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词汇加工影响因素的眼动研究

2017-10-20钱宗愉

知识文库 2017年3期
关键词:词频眼动空格

钱宗愉

近年来各国研究学者利用眼动技术,推进对汉语阅读中影响词汇加工的因素的探索,本文将从注视词,非注视词的词汇性质以及阅读时过程中所出现的其他影响因素的角度,对这一系列的研究进行简单的概述,并分析了词汇加工与眼动控制的内在联系,对词汇加工领域的眼动研究作以展望。

阅读是人们主动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建构意义的一种有效手段。阅读这一行为的发生借助眼睛的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来完成。而眼睛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心理活动,故阅读过程中眼睛的运动能够反映阅读者对信息的加工和掌握。近年来眼动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对阅读中眼动行为的探索,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也得到不断的证明和推进。国外较早地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对阅读者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探索,设计了大量采用拼音文字为阅读材料的实验,从而提出了一系列的眼动阅读控制模型,其中以E-Z读者模型和SWIFT模型为代表。中文虽为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存在差异,但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汉语阅读虽不能完全搬用以拼音文字为材料得到的阅读过程中的眼动控制理论模型,但近年在国外的眼动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已有研究者设计出更适合汉语阅读的眼动实验,探究各类因素对汉语阅读中眼动行为的影响,进一步解释汉语文字阅读的词汇加工过程,不断地进行量化和完善。

一、影响词汇加工的不同因素

在以拼音文字为实验材料建构的眼动控制模型中,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了词汇识别和加工的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包含对刺激的低水平视觉因素,例如字号、笔画数,也包含了对刺激高水平语言因素,例如词频、熟悉性、预测性、语义透明度。已有研究证明了不同因素对词汇加工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因素间对词汇加工产生的叠加作用和交互作用。根据中央凹—副中央凹效应,词汇加工可以分为对当前注视词n的加工以及对预视词如n+1的加工,即当前注视词和非当前注视词的特性都会对认知加工产生影响。

(一)注视词对认知加工的影响

阅读时呈现在中央凹视野中的刺激为当前注视词,当前注视词n不同的词汇性质会单独或共同地产生不同的效用,从而对词汇加工加工产生不同的影响。

1、字号大小

阅读文本的字号大小属于刺激的视觉特征,会直接影响词汇加工的前注意阶段,并对阅读过程中的眼动行为产生影响。随着字号的增加,眼跳距离会有显著的缩短,再注视的次数也会随之增加。但巫金根等通过实验得出字号大小不影响读者的阅读知觉广度,而影响读者的眼动模式。

2、笔画数

拼音文字与汉语文字在视觉上都具有复杂性,拼音表现在词长上,汉字表现在笔画数上。笔画数效应是指,笔画数少的汉字获得的注视时间比笔画数多的汉字少,更容易进行加工。当目标词为双字词时,首字和尾字的笔画数对认知加工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字的笔画数较尾字来说,更容易对眼跳长度产生影响。

3、词频与其它因素的交互作用

已有大量研究不断证实词频效应,即随着词频的增加,目标词的注视时间减少,词汇识别更为容易。有研究学者通过设计实验来探索其他影响因素与词频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在对词频效应和句子限制性的结合考察中,词频和句子限制性对词汇加工的两个阶段都有影响,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另外词频与刺激质量之间存在叠加效应,有研究者将目标词的视觉呈现以清晰和模糊来区分刺激的质量,设计实验探究刺激质量和词频对视觉加工和词汇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刺激质量和词频之间存在叠加效应,并且二者分别影响加工的不同阶段,刺激质量影响视觉加工的前注意阶段,词频影响词汇加工阶段。

(二)非注视词对认知加工的影响

1、词n+1的预视

目前已有研究分别对阅读者所能知覺到范围以汉字和词为单位分别对阅读所能知觉到的范围进行了考察。以字为单位进行考察得到汉语阅读的知觉广度为注视词左侧一个字,右侧三个字,以词为单位得到的知觉广度为三个双字词,即词n-1到词n+1。王永胜等通过改变副中央凹视野中所呈现的内容,得出若副中央凹中呈现的是双字词,那么读者就会对字n+2进行加工。苏衡等人采取剥夺预视的方式,并排除了外源性注意带来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词频与预测性对词汇加工过程的影响作用发生在不同阶段,词频主要影响较晚期文字加工,是对词汇自下而上的加工,而预测性主要影响较早期的文字加工,是对词汇自上而下的加工。

