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民俗词语研究

2017-10-21石晶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回族

石晶

【摘要】: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穆斯林的葬礼》中“穆斯林”三个字就确切的反映出了这是一本与伊斯兰教文化有关的书。书中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回族家庭的故事。研究者通读《穆斯林的葬禮》并摘录出回族婚嫁,丧葬等方面的词语并且结合宁夏同心县[1]的回族民俗进行详细的阐述。其次,探究回族民俗词语所体现的伊斯兰文化及其回族心理。

【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回族;民俗词语;伊斯兰文化

前言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作家霍达[2]撰写的一本奇书。作家运用一些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语言表现回族人民的传统文化,烙上了伊斯兰文化的印记。冰心说:“看了《穆斯林的葬礼》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书里每一个细节,我都很‘陌生。我觉得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奇异花卉,挺然独立。” [3]刘白羽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道:“读这本书,有如读《巴黎圣母院》,奇谲诡辩,奥妙无穷。”这本书能得到这么高的赞誉,不仅仅是因为作家深厚的文字功底,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感情,还在于作家全方位的展现了回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婚礼、葬礼、节日、饮食、信仰等带有伊斯兰文化色彩的回族民俗。本文采取先通读《穆斯林的葬礼》,然后摘录其中的民俗词语,最后对民俗词语归纳分析并选择其中具有典型性的两类词语作介绍。

一、《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民俗词语释例

(一)婚俗词语

按照回回的习俗,男婚女嫁,不是自由恋爱、私订终身就可以了事儿的,任何一方有意,先要请“古瓦西(媒人)去保亲,往返几个回合,双方都觉得满意,给媒人酬谢,才能准备订婚。(第七章玉王第169页)

保亲:是回族婚俗用语。也可以说请媒人管媒,为男女双方牵针引线。媒人是回族婚礼中必须要有的角色。回族对媒人非常敬重,有“管七个媒可以进天堂”之说。

在同心县依然遵从这个“民俗”。无论是自由恋爱的青年,还是再婚的男女都需要聘请媒人。伊斯兰教教规规定:媒人必须是两个男人或一男两女,此婚礼方才有效。因此在一桩婚事上,至少会有两个媒人在场证婚。一般情况下,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里说媒,俗话说“一家有女百家奔。”,因此所请的媒人也是很有讲究的,“十个会说的不顶一个能说的。”这就要求媒人一定要能说。

初次“放小订”,在清真寺或者清真饭馆或者“古瓦西”家里举行,男方的父、兄预先订下一桌饭菜,备了用串珠编织成的聘礼,前去行聘。(第七章玉王第169页)

放小订:在回族婚俗中,也可以叫“说色俩目”、“定茶”、“道喜”等。一般会选定吉日,男方去女方家里说色俩目。男方家会准备绿茶、花茶、陕青茶、龙井、毛尖等各种高中档茶叶,还要准备一些红糖、白糖、桂圆肉、核桃仁、葡萄干、红枣、花生米、芝麻等,然后分别包成一斤重的小包,每个小包上都会扎上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花以表示喜庆。另外,男方的父母及其亲戚会给女方送红包,未婚夫会给未婚妻戴订婚戒指。女方家里会提前宰鸡,宰羊,以糖茶和宴席盛情招待男方。最后双方当着亲戚朋友的面,互道“色俩目”,表示这门亲事已经定下和许诺,今后不再变更和许配他人,双方家人在此结为亲家。女方送男方时,还要给男方一定的回赠礼,表示意志坚定,绝不反悔。

八仙桌上,摆好笔砚,由双方请来的两位阿訇写“意札布”。(第七章玉王第170页)

意札布:阿拉伯语词的音译,意为“确认”、“誓言”。回族穆斯林引申为“结婚经文书”。回族穆斯林男女在举行婚礼前,由阿訇根据伊斯兰教教规主持仪式,在征得男女双方自愿结合的口实后,用阿拉伯文书写意札布。表明从教门上得到确认之意。这一项在回族婚礼仪式中是最为重要的。

