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与推进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探讨

2017-10-20居来提热合买提崔洁

关键词:南疆城镇化一带

居来提·热合买提,崔洁

(1. 喀什大学 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疆 喀什 844007; 2.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一带一路”与推进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探讨

居来提·热合买提1,崔洁2

(1. 喀什大学 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疆 喀什 844007; 2.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推进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南疆四地州的城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紧紧抓住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充分认识“一带一路”建设中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联通东西链接的城镇发展空间,疏通农牧民进入城镇的路径,打通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畅通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对于推进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四地州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凸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位,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互联互通,维护边疆长久稳定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边疆安全

“一带一路”建设是离不开政策导向和政治支持的政府主导的经济活动。“一带一路”的建设除受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沿线区域不同的历史文化、政策规定、风土习俗等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城镇化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紧密相连的社会发展趋势。南疆四地州地处边境,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占据独特的地缘优势,然而受多种原因影响,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至今较为滞后,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南疆地区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南疆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重大变迁。目前国内关于“一带一路”和城镇化的研究较多,但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而专门研究“一带一路”与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一带一路”为研究背景,重点研究其对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并探讨推动南疆四地州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一、“一带一路”对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将沿线地区的区域经济纳入到整体发展框架中,能够为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和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更多机遇。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南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城镇的“拉力”与农业的“推力”逐步增强,这将有助于促进农牧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推动南疆四地州社会结构的不断优化,将对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引领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

“一带一路”的建设为南疆与内地省市和国外区域的互联互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南三角”经济圈是笔者根据南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自然条件及区域战略地位而提出的,是以喀什(含克州)—阿克苏,喀什(含克州)—和田,和田—阿克苏为核心的“南三角”经济圈建设的简称,是南疆三地州城镇化的辐射效益得以发挥的必然举措[1]。“南三角”经济圈主要是依靠国家“特区推动型”政策等特殊类型的城镇化模式,构建“南三角”经济圈将重点打造喀什特区品牌,着力将喀什市建设成为面向中亚的国际商贸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同时,积极构建“南三角”城市集群体,将“南三角”融合为一个城市群,使之作为一个群体抱团发展,相互整合资源,从整体上提升集群优势,以推动该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使南疆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从而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政策优势并突出区位优势。

(二)“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拓展南疆四地州城镇化空间,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南疆四地州主要城市作为核心区域将为南疆地区提供更多城镇拓展的空间。随着瓜达尔港的建设,通往我国东西交通的产业链接能够有效促进南疆四地州的制造业、加工业和贸易事业的发展。过去南疆四地州主要城市大都通过铁路运输内地商品入疆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而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南疆四地州将面临更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所带来的产品层次提升的机遇,使供给结构不断满足消费结构的升级变化。南疆四地州以体现地域性、民族性特色的原则,按照先培育后发展、先生存后巩固的发展思路探索能够降低城镇化的门槛,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利于更快创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镇,培育一批像莎车、库车、巴楚、叶城、墨玉、于田、乌恰和塔什库尔干县等地方中心城镇,有利于加快推动劳动力的转移并反过来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三)“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加快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其一,调整南疆四地州二元社会结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完善将有助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人口的市民化,加速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进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取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南疆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益于提升百姓素质,改善百姓生活质量,有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加强民族团结。其二,促进社会成员的流动,创造就业平台。新型城镇化除了对南疆四地州产业经济二元结构进行调整以外,还将优化城镇人口的民族结构,促进各民族城镇人口比重。同时通过提高农牧业人口市民化程度,能够实现农牧民向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的职业转变,通过社会成员从低级阶层向上级阶层的社会流动将实现社会阶层结构调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建设。

二、“一带一路”建设中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2]。 2014年南疆四地州即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城镇化水平分别为22.64%、16.87%、29.73%、31.81%[3]。南疆四地州人口中农业人口依然远远多于非农业人口。生产力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就业机会有限,农村劳动力释放缓慢.南疆四地州城镇化是一种实践活动,以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等物质方面为新疆社会发展中的客观存在。它将决定南疆四地州941.64万人口(2014年统计数据)的社会意识。从南疆地区在新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独特地位来看,南疆四地州的城镇化发展与南疆地区社会稳定、自然环境、人口素质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南疆四地州的社会稳定事关南疆新型城镇化,两者相辅相成,决定着南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科学认识南疆四地州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发现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确立有效的发展策略以指导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实践,对南疆四地州未来的长远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南疆地区的社会发展具有如下规律:

(一)加快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生产力发展规律是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基础上,针对南疆产业结构及农业人口现状提出的城镇化发展规律。在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牧民人口市民化势在必行。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牧民转移就业实际上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农牧民脱离土地的约束是生产力的解放,但农牧民失地以后如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以实现转移就业则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南疆四地州农业人口约占80%,因此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人口市民化,将农民从土地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实现农业人口在城镇转移就业的过程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中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现了生产力发展规律。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规律

