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改革后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体会

2017-10-21钟华林

东方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教学结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手段

摘要:从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针对教学结构与内容的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等问题进行探索,提出在教学本课程的想法。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我院《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包括《机械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程力学》相关内容,总教学时数缩短,教学内容增加,但它仍是机械工程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更具有基础性、灵活性、实践性的特点。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和以往所学课程体系不同,内容零散,各章节之间联系不紧密,感觉杂乱无序,无从学起。这与高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领悟性和实物感性理解能力差有关。怎么样教才能上好这门课?另外,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社会对高职生的职业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现象,我在课程教学中,除了广泛涉猎新的机械方面的知识外,还积极寻求教学规律和较实用的教学方法,备课本着“博览群书、吸取精华”的原则,上课以知识的“精、少、新”为主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调整教学结构与教学内容

(一)教学结构的调整。由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结构安排有别于其它学科,各篇章之间、各章节相互独立,而且彼此之间没有逻辑关系,但与工程实践的联系紧密,教学难度大,除要求教师业务知识精通广博外,讲课结构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条件。讲课内容以该课程的目标、要求和培养能力为根据。针对高职学生具备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我深入分析、精心组织,将零散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采用引入载体,比如“减速器”,以载体的工作原理、性能,各组成构件的材料、结构形状、尺寸设计为主线,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各篇章串联起来,从而使授课内容结构清楚,有系统性和逻辑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内容的调整是指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先后秩序。深度是指知识更深层次的含义;广度是指开阔学生视野及思维的工程实例应用。也就是说讲到某一个知识点时,学生要用学过的知识要和讲解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当用到原来的知识时,可在每章节的概述部分进行简单回忆,便于理解新的内容。原来学到的有些概念的含义,是否也在这一章节中有相同的定义,如果不同,指明区别在哪儿,在专业角度上其含义是什么,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理解等。总之,内容具体全面、重点突出、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且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把握的,稍微不注意就会偏离讲课内容,因此课前的备课就非常重要。在上课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据此来设计课程的内容,调整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的学习,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来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先后秩序是指不照本宣科、不严格按书本章节顺序授课,而是根据载体所需,灵活地选择书本内容,但是这样会给学生下课后复习带来麻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节奏,有的放矢、承上启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课程的第一节课也很关键,因为学生刚接触专业而又了解甚少,学生迫切学好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他们想知道怎么学,学哪些内容,学了有什么用等。所以,第一节课让学生清楚这门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目的、具体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本课程和其它课程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学习方法和要解决的对象、达到的程度非常重要。

二、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与工程实际有关而且抽象的问题,很难理解。为了讲清楚学生难以直接观察体会的现象和机理,可采用实物或者多媒体教学。在制作教学课件时,注意教学规律、讲课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授课过程及复杂知识的讲解过程,有些系统知识和复杂的问题,要组织分类总结后形成一个有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课件内容不能过多,首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友好、方便的动态连接,再将相关的内容穿插在提纲式的课件中去,从而制作出节奏感强、条理分明的课件。使用课件也离不开一个合理的讲课方法,在讲课时,要反复归納总结,通过动态连接方式、前后呼应,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全面、透彻的理解。当讲解一个复杂问题时,可以将所有关键的知识点全部保留在投影屏上。友好的图形、演示效果良好的动画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图形不应该是完全靠扫描下来的,而是根据要表达的内容亲自动手绘制的。它应该完全按照教学而设计,严格遵守教学规律。图形清楚、简单,能说明问题即可,动画是为了使更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化,演示效果要好,课件制作要动态模拟清楚、具体。

(二)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自学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比如在教学中,提出一个问题,应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培养出只会简单地套用一个固定公式的学生。经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把学生基本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过程,进行强化教育,效果是明显的。在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要按总的框架讲解,同时善于对比总结,使学生记忆深刻。这样就能把很多分散的、静止的计算公式变成可一个有动感的、有因果关系的整体,使内容尽量显得少而精。自学能力是通过课堂讨论和做作业的方式培养的,如开展课堂习题讨论,通过习题,一方面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将问题的思维过程用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这样,从每一个章节中列出特定类型的思考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三)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尽管做了很多工作,尝试了很多方法,仍发现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考试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考试成绩有三个部分组成:平时表现成绩、期末基础知识笔考成绩和实践成绩。平时表现成绩是多方面的,包括课堂回答问题的表达能力、出勤率、作业质量等。学生课堂回答问题不能迁就,而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好的要肯定、加分,差的要鼓励,指出不足;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书中的习题许多往往是直观的,容易解答出来,或可以直接套用固定的模式就可解答,且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原始数据的含义,按书中的例题一味照抄,达不到培养学生的目的,所以,要增加工程实用性较强的作业题目,以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成绩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拆装机器,并对其中一部分进行研究,这样学生是主体,发现问题,搜集资料和解决问题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另外,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机械设计方面的最新动态,给学生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都会学生学习的能力。

“授人一鱼,享之一餐;授人一渔,享用一生。”这是我教这门课的最深刻体会。

参考文献:

[1]卿艳梅,李志伟,张建瓴:《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J]农机研究,2003(3):239-240.

[2]张涵:《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体会[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6):第18卷 第2期.

作者简介:钟华林,男,1966出生,汉族,四川威远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副教授,大学本科,从事职业教育和机械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结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手段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导入方法研究
巧用情感教学,优化高中英语教学结构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施
机械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当前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