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清流”文化类节目的转型升级

2017-10-20胡玉杨

知识文库 2017年3期
关键词:清流类节目卫视

胡玉杨

以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在浙江卫视播出为标志,中国节目的市场进入了版权模式节目的新纪元。5年来,中国的节目制作机构,从传统电视台、视频网站到市场化制作公司,几乎买光了欧美和日韩30年来囤积的节目模式,为中国的视频受众提供了丰富的节目选择。这其中,绝大部分是演播室综艺和真人秀节目,内容包括音乐、体育、婚恋交友、户外竞技等。

在今年,文化类节目突然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从年后火热的《中国诗词大会》,到两档以朗读和文学文本为看点的节目——黑龙江卫视《见字如面》和央视的《朗读者》。后者由董卿亲自担任制片人和主持人,豆瓣评分高达9.5。第一期播出后,微博榜单持续上榜三小时,连续两小时总榜第一,张梓琳、许渊冲等嘉宾纷纷登上微博热搜,许渊冲先生的书也上了当当的热搜,网上的各种分析文章和讨论更是一波接着一波,被成为中国电视综艺的一股“清流”。

一、文化类节目的发展

其实,在娱乐化综艺的大环境中,文化类节目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却又一直无法成为主流。早期央视的《百家讲坛》、《读书》,北京卫视的《档案》,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等,都是以文化为载体的电视节目。

而在2013年夏天起,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标志,一系列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纷纷出现在了电视荧屏上,这股热潮延续到了2014年全年。期间涌现的节目包括央视的《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我的一本课外书》,河南卫视《成语英雄》、《汉字英雄》,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天津卫视《国色天香》、《中华爱美丽》,贵州卫视《最爱是中华》,黑龙江卫视《最爱中国字》,山东卫视《中国面孔》等。这些节目的内容包括汉字、成语、谜语、诗词、历史典故、戏剧戏曲等,几乎囊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但是高口碑低产出,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却逐渐显现,和同期的综艺真人秀相比缺乏竞争力。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为电视节目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题材,制作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电视节目也是总局一直以来的要求。文化类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在内容上与传统文化的贴近性。这也意味着没办法像市场上的真人一样,将国外的节目模式直接拿来,而必须根据中华文化的特点来进行节目设计。在原创时,节目组需要考虑节目逻辑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度。即便是《见字如面》这样的模式借鉴也需要进行合适的本土化。

近两年日韩模式节目普遍在中国取得了比欧美模式更好的成绩证明了文化贴近对于观众接受度的重要性,而文化类节目的内核正是植根于所有中国人骨子里的中华文化,这也是文化类节目最大的优势。

而从形式上来说,文化类节目经历了从早期的“授课式”单向传授,向结合环节设置、真人秀等先进电视节目制作理念的转变,传播方式上也和新媒体进行了融合。《朗读者》可以说是承接了“竞赛式”式的文化节目风潮,成为了文化类节目转型升级的标杆。

二、“载体—文本内涵—情感共鸣”

在笔者看来,一档优秀的文化类节目,不论是《诗词大会》利用竞赛制造悬念,提供收视动力;抑或《见字如面》、《朗读者》这样着眼于语言表达艺术,以情动人,都应当是“载体—文本内涵—情感共鸣”的文化逻辑,正如《朗读者》对于自己的节目定位:朗读只是手段,传递情感才是内核。

载体,就是选择文化的某种类别,例如汉字、诗词、成语、戏曲等,让这种文化形式成为这个节目传递内涵和价值观的载体,《朗读者》选择的是文学文本;文本内涵就是选择的载体本身的内涵,这种文化形式本身的含义和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而情感共鸣则是要求回归创造文化的“人”本身,找到文化载体本身与现实的连接点,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从电视节目制作的角度来说,往往一档节目最容易停留在第二层,例如《诗词大会》请了专家为观众解释了题目中出现的诗词的内涵,但是参赛选手的人物塑造却略显无力;《见字如面》将大量的篇幅放在了朗读前介绍本文的历史文化渊源。虽然朗读结束后,也会回到演播室有一些讨论,但这个讨论更多地是从专家角度,对文本本身进行评述,和当下的现实生活并无太多的联系。

