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迈克摩尔的高调三部曲的影像语言

2017-10-21于雯婷李师师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叙事手法

于雯婷++李师师

摘要:本文以迈克摩尔的高调三部曲为切入点,集中探讨了“新纪录电影”自诞生以来,新纪录导演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与美学特征。

关键词:新纪录电影;叙事手法;迈克摩尔

对于纪录片讲故事这个问题的探讨也并非始于今天,而是很早就开始了,至少可以追溯到一战时期甚至更早。[1]迈克摩尔的高调三部曲与传统纪录片相比,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录风格,他打破了传统纪录片对真实性的限定,融入故事片的戏剧性的讲述方法,他的影片一经播出,就受到来自电影评论家们的激烈争论,有人认为他的纪录电影已经脱离了纪录片的范畴投奔了故事片的怀抱。

一、新纪录电影的缘起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林达·威廉姆斯公开主张纪录片创作者应当由一个中立旁观者的角色过渡为一个主动制造意义的电影化表述的参与者。[2]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运动和新的文化思潮充斥着整个西方世界,一切古老的制度与传统观念都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刷下显得黯淡无光。新纪录电影不顾传统纪录电影对真实性原则的执着追求,在不断的艺术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追求。美国是后现代主义蓬勃发展的重地,在这里诞生了一批尊重艺术差异,追求自由发展的先锋艺术家,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反叛精神是新纪录电影诞生的催化剂。

新纪录电影诞生的另一重大助力就是媒介技术的进步。电视的普及,使新纪录片的传播成为可能,纵观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电视工业的繁荣为新纪录电影培养了一批庞大的受众群,受众对电视纪录片的强烈的兴趣,成为了反哺纪录电影蓬勃发展的重要养料。

二、迈克摩尔的影像语言

传统纪录片非常注重影像的说教功能,这使纪录片的作者不得不尽可能地介入到影像内容当中,如果说格里尔逊的影片注重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宣导,那么摩尔的作品就完全是为自己的观点而服务的。

作为新纪录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摩尔是主动介入和作者出境的典型代表,他拒绝对真实的浅层的绝对追求,相反,他认为在对事件的不断挖掘中和对真实的深层次的追击中,理性之光才能慢慢显现。采访是摩尔经常使用的表意手段,在《罗杰与我》中,摩尔用采访来填补解说词的单调和乏味,他对虚构的写意手法的不断尝试,都旨在对真实进行主动介入和人为构建。他积极地尝试各种故事片的视听手法,而不是疏离和客观的描绘,他认为只有积极的对现实世界进行拆分,才能将各个维度的真实展现在观众眼前。

迈克摩尔深得解构主义的真传,擅于运用杂耍和拼贴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迈克摩尔的纪录电影中,随处可见的是电影片段、广告、动画、流行音乐、资料影片和新闻片段等,他对大众文化的谙熟使他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更加的流畅与贴切。在他的影视文本中,拆分与解构使其本文往往超越了其原有的内涵,具有了迈克摩尔式的反讽意味。他对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使他能够抓住纷繁复杂的敏感信息,再经过其个人观点的打包与重塑被重新安装到新的文化语境当中,他的游戏旨趣和讽刺精神在这样的包装下变得更加鲜活有趣且发人深思。

《科伦拜恩的保龄》讲述的是一起校园枪击案,但是摩尔在这部纪录片中一改传统纪录电影对此类主题悲剧色彩的处理,反而采用了快速剪辑的手法,配以各种风格的音乐同期声,在某种程度上透露出了一种诡异的欢乐氛围,但是正是这种不合时宜的欢乐节奏,构成了巨大的反讽意味,相比传统纪录对事实真相的客观描述,迈克摩尔式的表达方式更具反思性和感染力。

摩尔影片的选题大多体现出他对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的关切和对社会制度问题的尖锐批判,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平民价值观的倾向性,例如,在影片《医疗内幕》中,摩尔带领一船的美国病人去关塔纳摩监狱寻求美国政府的救助,美国政府宣称“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接受高质量的免费医疗”,这些病患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被美国医疗保险拒之门外的美国公民。摩尔一行人意料之中地被美军无情的拒绝,却意料之外的在被美国政府邪恶化为“地球上最为罪恶的国度”——古巴获得了医疗救助。在这里他们受到了无微不至的治疗,这与在美国的遭遇正好相反,其实,迈克摩尔在拍摄之前就设计好了这一桥段,而在上映后也达到了他预期的来自观众的强烈共鸣。

三、迈克摩尔纪录电影的成功

迈克摩尔从他的《罗杰和我》开始,就取得了惊人的票房佳绩,再到他到的《科伦拜恩的保龄》的2150万美元,而他的《华氏9·11》更是拿下了1.13亿美元的超高票房,2009年他与斯瓦辛格联手的《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荣获当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小金狮奖。自此,迈克摩尔的纪录电影在观众心目中的影响力不断攀升,他一改过去剧情片独领风骚的而纪录片乏人问津的格局,逐渐和故事片平分秋色,成功跻身成为世界影视创作的一流艺术范式。迈克摩尔的成功绝非偶然,他在真实的基础上,去除了传统电影的说教意味,其独特的故事化讲述手法、杂耍式的解构和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使他的纪录片兼具深刻的说理性和感染力。摩尔利用矛盾冲突产生的戏剧张力,来揭穿伪善的行为和虚假的谎言,迈克摩尔的真诚终于打动了观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结语

迈克摩尔以其独特的平民化的视角、杂耍式的影视语言,激进的反讽精神和戏剧化的叙事方法展现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在此意义上,迈克摩尔的新纪录电影不仅突破了各个类型片之间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打破的壁垒,还拓展了纪录电影创作者和理论家们界定影片的视域和视听语言,是对传统纪录片的一次重要的革新。

参考文献:

[1](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33.

[2]赵伯平.对纪录片真实性与主观表现的思考[J].纪录片之旅.2008(10).

作者简介:

1.于雯婷(1993-),女,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在读,研究方向:傳播学。

2.李师师(1991-),女,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在读,研究方向:影视编导。endprint

猜你喜欢

叙事手法
一场叙事的盛宴
镇定优雅女子的迷情与杀伐
当代舞蹈作品的叙事类型和手法研究
《哈利·波特》的魔幻叙事解析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浅析日本漫画叙事手法的丰富性
论影片《毕业生》的叙事手法
《哥儿》作品赏读分析
论电影《建党伟业》的主题思想和叙事结构
浅析日本银行题材类职场剧中的叙事手法与风格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