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科护理差错率产生的影响分析

2017-10-19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180肖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差错率急诊科优质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180)肖平

急诊科作为医院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在医院占据重要的地位[1]。急诊科设有全科、妇产科、儿科等专科科室,该科室的工作可反映医院总体工作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医院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及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可见优质高效的护理质量在急诊科尤为重要。因此我院就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科护理差错率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点筛选2014年8月~2015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例男女比例为男/女(28/20),年龄为23~65岁,平均为(43.6±5.7)岁;急性损伤12例、上呼吸道疾病19例、消化道疾病17例。研究组48例男女比例为男/女(23/25),年龄为25~70岁,平均为(47.2±6.1)岁;急性损伤8例、上呼吸道疾病21例、消化道疾病19例。所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明显的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急诊护理,包括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救治护理、准备救治器械与药品、救治过程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与此同时给予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指导其如何用药,并嘱咐其治疗各项注意事项。

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研究组优质护理,主要包括:①优质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将科室布置得干净整洁,各项急救器械及药品摆放整齐各归其位,避免出现差错等问题。在科室诊断室放置多功能治疗车,车上的急救药品应摆放整齐,以便在救治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做出及时应对措施,避免造成浪费时间延误救治。及时增添科室内意见簿的笔纸,方便患者反馈意见。②优质救治护理。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实行“先救治后缴费”原则,对患者实施“一对一”护理模式,将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2]。护理人员在实施救治过程中应以专业化和人性化为原则,对患者实施最有效的救治护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救治要求。对于病情危重患者应对其进行严密生命体征观察,开展争分夺秒的救治,在10min内完成心电监测、吸氧等操作,整个护理过程应突出“急、专业”的特点,避免出现差错。③优质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在面对意识无障碍患者时应积极与其沟通了解其身体及心理变化情况,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若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应及时给予其安慰与鼓励。与此同时及时与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救治内容,取得患者配合,对于焦虑且抗拒的患者医护人员应更耐心地对其讲解治疗原则,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安慰,必要时可进行心理疏导。对于病危患者实施急救治疗的过程同时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多给予鼓励减轻患者压力及焦虑情绪,树立治疗信心。④认真完成交接。护理人员交接时应认真清点急救药品并做好记录,对观察室的患者实行床边交接模式,对患者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检查结果做当场交接。制定交接单,交接人员应认真填写以减少换班交接环节中存在的隐患,并同时使交接工作更有效便捷。

1.3 护理结果评定标准 护理结果评定标准主要包括护理差错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①差错率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生认同率、护理投诉率;②患者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项,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项,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版统计软件予以处理,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明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护理差错率 通过临床观察及数据可看出,对照组差错率(27.1%)明显高于研究组(6.2%),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也可看出研究组医生认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优质护理不仅可降低医护人员护理差错率,同时可更有效地配合医生的救治工作,获得医生的认同。见附表1。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通过分析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可以看出,研究组总满意度(97.9%)明显高于常规组(79.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患者对急诊优质护理评价较高,获得较高认同。见附表2。

附表1 两组护理差错率比较(n/%)

附表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n=48,n/%)

3 讨论

急诊科作为医院重要的科室,急诊科护理水平可反映整个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急诊科多为疾病急性发作、病情严重的患者,此类患者需要及时地临床治疗与有效地护理服务,因此急诊科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优质护理模式以其个性化、专业化和人性化特点被人们接受。该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在基础护理的模式上给予患者更专业的救治护理、心理护理;此类护理模式旨在降低差错率、投诉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3]。优质护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在救治及生活方面给予患者高效护理,更需要护理人员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患者异样情绪并给予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优质护理不仅可提高护理水平,更为医院赢得口碑,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4]。经我院研究发现,患者对优质护理评价较高,满意度达97.9%。显著高于常规护理(79.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可看出,对照组差错率(27.1%)明显高于研究组(6.2%),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将优质护理运用于急诊科护理可明显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获得患者一致好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差错率急诊科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没考100分就是有知识没掌握?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