而《朗读者》更加侧重的是写人记事、人文情怀、或表情达意或追求思辨的哲理。节目中,董卿会先和朗读者有一个访谈的环节,从朗读者自身的经历来解释“为什么要读”、“为谁而读”的问题。因为濮存昕在节目中讲述了他因为荣国威大夫才得以改变命运,当他在读老舍先生的《宗月先生》时,我们听到的不仅仅是老舍对宗月先生的感恩之情,也是濮存昕对荣大夫的感恩之情;也正是因为有前世界小姐张梓琳和她女儿的故事铺垫,所以我们在听她朗读刘瑜为女儿写的《愿你慢慢长大》时,才会觉得如此动人。

于观众而言,如果只是单纯听一场朗诵,也许只会感动于文本和主人公本身,却不容易引发共情,因为观众始终还是把自己放在“第三者”的角度。这些文学文本之所以能够流传百年甚至千年,正在于其中蕴含的普世的人的情感,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朗读者”的存在和他们不可复制的人生情结,他们在朗读时所流露出的情感成为了文学文本与观众之间的纽带,文本本身所蕴含的情感有了现实的落点,观众也就更加容易在朗读的仪式感中和朗读者、甚至与文本作者本身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借用当下时兴的节目制作理念来说,《朗读者》可以說是“星素结合”。除了一些演艺明星和社会名人,还有一些普通人也参与到了朗读中。这些朗读给观众带来的是更加直观的情感体验:为了实现妻子梦想,卖掉城市的房子,花费十年时间建造1500亩花园的鲜花山谷夫妇;在阿富汗的战火中一天接生40多个新生儿的无国界医生蒋励。《朗读者》的“星素结合”正是建立在“朗读者”的作用在于情感的激发,所以不论是明星、企业家还是普通人,都只是一个身份而已。

而“朗读厅”的环节则是节目中唯一的真人秀环节。虽然时长不长,但是真实地记录每一个普通人最真实的情感流露,不仅仅是节目形式的线下拓展,更成为了观众情感共鸣的延续。

三、含蓄的中国式情感表达

信息化时代下,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在方便了我们这代人的同时,也让我们经历着海量的信息轰炸。人们并非不愿意,而是越来越难静下心来阅读,并成为了一种社会需求。

《诗词大会》的评委,也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曾说,“人最关键的根本所在,是思维讲究逻辑性、理性、系统性、整体性。碎片化之后对这种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一种破坏,很多人因此会有危机感,或者迷惑感、焦虑感、迷茫感。”

看書读书或许是一种相对私密的活动,每个人对于文学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情感映射并不是单一的标准。我们在一些欧美模式的节目中更容易看到一些极致化的情感表达,仿佛是在向你灌注某种情绪。在《朗读者》中,所有的情感表达都蕴含在了所读的文本中,没有直抒胸臆的表达,正好像我只是读了我喜欢的文字,而听到这些的你,会产生怎么样的体验,也成为了观众个人化的事。这种含蓄的情绪表达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收视习惯,节目组也给观众们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作为一股电视“清流”,《朗读者》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和口碑。但是从电视的属性上来说,还有一些局限。首先是节目形式的单一,几乎只有访谈和朗诵两种,随之而来的就是电视试听表达语言的单一。虽然舞美可以看出是用心设计的,现场钢琴演奏甚至请到了李云迪这种大咖,节目结构上也试图在营造一种模式感,但是整个节目的空间被限制在演播室内,单调的拍摄和镜头调度,简单的环节设置,也限制后期剪辑和包装,在电视也越来越注重视听体验的今天,或许整个节目样态还有提升的空间。而且电视节目本质的娱乐属性与相对阳春白雪的文化相性并不好,如何寻求一个平衡点也需要继续摸索。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猜你喜欢

清流类节目卫视
挖掘乡村意象,新疆文化旅游类节目的地方性特色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专家点评
河 长
“二轮剧”霸屏卫视黄金档 新剧仅占1/3
设计分析点,强化层次感
清流
做一股“清流”
不喜欢胖的
“东方、北京卫视收视飘红” 2016卫视黄金剧场首季收视盘点
我们的节目从哪里“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