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7-10-17顾素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血流量内径多普勒

顾素杰

(辽宁省鞍山市第二医院电诊科,辽宁 鞍山 11401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顾素杰

(辽宁省鞍山市第二医院电诊科,辽宁 鞍山 114014)

目的 探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而在同一时间段内选择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 观察组患者足背动脉血管内径为(1.28±0.38)mm、血流量为(0.32±0.12)mm3/s;股动脉血管内径为(3.64±1.52)mm、血流量为(11.59±2.74)mm3/s;腘动脉血管内径为(5.12±1.03)mm、血流量为(38.41±2.15)mm3/s,其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漏诊率、误诊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00%、10.00%、95.00%、90.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价值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其常见的并发症为下肢动脉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血流减少,血管呈慢性进行性病变,而对于此类患者应早期进行治疗,避免发生截肢现象,近年来,有学者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不仅可明确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还可确定患者血管内径和血流量[1]。对此本文旨在探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选择120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在同一时间内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为(57.95±2.85)岁,60例为女性患者,60例为男性患者。对照组: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为(58.48±1.65)岁,61例为女性患者,59例为男性患者。观察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其可进行相互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和观察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超声诊断仪选用GE LOGIQ S6型号,诊断前将超声仪探头频率设定为6~10 MHz,血流夹角和声束<55°,最低流速为每秒10 cm。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针对患者足背动脉血流、ā动脉血流、股动脉血流进行检测,判断患者各动脉血管血流充盈情况、血流量、血管内径,对比两组受检者下肢血管病变情况。

1.3 观察指标: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进行t或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各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具体结果见表1。

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有10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敏感度为95.00%,特异度为90.00%,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10.00%。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s)

表1 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s)

组别 例数(n) 观察组(n=120) 对照组(n=120)血管内径(mm) 足背动脉 1.28±0.38 1.98±1.75股动脉 3.64±1.52 4.98±1.79腘动脉 5.12±1.03 6.84±1.65血流量(mm3/s) 足背动脉 0.32±0.12 1.58±0.76股动脉 11.59±2.74 15.91±2.98腘动脉 38.41±2.15 45.65±3.47

表2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

3 讨 论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主要是由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障碍,造成动脉局部内膜损坏,糖化产物生长增加,血管壁上蛋白质破坏,从而导致内膜增厚,管腔狭窄,而长时间内膜增厚可导致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其可病变程度可随着患者病程延长而加重,其中最先受累的部位为ā动脉,容易导致患者下腔血管狭窄,形成不规则粥样硬化斑块,造成下肢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坏疽、溃疡现象[2-3]。同时由于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现象较为常见,其可使管壁顺应性降低,从而加重患者病情,严重者需进行截肢,因此一项有效、简便的诊断方式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中显得尤其有效,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4]。

早期临床上常使用X线、CT检查,其虽可明确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但无法具体明确患者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因此其诊断的数据不能够作为临床治疗依据。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彩色多普勒超声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仅操作简单,且具有无痛特点,同时其诊断正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5]。将其应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中,可根据超声频谱宽度、局部回声强弱、是否规律,从而判断患者血管腔内管腔血流量、直径、斑块部位以及其大小,从而早期发现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情况,同时针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明确下肢血管病变程度,从而制定治疗方案,达到早诊断、早治疗原则[6]。

本次研究中,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异度为90.00%,敏感度为95.00%,由此说明,其诊断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同时本次结果中,观察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足背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的血流量和血管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由此可说明,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其血流量更少、血管内径更狭窄,其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代谢功能异常,导致血管内径狭窄,血管阻塞性病变,因此其可健康体检者相比,具有差异性,由此还可证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中具有一定价值性[7]。

总而言之,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性、简单易行等特点,将其应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中,不仅可明确患者病变严重程度,还可判断患者具体病变位置,因此其诊断方式值得推广。

[1] 千小川,陈克非.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12):985-987.

[2] 饶俐.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3):198-200.

[3] 刘矗,王凯,方向明,等.双源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88-90.

[4] 吴春山,陈海庆,郑洛翰,等.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意义[J].广东医学,2014,74(16):2584-2585.

[5] 肖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7):1120-1122.

[6] 陈立秀.2型糖尿病64例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09(5):120-121.

[7] 刘昕,王建华,傅群峰,等.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超声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30(8):566-567.

R587.2

B

1671-8194(2017)26-0065-02

猜你喜欢

血流量内径多普勒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抖腿是健康行为
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