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我们的“自留地”

2017-10-20房娜娜

知识文库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棒细节教材

房娜娜

课堂是我们的“自留地”,怎样营造?千人千眼。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一天总共听了5节课,听后感触很大,感想也特别多,这几节课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教学细节

何谓教学细节?教学细节就是是在教学中的一些细小的片断。这些细小的片段拼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的课堂。

这几节课的课堂中,能感觉到老师在有意识的优化每个教学细节,使每个教学片段都能完美的达到教学任务,并且课堂气氛不会枯燥无味,反而能焕发活力。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是“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从而创造出课堂的精彩。

比如:李云老师的课,她讲的是《100以内数的认识》,我也讲过这节课,当时是东营市重点培养对象的选拔比赛,当时在处理数的组成的时候,用的小棒,让学生摆出35,有梱的学生摆出了三和5根,有的学生是一根一根的数,数出了35根,然后又问:“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清楚?”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因为能很清楚的看出3个十盒5个一;而李老师是用的一个方形塑料板,上面有很多小孔,一行十个,有十行。首先这个学具是我以亲没见过的,特别是他的用处更是出神入化:他让学生抓一把珠子,用力抓,然后放到方形板上,看看有多少个?有的学生一行一行的放的,很清楚就能看出有多少个,有的学生乱放的,从而引导出数的组成。这样不仅克服了小棒难数,不好展示的问题,而且还多样化,每一小组的珠子都是不一样的,学生特别感兴趣。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真的是在快乐中很轻松的学会了知识,这个细节的处理上让我望洋兴叹!

二、尊重学生个体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句话成了老师们评课中最常说的一句话,但是真正做到的却很少。以学生的原有知识为生长点,开展课堂教学,这是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措施。这一点,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中也有体现。

比如:林晓老师讲的《有余数的除法》,因为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余数,可以说是一种概念课。林老师是这么处理的:先让学生们分17个苹果给4人,结果很明显,每人两个,还剩一个,然后提出问题“你能把这个结果在算式里表示出来吗?”学生们这时候启用的就是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写出来的就是这节课所要注意的课堂的生长点,孩子们的结果直接反映了思维状态,有的学生直接写9÷4=2(个),有的写9÷4=2(个)还剩1个,有的写9÷4=2(个)1个,老师然后揭示数学中的写法9÷4=2(个)……1(个),讲解余数的故事。这样处理让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对这个知识点掌握的更牢固。这种教学行为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展现,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实现知识迁移

“温故而知新”古人的思想,数学课上也能体现。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谓逻辑性就是前后知识的联系很紧密,对于这种学科特点,温故从而知心的方法能大规模的应用。

比如:张老师在講二年级的解决问题是就很好的用到了知识的迁移。以前我们都学过摆小棒,那时一根是一根,不会想到能代表10根,100根,等等,但是这节课为了教会学生用线段图表示“多多少”和“少多少”,就用到了迁移法。给出了一道解决问题:黄鹂鸟有50只,喜鹊比黄鹂鸟多捉23只,那喜鹊有多少只?怎么解决呢?用摆小棒可以吗?这个问题就启发了孩子的思维,可以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啊,问题的答案是不行,那怎么办呢?用一根表示10根吗?表示50根呢?用一段表示50只呢?就是线段图的画法原理。这就是一种迁移法的运用,并且很巧妙,深入浅出,突破了难点。

这些老师们的课堂太多的可圈可点之处,反思自己的课堂,我觉得最应该做到的有以下几点:

1、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数学知识有的对学生来说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学习,教师切不可包办代替,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新课标教材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教材从编写来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易于接受,同时有的内容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探索完全能够掌握新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能力,把握好新课,化解教学难点。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每天一点小进步,让自己的课堂向经典转化,让学生爱上数学,快乐的学习数学!

(作者單位:山东省利津第二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小棒细节教材
教材精读
巧移小棒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细节取胜
风车转转转
摆六边形
时尚细节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