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10-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血栓下肢概率

张 莉

(辽宁省本溪市铁路医院外三科,辽宁 本溪 117000)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 莉

(辽宁省本溪市铁路医院外三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探讨对下肢骨折患者施以护理干预后,观察在预防术后并发出现深静脉血栓疾病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62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下肢骨折患者在手术期间分别施以传统护理以及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出现深静脉血栓疾病的概率对比。结果 观察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出现深静脉血栓概率同对照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比较,降低幅度尤为显著(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患者施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出现深静脉血栓概率,进而为下肢骨折术的顺利实施以及预后质量的提高做出保证。

护理干预;下肢骨折术;深静脉血栓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诱因分析,主要因为患者呈现出静脉血流受阻的情况、出现了静脉血液高凝的情况以及出现了静脉壁受损的情况导致。对于下肢骨折疾病患者在施以疾病诊断治疗期间,为了避免患者并发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情况,需要设计护理方案加以干预[1]。本文将确定针对性显著的护理方法对下肢骨折患者加以干预作为实验目的,以此降低其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概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62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81例):男51例,女3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5~77岁,平均年龄为(53.19±4.82)岁;观察组(81例):男52例,女2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6~79岁,平均年龄为(53.23±4.85)岁;对两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性别比例与年龄分布施以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下肢骨折患者在手术期间分别施以传统护理以及护理干预,对照组主要就介绍下肢骨折患者当前的疾病情况、下肢骨折患者对应的医疗护理人员以及手术的相关知识等方面完成工作;观察组为:

1.2.1 合理对患者施以无痛功能训练干预:对于下肢骨折患者,在完成术后的早期,需要合理展开无痛功能训练操作,但是因为训练需要长时间进行,对此在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充分的鼓励,从而将下肢骨折患者训练恒心有效提高。通常情况下,完成手术后的2 d,于临床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施以踝关节背屈训练以及踝关节拓屈训练干预,保证3次/天的训练频率[2]。

1.2.2 对患者开展输液护理指导工作:对下肢骨折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对于患者的病症改善情况加以重点观察,特别需要对患者患肢末梢血运加以认真观察,观察患者呈现出潮红症状以及血运症状后,则需要分析导致此种症状出现的原因,之后立即加以解决,避免上述症状呈现出进一步严重的现象。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在施以输液治疗过程中,需要将患者扎止血带时间有效减少,在实施输液过程中,禁止出现对患者施以下肢输液的现象[3]。

1.2.3 对患者选择人力挤压法加以干预:通过对患者的腓肠肌实施人力挤压干预,对于患者下肢血流速度可以有效加快,可以使得患者呈现出的静脉淤血症状获得显著缓解,对于患者淤血静脉排空可以做出有效保证,最终对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发挥的促进效果较为显著,从而防止患者呈现出凝血因子聚集的情况以及出现血管内膜黏附的情况,最终避免出现深静脉血栓现象[4]。

1.2.4 合理做好机械预防工作:手术后,需要合理选择循序减压弹力长袜进行干预,在弹力影响下,对患者的小腿肌肉进行有效刺激,从而对于患者的静脉回流加以有效促进[5]。

1.3 统计学方法: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下肢骨折患者护理结果分析,计数资料(深静脉血栓出现概率)以%形式完成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 结 果

观察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出现深静脉血栓概率同对照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比较,降低幅度尤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出现深静脉血栓概率对比[n(%)]

3 讨 论

深静脉血栓属于对患者完成骨科手术后,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类型,疾病诱因为患者的肢体深静脉血液呈现出凝结不正常的情况导致,并且诸多于患者的下肢呈现出血栓疾病,在手术后3 d与5 d范围内存在较高概率患有此种疾病。对具体诱因加以分析:①患者的血液表现出高凝的情况:患者因为临床手术表现出损伤的情况后,会导致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改变,进而使得患者呈现出血小板聚集的现象,因此表现出高凝的情况[6]。②患者的血液速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减慢:对患者在施以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患肢局部静脉表现出舒张的情况,手术后因为患者卧床休息的时间较长,从而导致患者的下肢肌肉呈现出松弛的情况,自身血液流动速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减慢。此外因为出现血液滞留情况的影响,使得患者出现了大量白细胞积聚的情况。③患者出现了血管壁损伤的情况:在对患者施以手术治疗过程中,相关操作针对患者的肢体股静脉产生损伤的现象,并且在患者血管壁内膜受到损伤逐渐严重的形势下,使得患者的凝血过程呈现出激活的现象,从而导致下肢骨折患者出现了血栓的情况。

对于下肢骨折患者,完成手术后并发出现了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后,对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尤为严重,从而使得患者呈现出肺栓塞的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对此手术后研究有效措施施以疾病预防表现出显著的价值。对本次研究结果加以分析发现,施以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下肢骨折患者,同施以传统护理的对照组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出现深静脉血栓概率同对照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比较,降低幅度尤为显著(P<0.05),从而证明护理干预的充分实施,使得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呈现为显著的降低,从而对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预后质量的提高可以做出有效保证。

综上所述,对于下肢骨折患者施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从而避免因为此类并发症的出现,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疾病恢复产生影响,进而可以为下肢骨折患者预后质量的提高做出充分保证,显著优化下肢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谭桂香,王小娟,颜观惠,等.护理干预在预防100例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47):50-51.

[2] 袁文霞,曾荣.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J].母婴世界,2016,1(5):185.

[3] 黄柳月.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6):95-96.

[4] 郑明香.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6):115-118.

[5] 程锦珍,邱雪,周仲辉,等.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9):11-12.

[6] 孙美艳.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9(41):198.

R473.6

B

1671-8194(2017)26-0217-02

猜你喜欢

血栓下肢概率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