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2017-10-20居正华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审题能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居正华

【摘要】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不只是要学习数学知识内容,还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审题能力,这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之一。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入手,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审题能力;课堂教学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审题不清,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审题习惯,缺乏一些审题技巧。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小处着手,依据具体学情教给学生一定的审题技巧,让学生学会审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审题效率,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

一、示范审题,培养审题能力

审题是学生解题的开始,很多时候学生出错就是因为审题不清。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这一点,更好地培养其审题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着为学生示范审题,教给学生一定的审题技巧,进而让学生学会审题,并间接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习惯。

在教学“线段、角的轴对称性”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定有了一定认识后,为学生设计了一道练习题:△ABC中,AB=AC,∠BAC的度数为120度,AC的垂直平分线为EF,探究线段BF与FC的数量关系。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审题解题,一段时间后,教师发现学生们的解题效率很低,审题不到位。于是教师选择为学生示范审题:我们一起来读题,一句一句地读,AB=AC,这一句我们能想到什么知识点呢?学生们立即反应等腰对等角,并根据下一句话得出两底角都为30度。然后,教师继续示范读题,AC的垂直平分线为EF,这一句话能够分析出什么来呢?学生想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并由此想到连接AF,作出这条辅助线,接下来的思考步骤就显得比较简单了。学生们在教师示范审题后,瞬间感到这一问题变得异常简单,并很迅速地解出这一数学问题。随后,教师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相类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按照这样的审题方式自己审题解题,结果证明学生的解题效搴、正确率都提升了很多。

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学生示范审题,让学生了解到该如何审理这种类型的题,无形中教给了学生一定的审题技巧。这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正确率。

二、数形结合,提高审题能力

数学问题存在着一定的枯燥性,学生在审题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读题,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而且学生会感到这一问题不易解决。课堂练习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审题,以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有所认识后,为学生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练习题:

在四边形ABCD中,AB=CD,如果想要判定这一四边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一四边形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

A.∠A+∠C=180° B.∠B+∠D=180°

C.∠A+∠B=180° D.∠A+∠D=180°

对于这一练习题,教师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来审题。教师让学生边读题边画图,将题中的这些文字信息转变为几何图形,进而将数学问题简化。学生们便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边读边画。首先学生们画出一个大致的平行四边形,并将AB=CD标记在自己所画的这一四边形图形上。之后,学生们开始根据自己所画的这一图形,开始思考应该再满足哪一条件就能够将这一四边形称之为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在自己所绘制的四边形上逐个尝试这四个选项,很快学生们便得出了最后的结论,而且正确率还很高。

练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审题,成功地化繁为简,将复杂的文字信息题变得简单形象化,让学生变得更易思考。这一审题方式使得数学问题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促进了学生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效率。

三、联系实际,提高审题效率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数学练习中会引入很多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以间接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由于莫文字信息太大,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经过审题仍无法列出相应的关系式,以至于做题效率很低。由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问题,以促使学生思考,提高其解题效率。

如在教学“生活中的不等式”时,教师引导学生对不等关系的内容有所了解后,为学生设计了N实际问题,让学生列出相应的不等式:某种饮料是由甲、乙两种原料配置而成的,其中甲原料中每千克含有600单位的维生素C,乙原料中每千克含有100单位的维生素C,现在要配置10千克的这种饮料,并要求至少含有4200单位的维生素,现设甲种原料的质量为x千克,请列出关于甲原料质量x的不等式。学生们在思考了一定时间后,有学生给出这样的结果“x≥7”,并给出这样的解释:因为题中至少是含有4200单位的维生素C,那么假设这4200单位的维生素都来源于甲原料,这样就能够列出算式“x≥4200÷600”。很明显学生出现这一错误是因为审题不清,对题意没有真正理解。此时,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审题,师: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需要两种原料来制成一种饮料,会只用一种原料吗?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意识到可能自己想当然了,可能还有乙原料的关系。很快学生便想到乙原料可以设为“100-x”,这样可以列出600x+100(10-x)≥4200。这样结合实际经验审题,会使得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化。

教師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审题,为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一扇窗,成功地促进了学生深入思考。这种教学方式间接地提高了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解题效率。

总之,审题是学生做题的关键,因此,学生必须具备一个好的审题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逐步渗透审题技巧,让学生学会审题。在练习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审题习惯,进而推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猜你喜欢

审题能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刍议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