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

2017-10-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胸膜炎结核性满意度

葛 新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结核病防治所,辽宁 抚顺 113200)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

葛 新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结核病防治所,辽宁 抚顺 113200)

目的 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接收的8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表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并评估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通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展开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加快病情的康复,充分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重视。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分析

作为临床胸外科一项常见的疾病,结核性胸膜炎指的是机体在胸膜炎发生时处于高敏状态中,给结核杆分枝菌侵入胸膜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炎性反应[1]。该病的临床特点主要为胸腔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以及内皮细胞脱落等,倘若临床未能及时对患者展开科学有效的治疗及控制,那么就会给患者的身心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2]。现阶段,针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主要采取药物联合手术(如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等)的治疗方法,而为达到巩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的目的,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3]。其中,临床护理路径为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可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个性化、标准化以及流程化的护理方案,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充分促进其治疗质量的提高[4]。基于此,本文以我院门诊处8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例,就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门诊接收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例,从中选取8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表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20~71岁,平均(47.8±1.9)岁;病程为5~53周,平均(34.2±1.5)周;发病部位:24例在右侧,16例在左侧。另一组为观察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为22~74岁,平均(48.1±2.2)岁;病程为6~52周,平均(34.0±1.3)周;发病部位:28例在右侧,17例在左侧。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得到确诊,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胸痛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同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精神异常以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等患者。此外,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值得比较。

1.2 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鼓励并指导患者正确咳嗽与排痰,确保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确保门诊室干净舒适,注意通风;当患者存在胸腔积液时,协助其抽取积液。对于观察组患者,则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建立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管理小组成员主要包括一名护士长及若干名责任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并依此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护理路径方案,包括标准化的护理流程,记录患者的病情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医师与责任护士签名等。②实施护理操作:a.基本护理:接诊患者后,先对其各项生命体征以及身心状态展开全面评估,指导其接受各项常规检查;确保门诊室干净、整洁,免费提供冷热水、纸巾及纸杯等,也可放置一些有关健康教育的杂志及书籍;护理人员还应注重仪表、举止端庄,以亲切、热情的态度来接待患者。b.心理护理:由于结核性胸膜炎发病急,且伴有明显疼痛,因而患者会出现紧张不安、焦虑烦躁等负面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治疗、护理的方法与效果等详细讲解给患者听,使其对自身疾病产生更深入的了解,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接受临床治疗及护理。c.用药护理:严格遵循医嘱向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做好早期治疗工作,确保药物剂量的合理性。叮嘱患者保证足够的休息,避免出现窒息的情况;嘱咐患者切不可自行减少药量或停药,以免出现耐药的情况;在用药期间,一旦发生任何不良反应,需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d.症状护理干预:发热:当患者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时,需用冰袋及全身擦浴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倘若出现高温不退的情况,则需给予合理的退烧药。咳嗽:指导患者将痰液尽可能咳出体外,当咳嗽剧烈时,需合理应用止咳药。胸痛:让患者采取仰卧的体位,并采取放松疗法,或是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记录。其中,患者的护理效果判定标准具体为:患者的胸腔积液及其他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不存在胸膜肥厚的情况,为治愈;胸腔积液减少的幅度在80%以上,其他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不存在胸膜肥厚的情况,为显效;胸腔积液减少的幅度在50%~80%的范围以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存在轻度胸膜肥厚的情况,为有效;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未达到上述标准,即为无效。护理满意度则根据门诊自制的问卷表展开调查,总共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这三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数据分别用百分比、平均数与标准差表示,并分别用χ2与t进行检验,P<0.05,表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相比于对照组的82.5%发生显著升高,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45例患者中,非常满意32例,比较满意12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97.8%(44/45);对照组4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1例,比较满意11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度为80.0%(32/40)。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作为一种规范化、程序化的路径管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对临床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形成阶梯式的操作流程,并根据医院的护理要求与病情要求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能够综合考虑到患者的各种情况,从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整体、规范的护理服务,并根据时间顺序来排列,容易对护理工作的疏漏进行观察[5]。而作为肺结核常见并发症之一,结核性胸膜炎主要由结核菌从原发肺门淋巴结经过淋巴管到达胸膜而引起[6]。由于该病具有发病迅速、病程长、病情绵延不愈等热点,因而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生理及心理负担,在损害患者健康的同时,也导致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出现,进一步加重了病情[7]。

本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观察组患者展开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其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P<0.05)。这一结果与陶金凤[8]的研究报道相吻合,也进一步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患者在入院初始就受到了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加快病情的康复,充分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张秀梅.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6):243.

[2] 杨艳红,周玲,崔立新.舒适护理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473-474.

[3] 袁君.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2013,7(8):90-91.

[4] 李桂仙,李利琼.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6):4817-4818.

[5] 方丽.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3):256.

[6] 张蕴淑.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162-164.

[7] 方亚利,张永利.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2,23(8):145-147.

[8] 陶金凤.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23):2132-2133.

R473.5

B

1671-8194(2017)26-0230-02

猜你喜欢

胸膜炎结核性满意度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你了解胸膜炎吗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更正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膜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