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茶馆的定位与室内设计初探

2017-10-10朱海燕

茶叶通讯 2017年3期
关键词:禅意茶馆空间

董 昭,朱海燕,程 举

(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禅茶馆的定位与室内设计初探

董 昭,朱海燕*,程 举

(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以禅茶馆——茶馆领域新业态为研究对象,在探讨了茶文化与禅文化相互交融形成“茶禅一味”理念的基础上,对禅茶馆进行了定义,围绕着茶馆“禅意”的呈现,提出了“六根共识”——即“眼、鼻、耳、舌、身、意”的全方位感受的室内设计方案,以期为禅茶馆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禅茶馆,六根共识,茶馆设计

茶馆是社会文化景观之一,是以茶会友、休闲消遣和商务洽谈的社交场所,尤其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大大小小形式各样的茶馆百花齐放,不仅仅是“北上广”等都市的靓丽风景,也成为了中小城市的时尚消费场所。随着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茶馆的社会功能日渐丰富,在承担着喝茶、娱乐、休闲、社交等功能的基础上,文化传播功能日益凸显,以满足人们在茶馆消费获得物质享受的同时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近十年来,“茶禅一味”成为茶学术届与文化届研究的热点,以茶体悟禅意的空灵静谧亦成为茶饮消费者追求的一种意境,就如同佛教、禅宗走进世俗生活一样,禅茶馆成为茶馆领域的一种新业态。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茶馆的文化性,那么究竟什么是禅茶馆?在装修设计时禅意如何呈现?本论文就此展开探讨,以与同仁商榷。

1 禅茶馆的定位

禅文化与茶融合与禅宗主张及其精神有关。禅宗坐禅修行,清静去烦,见性成佛,主张顿悟。茶具有提神清脑的功效,成为僧侣们修禅悟道时保持清醒的最佳饮品,在长期饮茶的过程中,僧侣们把饮茶与顿悟大觉联系起来:“品茶如参禅”,“谓智者悟禅,清茶一杯”,“欲问禅,想想茶”。日常生活中,人们把以茶修禅的方式称为“禅茶”,即从茶的香味中体会禅意,远离浮躁与功利,保持宁静和愉悦的心境,其本质就是在行茶品茶的过程中去体悟生命的真谛。“禅茶文化”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是:“正、清、和、雅”,“正”就是八正道,“清”就是清净心,“和”就是六和敬,“雅”就是脱俗[1]。八正道是佛家在修行时的态度,是修行者的行为标准,要有正知、正见、正念、正心。“禅茶馆”即以“禅茶文化”为中心,营造充满着禅意的品茶空间,引导消费者以“八正道”的态度,用一颗最纯粹的心从一杯茶的色、香、味、韵中感受禅的宁静、和谐、圆融的生命状态。换而言之,“禅茶馆”就是通过品禅茶,观赏禅茶茶艺,体验清茶、清点、素食,让消费者舒缓情绪,释放烦恼,让内心得到净化,达到放下包袱,唤醒心灵的力量,体验自在人生的休闲场所。

2 茶禅馆的室内设计

当前,很多茶馆茶室注重“禅意”空间的营造,以“茶禅一味”“禅”主题的书画作为装饰,或以“观音”“佛佗”等雕塑作为摆件等屡见不鲜,然而,禅发于心,境生于景[2], 仅以浅白的表达方式不足以体现“禅茶”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和特质,“禅茶馆”需要深层次设计,通过独特的颜色、符号、纹样、手法、风格等呈现和表达,并能让消费者感知,才能突出禅茶馆的文化特色。那么,如何才能让消费者从这些呈现中感受与认知禅意呢?佛教认为,人内有六根,外有六尘,中有六识。所谓的“六根”是指眼、鼻、耳、舌、身、意,它们分别具有六种感觉功能,是“心所依者”。所谓“六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外部的存在。所谓“六识”即六根对六尘的感知。眼识为见,耳识为闻,鼻识为嗅,舌识为味,身识为触,意识为思虑。在此,我们围绕“眼、鼻、耳、舌、身、意”对禅茶馆室内装修设计进行探讨,给六根以安放之处,全方位调动消费者的感觉器官及内心感受,体验“禅茶”的过程美和结果美。

2.1 “眼”——视觉设计

禅茶馆室内的视觉设计主要包括色彩、符号、光影等。

2.1.1 色彩

研究表明,色彩能影响人的情绪(表1)。禅茶馆在色彩应用上可以冷色系或者是中性色作为整体空间的基本色,大面积的使用,再搭配以局部的暖色来做点缀,如此组合起来,空间颜色给人的感觉就是整体的宁静配以画龙点睛的温暖感。所选用茶道具、插花,服务员的着装、妆容等与整体协调。借用颜色的清净来营造空灵的清雅。例如:台湾的食养山房,整体的大面积是白色墙配以原木地板为基础色系,借由借景的手法,用落地玻璃窗将窗外景观植被的绿色引入人们的视线中,在空间的某个局部,点缀一盆时令的鲜花,如黄色的兰花、粉色的康乃馨等,用来起到柔和空间颜色的效果[3]。

