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评价

2017-10-17杨晓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乳腺疼痛满意度

杨晓玲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评价

杨晓玲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目的 评价分析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3.7%),且多数痛感不明显,每一级的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乳腺肿瘤患者而言,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痛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乳腺肿瘤;疼痛护理;对策;效果

近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是女性第二特征的表现,故乳腺疾病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造成双重危害[1]。良性乳腺肿物属于乳腺疾病里较为常见的,是诱导乳腺癌发生的因素之一,概率为常人的2~3倍[2],严重危害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临床上治疗良性乳腺肿物主要为手术切除,该方法可以彻底根治。但术后易出现疼痛的情况,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甚至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意义重大。本文围绕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展开讨论,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98例我院乳腺外科自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手术患者,均经病理学切片检查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49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2~50岁,平均年龄为(35.8±3.2)岁,病程为0.3~2.1年,平均时长为1.2年,未婚女性为42例,已婚女性为56例,65例乳腺纤维腺瘤,33例乳腺增生结节,疼痛程度情况如下:31例无痛,45例轻度疼痛,14例中度疼痛,8例无痛。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况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所得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定期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消毒与换药,实时监控患者的术后体征指标,若出现异常情况时需及时报告主治医师,相应的使用抗生素积极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等。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疼痛教育,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护理人员培训:所有的护士均参加疼痛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制定科学严谨的疼痛教育护理计划,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②疼痛教育:在患者入院安排妥善后,责任护士为患者介绍相关的住院事项后,即开始疼痛教育,包括疼痛的概念、起因、机制与不良反应,重点强调其内容;③心理疏导:引导患者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社等方法分散对疼痛的关注,平稳心态。为患者耐心讲解如何有效的缓解疼痛,如适当的按压、对伤口进行固定等,以及自控镇痛的作用机制与止痛目的。日常生活中增加与患者沟通的次数,引导患者说出内心想法,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自控力。

1.3 观察指标

1.3.1 满意度指标: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百分制,分为以下几种:①非常满意:80~100分;②基本满意:60~79分;③不满意:低于60分。总满意度为前二者之和。

1.3.2 疼痛指标:①0度:患者没有任何痛感;②Ⅰ度(轻度):患者偶尔会感到轻微疼痛,对日常生活(睡眠与自理能力)无影响;③Ⅱ度(中度):患者感到持续性的中度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日常生活;④Ⅲ度(重度):剧烈持续性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以P<0.05为界限,作为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的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3.7%),其中试验组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分别为35例(71.4%)、13例(26.5%)、1例(2.04%),对照组相应为18例(36.7%)、23例(46.9%)、8例(16.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多数痛感不明显,每一级的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术后疼痛度对比[n(%)]

3 讨 论

良性乳腺肿瘤作为一种常见的乳腺肿瘤,临床所占比例为1/3左右,临床上根治的办法是通过手术治疗。患者通常在术后麻药褪去药效后感觉到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这种持续的痛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疾病的恢复进程。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观念也在日益更新,缓解术后疼痛已成为评估外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3]。于患者而言,热情温暖的护理模式与科学有效的疼痛教育可排解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并提高了其对疼痛的自控力,避免了疼痛产生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疼痛护理干预,试验组的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3.7%),且多数痛感不明显,每一级的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证明了疼痛护理干预是乳腺肿瘤术后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本结果与李娟[4]等学者所得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乳腺肿瘤患者而言,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痛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 潘玉韶,杜惠梅,黎雪娃.乳腺微创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4):341-342.

[2] 李文秀.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230-231.

[3] 刘齐.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7):120-121.

[4] 李娟.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341-342.

R473.73

B

1671-8194(2017)26-0261-02

猜你喜欢

乳腺疼痛满意度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疼痛不简单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