2、词n+2的预视

当视觉信息呈现在副中央凹视野中,即刺激的视觉特征会从视网膜向大脑传输,但不是呈现在副中央凹视野中的所有刺激都会被加工。刘志方等操纵词n+2的消失,得出词n+2不会达到词汇识别的水平,但会词n+2的消失会对眼动行为产生影响。

(三)词空格对认知加工的影响

不同的研究得到了正确的词空格不同的作用,大体可分为三种,词空格促进论,词空格无效论以及词空格阻碍论。当阅读文本为中文,参与阅读的读者有母语为汉语和母语非汉语的区分时,词空格对阅读理解产生的效应也有所不同。余香莲等通过元分析得出词空格有效提高留学生汉语文本阅读绩效,同时词空格效应在母语为汉语的阅读者的眼动行为上表现得也较为明显。正确的词切分有利于初学者的汉语阅读理解,提高阅读效率,错误的词空格会导致错误的词切分,从而干扰阅读,且干扰效果大于正确的词空格。沈德立等对汉语初学者即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进行阅读考察,得到非词空格会干扰阅读技能低的学生阅读。能对词汇产生切分作用不仅有词间空格的形式,还可以通过其他视觉信息的提示,例如阴影词标界或灰条标记。其中孟红霞等考察词边界对歧义短语的影响,为实验句子设置了四种不同的阴影条件,得出词边界主要影响歧义短语加工的晚期阶段。另外字空格的插入与词频也存在着交互作用,当目标词为低频词时,字间空格促进词汇加工。

(四)文本呈現时间对认知加工的影响

与拼音文字研究的结果一致,中文文本在呈现的时间内提供的是视觉信息,这段时间并不能代表读者对文本的全部认知加工时间。随着文本呈现时间减少,读者的回视次数增加,反映了认知加工过程受到了阻碍。同时对消失文本的操作使儿童受到的影响大于成人。

二、詞汇加工与眼动控制模型的联系

在阅读过程中的词汇加工程度会对眼动行为产生影响,相反眼动行为也能直观地反映内在的词汇加工过程,二者关系密切。目前根据采用拼音文字为实验材料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多种眼动控制模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E-Z读者模型和SWIFT模型都认为词汇加工分为两个独立的阶段,分别为熟悉度检验和词汇通达阶段。其中熟悉度检验阶段受到低水平的词汇的正字法影响,词汇通达阶段受到抽象的高水平语义表征影响。在此基础上还包括早期视觉加工的前注意阶段,也就是视觉特征从视网膜向大脑传输的阶段。这些眼动控制模型都反映的是词汇水平的心理内部加工,而汉语阅读是否与拼音文字的阅读相同,只存在词汇水平的加工,这一点引起了研究学者的关注。由于中文中存在含有意义的独立的字,所以在汉语阅读中存在着有别于词汇水平的字加工。在汉语阅读的眼跳行为中,也存在着以字或以词作为眼跳目标的不同策略。针对中文阅读的基本信息加工单元的不同看法,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阅读眼动模型。早期有针对汉语词汇加工的多层次激活模型。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中文阅读的眼动控制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李兴珊提出专门解释中文阅读中字词加工的计算机模型,词汇加工先是对单个汉字进行加工,字单元层次认知与词单元认知之间存在着交互激活现象,基于此现象提出了中文阅读中的词切分模型。刘志方等人同样通过实验得出阅读中存在字词交互激活的结论,因此目前根据拼音文字所提出的眼动控制模型都不能直接解释汉语阅读中完整的词汇加工现象。

三、未来研究展望

汉语与拼音文字虽在本质上存在差异,但经考察得出,汉语由于语言因素的影响小于词汇本身的特性对认知加工和眼动行为的影响,即汉语阅读符合普遍性的语言规律。那么在接下来对汉语阅读的眼动控制模型的探索就面临一个问题,是继续以能代表拼音文字阅读的E-Z读者模型为基础,还是重新建立一个完全切合中文阅读的眼动模型?在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应完整系统地考察各种因素對认知加工的影响,操纵更多的刺激特性,挖掘其他未知因素对汉语阅读的影响,探索刺激特征影响词汇加工的具体阶段,以及各种因素之间对词汇加工产生的交互作用,通过统计和数量化的分析,更准确地预测注视时间以及阅读行为,利用建模技术,模拟汉语阅读中词汇认知加工的过程,从而建立更为完善的中文阅读眼动控制模型。

课题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课题(JG16CB341);辽宁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L201683659)。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猜你喜欢

词频眼动空格
趣填成语
海豹的睡眠:只有一半大脑在睡觉
略知一二
智慧填数
老了梦多很正常
毛泽东话语的词语特征
动物很可能也做梦
词频,一部隐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