依托产业支撑的自然规律是根据南疆四地州第一产业比重高、农业人口数量多的现状和自治区南疆工作会议的精神提出的,即在坚持就业第一、产业带动、基础先行、开放引领,推动南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观点基础上,使南疆四地州人口的城镇化与城镇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适应。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进程中,第一产业上水平、重点抓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南疆四地州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必然加快区域城镇化,这是一条改善民生、惠及当地、增进团结,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符合南疆特点的科学发展道路,是南疆四地州贯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需要遵守的基本规律。

(三)体现以人为本的共享发展的规律

“以人为本”的社会规律是在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基础上,“城镇化对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吸引人民群众、为现代化建设实践奠定基础”[4]而提出的共享发展的规律。南疆地区城镇是南疆各族群众向往的理想聚居场所,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也改变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新型城镇化新在人的城镇化,其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所以南疆四地州城镇化进度必须实事求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强调公正,不断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与舞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将有实力有意愿的农牧民发展成市民,因此,将农牧民阶层变为市民阶层是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遵循的“以人为本”的规律。

(四)保持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规律

民族关系发展的规律是在南疆地区各民族的发展受南疆地区社会发展规律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南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南疆各民族和谐发展的逻辑上提出来的城镇化发展规律。“民族关系发展规律本质上是社会总的发展规律在民族关系领域的体现[5]。”南疆地区的民族关系除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和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外,同样受南疆四地州城镇化建设、民族内部结构、民族素质、民族意识等内在要素和社会形态、社会制度、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南疆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极大地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五)维护边疆稳定与安全的规律

边疆安全是在边疆地区的复杂性、民族的差异性、文化的多样性等潜在的特点基础上,针对南疆四地州城镇化与巩固边疆、治理边疆的关系而提出的规律。“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实施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更好地带动周边国家加速自身的现代化进程[6]。”南疆四地州地区城镇化建设能够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基础上,“以开放开发促进边疆地区繁荣稳定,为实现边疆安全奠定物质基础”[6]。南疆四地州城镇化具有以市场为主导、以政府为引导的特征,它既有发展机遇和挑战,也有发展的政策和保障,加上地方政府及援疆省市的经济帮扶建设,都将有力推动南疆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伴随南疆四地州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边境内外将更加积极地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边境两边人民,乃至国与国之间的互信与合作,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的边疆安全体系”[6],从而实现边疆稳定与安全。

三、“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城镇化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7],是改革开放中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变化的窗口,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标志之一。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中指出:“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因素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8]。南疆四地州城镇化水平势必会随着南疆地区工业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而不断提高。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中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以改革开放的精神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联通东西链接的城镇发展空间

南疆四地州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主要包括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三角”经济圈是南疆地区区域发展一体化内部互联互通的重要举措。南疆四地州流动人口数量较多(见表1),与八个国家和地区接壤或相连,在内外互联互通中需求较大,南疆四地州特殊的地缘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不仅吸引了一大批内地投资商前来兴办企业、工厂,而且对资源开发、航空、油气管道、电信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需求都很大。

表1 南疆四地州人口增长比例 单位:万、%

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2010—2015)[9]。

喀什是“一带一路”战略中向西开放的桥头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应当建立喀什噶尔市、和田市、阿克苏市等一批中等地级城市;培育以“喀什城区为核心,以喀什市、阿图什市、疏勒城区和疏附城区为四大增长极,逐步推进‘大喀什’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把喀什噶尔市建成有国际影响的大城市;创建以和田市为中心的和田县—墨玉—洛浦一体化的城市带及阿克苏、库车城市带建设,同时要把塔什库尔干县和乌恰县以县改市“弥补城市群空间差距”。以上城镇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当地的现代化水平,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相互嵌入式社区,有助于促进南疆四地州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能够拉近边疆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能够加强区域合作与沟通,最终实现边疆的安全和繁荣。因此,要凸显南疆四地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应当将“南三角”经济圈建设纳入到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列,使“南三角”经济圈起到联通东西、链接城镇发展空间的重要作用。