在同心,这个仪式也叫做念“尼卡哈”。请阿訇给新郎新娘念“尼卡哈”,阿訇宣读《古兰经》的有关章节,再用汉语翻译,新郎跪在铺有毯子的地面上,聆听阿訇的教诲。讲完之后,阿訇面对证婚人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如表示愿意则马上答应“盖毕尔图”,女方媒人替新娘回答“达旦”。阿訇就宣布,新郎新娘正式结为夫妻,并告知新郎新娘互敬互爱,白头到老。

证婚仪式结束后,撒喜果仪式开始,新娘端着早已准备好的装有喜糖、枣子、核桃、花生向围观的人撒去,以表示向众人施舍喜庆。在这种仪式上,还会有人唱:“撒核桃撒枣子,哥哥娶个好嫂子。”或“双双核桃双双枣,生男聪明生女巧。”、“枣儿满炕红,生子是英雄。核桃滚满炕,养女是姣娘”、一把花生一把枣,闺女小子满屋跑”、“马驮金、驴驮银,骆驼驮来聚宝盆”等。

(二)丧葬民俗词语

白幔里,韩子奇跪在师傅的身旁,手持汤瓶,由清真寺专管洗“埋体”的人履行神圣的职责,为他洗浴。穆斯林认为,经过“务斯里”,亡人生前的一切“罪恶”都被清除了。(第五章玉缘第96页)

务斯里:阿拉伯语词的音译,又译作“乌苏里”、“渥斯勒”,译为“洗浴”。回族穆斯林特指按宗教礼仪和程序“大净”,俗称“带水”、“有水”。回族谚语:乌苏里是牧民的盔甲。

大净:是阿拉伯语词的意译。一般隆重的宗教活动或出远门、参加婚礼、葬礼之前,都要大净,回族穆斯林多用吊罐洗大净。其洗法为,先按小净的程序洗到脚,然后再洗头并自右至左、先上后下,冲洗全身。要求将全身每个毛孔都洗到。回族群众认为:大净除讲究卫生外,全身洁净,是为戒绝一切邪恶不善之事,一尘不染,表里一致;干干净净做人,正正派派做人。回族谚语:没有净身的人不能接近真主。

秋雨打湿了奇珍斋小院,白氏和璧儿、玉儿跪在水淋淋的泥地上,心随着正在接受“务斯里”(洗礼)的亡灵,默默地祈求洗“埋体”(遗体)的人手轻一点儿,轻一点儿……(第五章玉缘第96页)

埋体:阿拉伯语词的音译,意为“遗体”、“亡人”。引申为“尸体”。回族参加葬礼一般都会说:“真主慈悯,穆民(老回回)归真了,我们去送埋体。”回族丧礼谚语:清水洗,白布裹,送了埋体把锅抹。

“嚷什么?里面正站‘者那则呢!主啊!”(第十四章月落第543页)

站“者那则”:阿拉伯语词的音译,意为“殡礼”。回民去世后,众人要为其举行“站者那则”仪式,一般在清真寺院内或院外选一块干净平坦的地方,先将亡人的埋体头北脚南面西放端正,阿訇靠近埋体站立,其他参加者(须是同教人并洗过大小净)随后排班站立,做殡礼后,为亡人做“杜瓦”,说“色俩目”。在站者那则之前,众人轮番用《古兰经》或钱物(赎罪金)给亡人举行“转费达”仪式,即替亡人赎罪。妇女不参加站者那则仪式,不送埋体。

一般情况下,回族不用“葬礼”二字,而直接用阿拉伯语词的音译——站“者那则”来称呼,是很有讲究的,深刻体现回族文化心理。丧葬文化制度,是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丧葬仪礼中,站“者那则”是最不可缺少的,即非此即不成葬礼。“‘者那则,是宗教仪式。‘站则是实现这种仪式的方式。”[4]“站”字恰到好处的描绘出回族人发送亡人时站着诵经,祈祷,向亡人告别的情景。站“者那则”这一用语反映了回族深刻的宗教情感。

