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2017-10-19陈乃启苏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因素

陈乃启 苏煜

[摘 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聘难这“两难”是当前就业市场的焦点,而有效解决“两难”的关键之一在于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进行科学引导。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假设分析了影响就业期望的因子,并提出了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的相关建议。

[关 键 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036-0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高校扩招过程中出现的学科专业重复建设、与市场需求错位等问题使得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除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等外部因素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不合理也是引发就业难问题的因素之一,就业期望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加剧了毕业生择业的困惑。深入了解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的因子,并实施科学合理引导,这对促进毕业生职业生涯顺利发展,实现家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就业期望也称职业意向,是个体对某种职业的渴求和向往,是个体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和信念。本文假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下包括毕业生性别、父母学历、父母职业、家庭年收入、就读高中类型、大学所学专业、大学期间的学习实践经历、GPA等级、学校就业指导、生源地、社区类别等在内的30个因子的影响。用网络问卷调查法对高校毕業生的就业期望展开调查。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学历与高校毕业生对薪资期望呈现正相关。父母是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学、硕士的毕业生对年起薪期望5~10万的比例分别为18.01%、27.04%、31.58%、44.44%。

母亲职业对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产生的影响明显大于父亲。母亲职业是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负责人)、第二大类(大中型企业的负责人,如董事长、总经理等)的对高校毕业生起薪期望5万以上的分别达到了63.16%和75.01%,而母亲职业是其他大类的对高校毕业生的起薪期望约为20%~40%,更多地集中在5万以下。同时,母亲职业是第一大类的更希望高校毕业生从事第一大类工作。

家庭年收入对毕业生在起薪、就业方向等方面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毕业生对未来自主创业的期望呈正向关系。

(二)學校因素

高中与大学的学校性质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的主要因素之一。从非重点高中到省一级重点高中,高校毕业生对高薪期望(5~10万)的比例是递增,高中性质则对高校毕业生未来职业选择即就业去向方面影响不大。

大学性质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有明显影响。比如师范类性质的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从事教师教育行业,工科性质的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工程性质岗位。这体现出高校的性质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产生着显著影响。

与此同时,就业指导教育对高校毕业生薪资期望影响也有明显作用,毕业生接受就业指导课程的时间越长,起薪期望越接近真实市场。

学校实践教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实践教学满足程度越高的毕业生,对高薪的期待也越高。

(三)社会因素

尽管不同地区的高校毕业生不约而同地优先选择专业技术人员、机关和事业单位办事员、企业的中层等领域作为目标职业,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对职业风险的厌恶上,生源来自温州、宁波等传统商业发达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在当期显示了对风险的厌恶,分别只有6.44%和6.30%的毕业生期望成为小微企业负责人,远低于最高值13.46%和均值8.91%。而选择成为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分别为42.91%和39.39%,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大学生通过兼职可以更多地融入社会,兼职次数越多,毕业生的期待更接近市场实际薪酬水平。

四、科学引导毕业生就业期望的建议

(一)人才培养改革应与社会需求接轨

为促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相一致,高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与社会需求方向一致的人才;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单位都要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加大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力度,使大学教育更加与社会工作相接轨,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需要、行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而加大对高中教育的扶持与改革力度也是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途径之一。

(二)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咨询服务,提前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明确生涯目标与明确就业方向。对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提前开展学业、专业教育等形式的专业指导;对即将面临毕业或者下一届毕业的学生要提前通过设立模拟求职、创业指导、模拟招聘会等形式,让他们感受就业氛围,合理预设自己的就业期望。

(三)合理引导家庭发挥正向作用

要促使毕业生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高校需要积极引导家庭因素发挥正向作用。加强与家长沟通,加强向家长传递就业市场真实信息,消除家庭对其职业定位的消极影响,帮助家长更科学有效地对子女进行职业发展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思.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问题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2]何期.大学生职业决策中家庭因素分析及对策[J].学术论坛,2008(6).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因素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