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德于情,习德于境

2017-10-20翁美清

知识文库 2017年3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品德道德

翁美清

创设情境,讓学生触景生情产生发自内心探求的欲望,把学习过程交给学生,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动身,产生各种不同的体验和感悟,使其道德情感及认知在情境中相互转化、相互发展,是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方法。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知、情、意、行”统一,使学生主动获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共同发展。

运用情境教学法,把学习过程交给学生,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动身,产生各种不同的体验和感悟,使其道德情感及认知在情境中相互转化、相互发展,是《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重要方法。我们对品德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体会到创设情境进行品德教育,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知情意行”的统一,使学生主动地获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以境导学

学生的学习自始至终都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提高学生的认知感受力。情境教学讲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我们既要重情,也要重境,要善于创设情境,把枯燥的教材,单调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学得愉快,练得扎实,获得发展,使品德教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

二、创设情境,以境促学

(一)开课生趣境,激发参与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动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新课伊始,教师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推动学生自觉去探求知识。课中有妙境,实现知行統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努力调动学生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自己去发现和实践,逐步把道德认知内化,从而使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得到升华,实现“知行统一”。

1.情知交融,融情于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学生道德行为和持续发展的一种强大动力。创设情知交融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命“同构”,与学生的生命“遭遇”,就必然有了沟通、有了共鸣,有了理解、有了体验。

2.榜样导知,知理于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榜样具有具体、鲜明的形象特点,易使人理解、受感染,继之效仿,因而具有强烈、深刻的教育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各领域的名人名家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榜样激励。

3.讨论辨析,析事于境.辨析是道德认知内化的反映,教师应引导学生开拓思路,联系实际,从多角度观察、全面认识问题,从而确立正确的评价,促进自己良好习惯的形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听听、看看、说说、演演、议议、做做中辨析行为,起到了深化观点、训练矫正的教育意义。

4.实践导行,行动于境.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5.媒体整合,提升于境.适当的媒体资源把空洞的说教变成激发学生情感内驱力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中得到启发,受到深刻的教育。

通过媒体的有效整合创设情境,使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与深化,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二)课外重实境,获得道德发展

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是学生思想实际的源和本。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教师要想法设法地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实践提供最大的空间,为学生道德知识的迁移提供最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已有的道德知识充分辐射开去,又在认知方面扩展开来,开拓学生的道德实践空间,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教育的效果。在课堂以外创设情境,教师在创设情境和指导行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活德育的理念,更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道德知识用于指导行为实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如学习了《我爱做家务劳动》,教师提出:不会做,主动学;已会做,主动帮,并发出行为训练卡进行检测;《保护森林,节约用纸》一课,我们组织学生参加“我为地球穿新衣”的植树、种花等活动;《家乡人的智慧》一课,让学生深入社区、走向社会,了解“西关风情——荔枝湾”、“房地产雏形——聚龙村”、“欧陆风情——沙面岛”的成果,搜寻其现状,提出不完善处,并完成“对促进荔湾岭南文化的建议”调查报告。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能够让学生把课内的道德知识通过内化,在实践中自觉地把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有机地融合起来,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实现道德的迁移和应用,获得道德发展。

“育德于情,习德于境”以“情”为纽带,以“境”为智慧的源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也在其间培养起来。在品德课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往、乐于体验,既是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同时更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需要。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小学)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品德道德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遵循
跟踪导练(五)(2)
好学者贤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道德
品德
远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