二、回族民俗词语与伊斯兰文化

《穆斯林的葬礼》中用运了大量的回族民俗词语,不仅限于婚俗词语、葬俗词语、节日民俗词语,还有宗教信仰词语、饮食文化词语等。这些回族民俗词语都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具有极为典型的伊斯兰文化特征。但是,又不完全拘泥于伊斯兰文化。它的兼容性使回族文化具有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色彩。

回族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首先,回族把伊斯兰文化作为本民族的核心,回族民俗词语正是这种宗教认同意识的具体体现。正如上文所述的三大类民俗词语都是阿拉伯语语词和波斯语语词的音译或者意译,同时这些词语也被打上了伊斯兰文化的印记。霍达先生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分娩”的此书,书中描述的是有关北京回族民俗,而现在这些民俗词语依然还在生活中用运,而且在不同的回族聚居地有所用运。这是在横向跨度上反映的回族民俗文化的一致性,在纵向跨度上回族民俗文化也具有一致性。这些音译或者意译的词语都是回族先民的语言。例如:《穆斯林的葬礼》中出现过的词语有叶梯目(孤儿)、尼卡哈(婚姻)、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朵斯提(朋友)、诸是蛮(仇人)等。回族先民的语言现在依然使用。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可以看出,这些语言现象极大的反映出了回回民族强烈的宗教认同感。其次,伊斯兰教倡导人们行善止恶,行善止恶对每个穆斯林来说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因此,在回族聚居地,经常会出现长者“劝导”的言论。在婚俗方面,念“尼卡哈”前就有“劝导”的言论:新郎新娘孝顺父母,关爱家人,彼此尊重。在丧葬俗方面,站“者那则”时,有对亡人的赎罪,也有对活着的人的劝导。在节日民俗方面,会有大型的“聚礼”活动。聚礼上,阿訇会结合当下的社会现象讲“瓦尔兹”(劝导),劝导人们向善止恶,宣传善行。综合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伊斯兰文化伴随着回族一起成长,并且深入到了回族生活的的方方面面。

虽然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的回族民俗具有一致性。但是,由于回族分布较广,且与其他民族杂居,也以汉语为母语,在保留自己伊斯兰文化特点的同时,也会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首先,在婚俗方面兼容了汉民族文化。伊斯兰教规定:“媒人必须是两个男人或一男两女,此婚礼方才有效。”,回族在遵循此条教规的前提下,又吸收了汉族的“定亲”、“迎亲”、“回门”等一系列仪式。其次,在建筑方面,“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回族身份的标志。清真寺的标志性建筑——邦克楼及其上面的月牙,是每个清真寺都具备的,但是每个清真寺又具有自己的风格。以同心县清真大寺为例,同心清真大寺是宋、元时期的遗物,具有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风格,塔壁装饰有《古兰经》文书法。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回族文化的兼容性,对本民族文化保留的同时,又借鉴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使回族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也是回民族独特与其他民族之所在。

注释:

[1]同心县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6%,回族文化保留较为完整,回族民俗也时代沿袭。

[2]霍达:女,出生于1945年11月26日,回族,北京人,经名法图麦。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此小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以及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长篇小说奖、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

[3]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3

[4]杨占武.《回族语言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29

参考文献:

[1]李东东.《夏地民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何克俭,杨万宝.《回族穆斯林常用語手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3]张安生.《同心方言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4]杨继国,何克俭.《宁夏民俗大观》[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5]赵杰.《回族用语的文化透视》[J].宁夏大学2014-03-01

[6]马倩妮.《<穆斯林的葬礼>与伊斯兰丧葬文化》[J].陕西师范大学2009-11

[7]李恒.《从<穆斯林的葬礼>看回民的葬俗文化及其内涵》[J].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09

[8]杜军.《从<穆斯林的葬礼>看回族的婚嫁习俗》[J].中国穆斯林2013-04

[9]徐其超.《回民族心灵铸造范型——<穆斯林的葬礼>价值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09

猜你喜欢

回族
管城回族区关工委开展线上交流会
Give Me A Candy
新时代回族文学创作要有担当与使命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固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回乡风情 精彩无限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回族文学》2014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