见,阳货便派人往孔子家送去一只煮熟的乳猪。孔子探听阳货不在家时去登门答谢。不料两人在途中相遇了。阳货很不客气的对孔子说:“你过来!我有话对你说。” 阳货接着说:“自己有一身本领却任国家这般混乱,这样算是仁义吗” 不等孔子回话,又接着说:“不可以,有人喜欢做官,却屡次错过机会,这种人算作聪明吗?”接着又说:“这算不得的,可惜时光一去不复返啊!”孔子这才说:“好,我准备去做官”

这又是孔子克己复礼的一个表现,因为礼在孔子观念中影响很深,这种观念导致他的行为就是他必须亲自上门答谢而不是遣人代之,这才是合乎礼的行为。并且,也是因为礼,孔子表现出顺从阳货的意思,因为当时阳货有着政治实权和地位,并且和孔子的社会地位悬殊,因此,孔子即使不愿追随阳货,卻也不得不去顺从他。观念在克制孔子的行为,令他去遵从阳货。不仅在这两则故事里,孔子还对自己的儿子伯鱼教导说:“不学礼,无以立”。对学生解答关于礼的问题,教化学生礼仪并且对礼的推崇的一系列的行为都在证明他被上一代的文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化建构了。

2.中庸的思想观念

中庸有很多着很多不同的方向,中庸之道是孔子认为最高的道德,它意味凡事要有度,过度为之就会产生不好的后果,同时,中庸的理念也意味着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这也都是孔子思想观念中的核心。孔子有了中庸这个思想观念,又在这个观念之下,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建构起一系列的行为,从而改变自己以及学生乃至社会的行为。同样,我们可以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吕氏春秋》记载了孔子和他两个弟子子路和子贡的一段故事。子路救了一位溺水者,被救者送给子路一头牛以示感谢。子路收了。孔子对“子路拯溺得牛”事件如是评论:鲁国人从此将喜欢救人于危难之中。无独有偶,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贡因为替一位奴隶赎身,得到政府奖励,他却拒绝了,认为做好事求回报不道德。孔子却这样评说:鲁国将不再有人愿做这种替人赎身的好事了。“子路受人以劝德,子贡谦让而止善”。

孔子对子贡的批评蕴含着深刻的中庸思想,体现在人的道德行为上。能够让道德价值在社会上发挥出它的效力就必须是有实际意义的,子路获得别人的感激得到了一头牛,这便是一种道德价值发扬的良性循环,而子贡拒绝了,那么道德价值的效用就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因为即使救了人,也会因为子贡这样的道德规范而受到束缚,不应该接受别人的感激和馈赠,人们权衡利弊之后,会放弃救人的意念。这两种行为对比起来,子路的行为会更加的有利于社会的秩序的巩固运行和国家法律的实施。所以在个人的道德行为上,要讲究中庸之道,让道德的价值发挥在社会里,因此,个人的行为要有限度。虽然子贡的这种慷慨相助不需回报的行为是令人可敬的,但是如果不对这种慷慨的作风做一个限度的话,就会引发恶性的后果。因此,就像孔子那样,更要考虑到自己的这种行为会对一个群体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影响才是关键的。一个人的行为作风只有在一个恰当的范围内,道德价值才会发挥出来,人民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社会才会更和谐。这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体现,他的这种观念,通过说教,修正了对子贡对待这件事的观点,同时孔子这种对事物深刻分析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观念,使他师门璀璨。他的批评言教也是在鼓励学生们像子路这样做,带起模范作用,引领善行风气。那么,孔子学生的行为就由孔子的思想观念在驱使,他学生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追随他拥有的观念的脚步,所以,孔子学生的行为被建构起来,有目的地朝着孔子希望看到的方向努力。

四、总结

时至今日,我们发现建构主义不仅运用在孔子思想观念里,而且身边的各种行为似乎都可以用建构主义去解释,大到国际关系小到人际关系,我们总能找到导致某种行为的那个观念所在,并且这个观念是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不断被构建而成的。

参考文献:

[1]《政解论语》何琦/著 气象出版社

[2]《孔子与论语》黄侯兴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

[3]《孔子家语》王国轩 王秀梅译注 中华书局

[4]《孔子研究 骆承烈著 齐鲁书社

[5]《中国儒学通论》许凌云/许强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

[6]《孔子研究》 孔凡岭 中华书局

[7]《政治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英】大卫-马什格里-斯托克编 景跃进 张小劲 欧阳景根 译

[8]《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美】亚历山大-温特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思想观念子贡子路
孔子“教训”子路
子贡如何花钱
不知不识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中国现代独幕剧的30年(1919年-1949年)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