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2017-10-19林长兰袁仕梵陈书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8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

林长兰 袁仕梵 陈书兰

【摘要】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6例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心接受接种儿童,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接种配合程度、疼痛率、依从性、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 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接种配合程度率、依从性、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 疼痛率高于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配合程度及依从性, 减轻接种疼痛, 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增加儿童家长满意度。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社区儿童;预防接种;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8.099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 vaccination work of community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126 vaccinated children in community child vaccination cent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argete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vaccination cooperation degree, pain rate,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condition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22.22% than 4.7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ntrol group had lower vaccination cooperation rate, pain,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higher pain rate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argeted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ooperation and compliance of vaccination in community children, relief vaccination pain, reduc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after vaccination, and increase the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s parents.

【Key words】 Targeted nursing; Community children; Vaccin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社区儿童预防接种是有效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及保障儿童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 其主要是将疫苗接种到儿童体内, 使其在体内产生抗体, 以此来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效果, 降低疾病对儿童的侵害[1, 2]。但因儿童年龄较小, 在社区预防接种过程中, 儿童不能很好的配合接种工作, 影响社区儿童预防接种质量, 因此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究针对性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11月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心接受接种儿童126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3例。对照组男36例, 女27例;年龄

2个月~6岁, 平均年龄(2.97±1.39)岁。观察组男38例, 女25例;年龄2个月~5岁, 平均年龄(2.85±1.29)岁。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包括接种前观察儿童有无不适症状、接种后相关注意事项的健康知识宣教、接种后密切关注儿童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 主要包括:①儿童档案建立。接种前安排责任护士统一儿童序号, 进行有序接种前体检, 对儿童体温、血压、心率及药物过敏反应进行询问和检测等方面进行体检, 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准确记录, 并观察儿童接种后身体状态, 实时记录, 提高儿童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②接种前护理。营造良好接种氛围, 在儿童接种等待区域, 放置儿童图书和安全轻便的小型玩具, 播放比较舒缓的儿童歌曲, 给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 减轻儿童陌生和紧张心理, 使其能够尽快适应陌生环境, 提高告知儿童家长, 接种后的正常反应, 使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③接种中护理。接种人员挑选具有5年儿童接种工作经验以上的工作人员。接种时与儿童亲切交流, 针对还没有交流能力的婴幼儿, 可以用抚摸、玩具等来分散其接种时的疼痛, 避免其以害怕乱动, 影响接种。④接种后护理。接种后告知儿童家属必须在观察室等待30 min后, 兒童无任何不良反应后, 方可扫码离去, 并告知接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要求儿童家属留下联系方式。在观察区域安排责任护士, 进行巡查, 如发现儿童有任何异常, 及时进行处理。endprint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包括:恶心呕吐、发热、晕厥、腹泻。比较两组接种配合程度、疼痛率、依从性、满意度[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 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接种配合程度、疼痛率、依从性、满意度情况 对照组儿童接种配合程度率、依从性、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 疼痛率高于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预防接种是保证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疾病预防公共卫生措施, 也是我国公共事业的一项基本国策。如果预防接种中没有做好的基础工作极易导致儿童出现不良反应, 给儿童及家长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 影响着儿童心理及身体健康。故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工作质量很有必要[5]。

目前, 虽然很多临床试验证明预防接种有较高的安全性, 但是对于人体来说, 终究是一种外来异物, 且不同的人对药物的敏感度也存在差异, 故而儿童接种疫苗后也可能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 如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 这些难免会给家长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誤解, 从而导致家长对医院或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下降, 同时也给儿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导致接种依从性差。所以, 性有效针对性干预能够尽量减少和解决这类问题[6]。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 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接种配合程度率、依从性、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 疼痛率高于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配合程度及依从性, 有效减轻接种疼痛, 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增加儿童家长满意度。其原因为通过建立儿童档案, 有效保证儿童资料的真实性及有效性, 为预防接种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营造温馨环境, 提前告知接种相关反应有效帮助减轻儿童陌生感和紧张心理, 使其能够尽快适应陌生环境, 促进儿童及其家长更好的配合接种工作, 提高预防接种依从性;安排有经验护士进行接种, 有效减轻儿童疼痛感;嘱咐接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责任护士巡查等, 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社区儿童预防接种质量[7-10]。

综上所述, 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配合程度及依从性, 有效减轻接种疼痛, 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增加儿童家长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红敏, 孟庆萍, 李永红, 等. 微信平台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护理研究, 2016, 30(29):3674-3676.

[2] 李兰凤, 张斯华, 吕丽格, 等.儿童家长在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心理及护理需求调查.河北医药, 2016, 38(9):1415-1417.

[3] 王红增, 张朱佳子. 北京市西城区儿童监护人的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及信息获取途径调查. 职业与健康, 2015, 31(6):758-760.

[4] 陈佳婧, 应颖, 蒋丽丽, 等. 2009-2014年上海市普陀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特征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20):3802-3804, 3821.

[5] 高月平, 郭惜珍. 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管理效果评价.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5):731-733.

[6] 吴英, 李敬波, 毕伟. 针对性护理对高龄患者显微外科手术后的护理.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 19(7):1061-1064.

[7] 叶维林, 郝改艳. 针对性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寒战的干预效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 19(5):748-751.

[8] 廖征, 张艳霞, 文海蓉, 等. C/S版管理模块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1):44-46.

[9] 王瑞芳.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的作用.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6(4):533-534.

[10] 尹秀君, 王文君. 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1):254-255.

[收稿日期:2017-07-03]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土豆片外敷治疗预防接种疫苗后局部反应的观察
Vaccination
入园前的疫苗接种答疑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