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10-17孙景唯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盐酸

孙景唯

(黑龙江省电力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孙景唯

(黑龙江省电力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目的 分析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收治时间在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LVESV(57.64±17.21) mm3、LVEDV(126.45±23.33) mm3、LVEF(55.73±7.23)%、总有效率 96.00% 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在行PCI手术前,给予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各项心脏功能指数,抑制血小板聚集,还能增加总有效率。

盐酸替罗非班;常规药物;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严重且多发的心内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具有致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1]。因此,本院选取5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和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选取我院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收治时间在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并将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其中25例患者为观察组,25例患者为对照组。

观察组;14例为男性患者,11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41~60岁,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0.32±0.14)岁。对照组;13例为男性患者,12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42~61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1.66±0.27)岁。观察组、对照组两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手术前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口服氯吡格雷300 mg与阿司匹林300 mg)。

观察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手术前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265),首先静脉注射10 μg/kg,最后以10 μg/kg维持静脉泵入36 h。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LVESV、LVEDV、LVEF指标。对比两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使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处理,LVESV、LVEDV、LVEF指标采用t检验,总有效率采用χ2检验,采用P<0.05表示两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存在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LVESV、LVEDV、LVEF指标: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SV(57.64±17.21) mm3、LVEDV(126.45±23.33) mm3、LVEF(55.73±7.23)%显著优于对照组,LVESV、LVEDV、LVEF t值分别为5.3496、3.5277、5.6901,P均<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患者LVESV、LVEDV、LVEF指标(±s)

表1 对比2组患者LVESV、LVEDV、LVEF指标(±s)

注: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

组别 例数(n) LVESV(mm3) LVEDV(mm3) LVEF(%)观察组 25 57.64±17.21 126.45±23.33 55.73±7.23对照组 25 86.93±21.29 154.86±32.82 44.38±6.87

2.2 对比总有效率:经过治疗后,观察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00%(总有效率χ2为6.6396,P<0.05),见表2。

表2 对比2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

3 讨 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破裂,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引起的。临床上常采用PCI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在治疗的过程中,易导致患者内皮细胞损伤,从而使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从而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预防[2-3]。

常规治疗中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但是由于效果不显著,因此临床上不推荐采用。而盐酸替罗非班为受体拮抗剂,作用于血小板聚集共同通路上,从而阻断患者血小板聚集的最终通路,从而抑制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多项研究证明,静脉注射盐酸替罗非班20分钟可达到血浆浓度高峰,具有显著效果,同时还具有疗效显著等优点[4]。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LVESV(57.64±17.21) mm3、LVEDV(126.45±23.33) mm3、LVEF(55.73±7.2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00%。

综上所述,在行PCI手术前,给予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各项心脏功能指数,抑制血小板聚集,还能增加总有效率,值得运用。

[1] 张忠明.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16-2217.

[2] 周芝兰,马丹,李芳平,等.疏血通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1):1300-1300.

[3] 杨培根,单瑞,程爱娟,等.他汀类药物治疗对2型糖尿病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磷脂酶A2和心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8):854-857.

[4] 张庆华,闫华,赵国玉,等.替罗非班对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354.

R542.2+2

B

1671-8194(2017)26-0118-01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盐酸
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盐酸泄漏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群策群力!罗非鱼产业上下游积极扩大内销市场,今年将迎来多重利好消息(附2019罗非购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