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年龄和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2017-10-17袁爱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危型鳞癌感染率

张 萍 袁爱萍

(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宫颈科,上海 201620)

不同年龄和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张 萍 袁爱萍

(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宫颈科,上海 201620)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的妇女和人乳头瘤病毒型别与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妇科及宫颈门诊就诊的发现宫颈脱落细胞异常者进行HPV分型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活检结果有异常的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病理诊断为不同级别宫颈病变共672例:其中LSIL(宫颈低级别病变)360例,HSIL(宫颈高级别病变)262例,宫颈鳞癌49例,宫颈腺癌1例。30-50岁是HSIL及LSIL的高发年龄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病例标本中共检测到15种高危型HPV亚型,25例HPV阴性(LSIL18例,HSIL5例,宫颈鳞癌3例),感染率为96.28%。在HSIL(宫颈高级别病变)病例组中HPV16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高危型,有统计学意义上差异(P<0.05)。结论 30~50岁是宫颈癌前病变高发年龄,应加强对这些妇女的临床筛查和管理。HPV16亚型是造成宫颈高度病变甚至癌变的主要基因型,应引起重视。

年龄;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宫颈病变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这与性观念转变,年轻人性生活活跃,HPV感染率增加有关。大量研究表明宫颈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病变甚至癌变的必要条件,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原因明确且可以预防的癌症。因此HPV分型检测成为宫颈癌筛查必不可少的内容,不同的HPV基因型其致癌性有所差异。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年龄和HPV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相关性的分析,对以后规范的进行宫颈癌筛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妇科及宫颈门诊就诊的所有妇女进行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及HPV分型检测,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2年以上,年龄20~70岁,未婚未育者35例,已婚未育者21例,其余均为已婚已育,患者均无盆腔放化疗史。任何一项检查出现异常者均进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宫颈活检异常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发现宫颈病变672例。根据病理诊断分为4组:LSIL(宫颈低级别病变)360例,HSIL(宫颈高级别病变)262例,宫颈鳞癌49例,宫颈腺癌1例。

1.2 标本采集:用美国BD公司提供的专用液基细胞宫颈刷置于宫颈口移行带逆时针旋转5圈采集细胞学标本,用由广东凯普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专用宫颈刷以同样的方法进行HPV标本采集,标本置于专用的保存液中,做好标本标记。阴道镜检查采用深圳市金科威实业有限公司的电子阴道镜(4.0版本),所见可疑病变部位有针对性取多点活检,并标记好取材部位。

1.3 检测方法与诊断标准:妇科及宫颈门诊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采用采用TBS分类法,ASCUS及以上者视为异常。HPV分型检测进行21种HPV分型,其中高危基因型15种: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低危基因型6种:CP8304、6、11、42、43、44。阴道镜活检标本由专业的病理科医师进行制片镜检。

1.4 统计学方法:记数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年龄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从表1中可以看出,30~50年龄段在各病变组中的发生率均较高,且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率(LSIL及HSIL)较其他年龄段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发病率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

2.2 宫颈病变程度与高危型HPV基因型的关系:在所有病例标本中共检测到15种高危型HPV,25例HPV阴性(LSIL18例,HSIL4例,宫颈鳞癌3例),感染率为96.28%宫颈鳞癌组中感染率最高的基因型为HPV16(28/63),但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HSIL(宫颈高级别病变)病例HPV16的感染率最高,且除了与HPV35、HPV56、HPV 59以外(可能与样本量过少)与其他高危型HPV基因型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

3 讨 论

3.1 HPV感染与宫颈癌:大量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表明,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HPV属于乳头瘤病毒科,科内涉及100多种乳头瘤病毒,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2大类。生殖道 HPV感染在有性生活的妇女中普遍存在,终其一生,70%~80%的女性至少会发生一次HPV感染,绝大部分感染者通过其正常的免疫功能可以自愈,不会以宫颈癌为最后结局[1]。

3.2 年龄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HPV持续感染8~12个月可以导致癌前病变的发生,经过8~12年可发展为浸润癌。本研究组中(表1),各年龄组宫颈高度病变的发病率从低到高依次为21~29年龄组(6.49%)、51~70年龄组(31.30%)、30~50年龄组(62.21%)。育龄期年轻妇女性生活活跃,HPV感染率较高,感染的高峰年龄在18~28岁,由于自身免疫力强,HPV病毒能被及时清除,引起严重宫颈病变的比例并不高。

3.3 HPV亚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在本研究中共检测到15种高危型HPV,25例HPV阴性(LSIL18例,HSIL4例,宫颈鳞癌3例),感染率为96.28%(647/671)。HSIL组中感染的HPV基因型前6位排序依次为HPV16(168/394)、HPV58(61/394)、HPV 52(40/394)、HPV 33(36/394)、HPV31(15/394)、HPV18(14/394),且HPV16亚型感染率与其他所有基因型相比除了HPV35、HPV56、HPV 59以外(可能与样本量过少)均有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本研究中可以发现HPV16亚型具有高致病性,Richardson等发现HPV16感染的持续时间最长,平均18.3个月[2],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病变的必要条件。对于有性生活的妇女一旦HPV16阳性必须进行阴道镜评估,必要时活检以明确诊断,以便尽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时治疗,避免宫颈癌的发生。由此可见HPV的分型检测在临床工作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宫颈癌的早筛早治提供重要线索。

[1] 廖秦平.要真正理解和重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5):321-323.

[2] 毕蕙,赵健,陈锐,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5):362-364.

R737.33

B

1671-8194(2017)26-0114-02

猜你喜欢

危型鳞癌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醋酸棉酚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Aurora-A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和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