(二)疏通农牧民进入城镇的路径

解决南疆四地州广泛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疏通农牧民进入城镇的路径是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促进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城镇化进程中应采取各种措施,疏通农牧民进入城镇的道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吸引到城市就业定居。促进南疆四地州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就是吸纳利用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不仅是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提高当地群众的劳动收入和生活水平。根据最新人口数据,2013年南疆四地州总人口985.3万人,其中非农人口235.34万人,乡村人口749.96万人。南疆四地州农牧区集聚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根据南疆各地州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城镇化和人口发展目标及在人口增长率基础上对南疆地区农牧民转移预计计划进行估算能够得出,到2020年南疆地区总人口预计达到237.56万人次,2030年预计达到302.63万人次。如此庞大的转移就业任务仅仅依靠政府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利用发挥市场的作用,参照内地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模式,结合当地实际,疏通农民进入城镇的道路,促进广大农民进入城镇就业生活,是南疆四地州各族人民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打通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缺乏优质劳动力、劳动要素对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是南疆四地州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未来打通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南疆四地州政府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针对需求加强“精准”技能培训力度。与丝绸之路沿线发达地区相比,南疆四地州人力资源水平偏低,中高端专业技能型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要想从根本上满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南疆四地州沿线地区优质劳动力的需求,首先,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提升教育培训水平。南疆四地州人才短缺的背后,是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投资水平。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对城镇化的拉动力远远高于物力资本投资。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南疆四地州城镇化发展水平、提升劳动力的科技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政府要增加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投资力度。在南疆四地州财政不宽裕的形势下,增加教育投入,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教育预算和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制定吸引力强的政策吸收民间资本和公益基金进入教育培训领域。其次,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务农务工专业技能培训体系。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并增加南疆四地州优质人力资源存储以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汉语语言能力差、文化素质水平较低、专业技能水平低严重制约了南疆地区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及市民化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未来要根据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及城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适时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对“一带一路”建设及城镇化进程中亟需的工种进行“精准”培训,不断发展和完善汉语教育、继续教育和务农务工专业技能培训。此外,对南疆四地州劳动力进行培训时,要将人文素养与实用技术结合起来,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大局意识、稳定当先观念、道德法律观念、市场意识和务工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创业本领,努力使贫困人口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养成正确的生存观、生产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培养适合城镇化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努力打通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四)畅通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畅通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就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未来在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及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南疆四地州势必会面临巨大的高速流动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此政府应当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国家战略向南疆倾斜的契机,科学进行城镇化建设规划,合理引导市场要素进入城镇化建设领域,坚持“两手并抓”,让“无形的手”的作用充分发挥,让“有形的手”的效率更高,鼓励并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南疆四地州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既提高城镇化建设投资效率,又缓解因政府财政困难、投入能力有限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约束,有效畅通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从而以加速度变量的方式创造南疆四地州城镇化的“乘数效应”。 南疆四地州政府的引导主要应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既要扩大大城市发展规模,又要推进中小城镇发展,还要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的承受力,使城乡发展较好地立足于区域自身优势、地缘优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优势和政策优势,重点建设有历史积淀和地理标志的特色小城镇,实现南疆四地州的城镇向高质、高效、集约化发展;二是在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开放、公平、统一、稳定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政府要明确边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三是城镇化建设规划进程中制定符合五大发展理念和南疆四地州区域特色的规则和标准,例如空气环境标准、污水排放标准、垃圾处理标准等,通过制定各类科学标准推动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发展。

总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及未来的建设势必会为推进南疆四地州城镇化建设提供众多的机遇,因此,正确认识南疆四地州城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联通东西链接的城镇发展空间、疏通农民进入城镇的道路、打通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畅通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对于未来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以及推动南疆四地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并彰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

[1]居来提·热合买提, 李文君,丹尔妮莎·喀斯木,等. 南疆三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2(5):28-32.

[2]蔡昉. 再不改革,城镇化对经济贡献将式微[EB/OL].(2016-12-09)[2017-02-02]http://www.ciudsrc.com/new_fangtan/zhuanjia/2016-12-09/108930.html

[3]各地州统计局.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统计年鉴(2015)[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1-3.

[4]居来提·热合买提, 孙月红.城市哲学探微[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4(4):48-51.

[5]柳春旭.民族关系发展规律——民族关系理论研究之六[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8(4):7.

[6]史云贵.“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中的边疆安全问题及治理创新[J].学习与探索, 2016(7):81.

[7]李铁.城镇化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3:59-62.

[8]刘泉江.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供给侧改革[EB/OL].(2016-02-01)[2017-02-10]http://www.China bond.com.cn/Info/22880084.

[9]新疆统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年鉴(2010—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3-7.

(编辑:程俐萍)

Onthe"onebeltandoneroad"andpromotionofurbanizationintheSouthernFourStatesinXinjiang

Julaiti·Rehemaiti1,CuiJie2

(1.TheSouthernXinjiangSocialDevelopmentResearchCenter,KashgarUniversity,Kanshgan844007,China; 2.MarxismCollege,TianjinNormalUniversity,Tianjin300387,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promoting urbanization of the southern four prefectures in Xin Jiang. Urban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social reform.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southern four prefectures inXin Jiang has its own laws, so it is necessary to firmly grasp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n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aws of urbaniza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 It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to strengthe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o integrate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 One Belt and one Road", to highlight the status of the core zone, to enhance the interconnection with the related regions and to maintain the long-term stability and security of the border areas by linking the urban space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constructing the path to the town and the city for the farmers and herdsmen, breaking the bottleneck and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

The Belt and Road; Four prefectures in Southern Xinjiang; Urbanization; Border security

A8

A

1000-5919(2017)11-0030-06

2017-07-05

居来提·热合买提(1967-),男(维吾尔),新疆喀什人,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BMZ083)

猜你喜欢

南疆城镇化一带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家乡的城镇化
筑梦南疆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新疆南疆一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