表1 色彩与情绪感知Table 1 Perception to color and emotion

2.1.2 符号

特定的符号能传达特定的文化内涵(表2),在茶馆装修设计时,可巧妙运用“禅文化”符号[4]。既能美化局部陈设,还能直指人心,从符号的寓意中感悟禅的意境。

2.1.3 光影

光和影就像事物的正反两面,相辅相成,有阴影才能突显出光亮,有光亮,暗的地方才可以显现,其变化可以增加和凸显空间所想要表达的主体性。在禅意空间的营造中,可以利用光和影的结合,打造出空间虚实变化、空灵安静之感,这与禅境不谋而合。而光和影,有强有弱,叠加使用,可以使空间层次分明,空间更加细腻,例如:一个空间内,可用10~20 W的4000 K流明的自然光搭配10 W的2500 K流明的暖黄光,搭配出明暗效果。又如整体空间为了突出主题,只采用一盏聚光灯,投于空间中的茶席、插花或者挂画之上,更能够使整个空间瞬时安静下来。

表2 禅文化符号与寓意Table 2 The symbols and moral of Zen culture

2.2 “耳”——听觉设计

音乐对于人们心灵的陶冶与灵魂的净化起着不可代替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能调节心情已成为共识,还出现了运用音乐来治疗精神疾病的“音药疗法”。因此,禅茶馆中听觉设计尤为重要。一般而言,禅茶馆中的声音包括自然之声和人造之声。

2.2.1 自然之声

如果有条件,能引入自然山水小溪、空山鸟语、雨打芭蕉、风过竹林之声,则最妙,次之以人工布景设计的方式来体现。例如:在茶馆门口或茶台边经常摆放水景,来营造出自然的流水之声,水声不能太过密集,过大会使得人心不能安静下来,处在一个运动浮躁的状态,而只需泉水缓流,隐有隐无,不扰人清静,却能入人心底。在景德镇陶艺街的“妙自在”茶器门店,入口安装有一个大约30 dB左右的迎门器,当有客人进来时,传来的并不是往常的“欢迎光临”,而是两声轻轻的木鱼之声,让人听之味禅。

2.2.2 人造之声

背景音乐在营造茶馆宁静气氛时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以丝竹类为主,多弹奏平和的曲调,声音不宜过大,若有若无,似从远处飘来一般。禅茶馆内应以“舒缓、轻松”的音乐为宜,首选是禅乐,如:《心经》《大悲咒》《云水禅心》《枯木问禅》等。此外,还有纯音乐类,如 :古筝曲目 《高山流水》《秋水悠悠》《阳关三叠》等。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音量,以轻柔舒适为宜,否则过大的音量反而适得其反,优美的旋律变噪音了。

2.3 “鼻”——嗅觉设计

鼻子感知的气味,气味对空间的改变犹如声音一样,对人的身心有直接影响,好香不仅能使人心旷神怡,而且能助人进入禅境。在禅茶馆,嗅觉设计涉及茶香、花香、熏香等。

2.3.1 茶香

很多茶店,因贮存了大量茶叶,让客人入门便可以闻到满屋子的茶香,“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也可以借助焙笼烘出茶香满屋。

2.3.2 花香

插花在茶室已有广泛运用,禅茶馆内宜用四季时鲜、香气清幽的花草,如暗香浮动的梅花、兰花等。使用时注意同一个空间用一种有气味的花材即可,勿用带有浓烈气味的花材,例如薰衣草、尤加利等。整体营造的嗅觉感是清雅悠长。

2.3.3 熏香

为营造整体空间的嗅觉感,如果前两个条件都不具备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熏香来实现,在中国古代茶事活动中,焚香助茶并不鲜见。如宋代杨万里在品双井茶时诗云:“瓣香急试博山火,两袖忽生南海云”。博山炉是汉代太子宫中专用的香炉,诗人用来喻为极贵重的香炉。宋代朱熹的“烛香瀹茗知何处,十二峰前海月明”。明代汤显祖的“村歌晓日茶初出,社鼓春风麦始尝。大是山中好长日,萧萧衙院隐焚香”。陆容的中国茶道讲究“茶须静品,香能通灵”。选择适宜的香品香料十分必要(表3)。

表3 香品类型与禅意联想Table 3 The fragrance type and Zen association

以上香料可以做成香粉,调和使用,不仅可以净化空气品质,更能舒缓精神压力,使人身心舒畅。佛教认为香是沟通人佛的使者,香可使人自性清净,人心向善。同时茶人认为香是有生命的,它在燃烧过程中不停地与人对话,能激活人的想象力,使时空都充满禅意诗意。

2.4 “舌”——味觉设计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依“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食住行,“段食”即分段而食,由人的生理需要产生对食物的摄取行为;“触食”即感觉器官接触,众生由于“根尘”结合而生起的感觉即为触食;“思食”即各种思虑、思考,使意识活动得以进行,视为思食;“识食”即精神主体。可见,“食”不仅是物质食品,也可以是精神食粮。禅茶馆在味觉设计时,应注重从茶和茶食的品味中依“四食”获得精神的修行。禅茶馆内通过舌头感知的味道包括茶和佐茶所用的干果、糕点、水果和素食。

禅宗认为生老病死、离别相思、爱恨情仇都会带来苦恼,所有这些苦都会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烦恼与忧愁。佛教认为“苦海无涯,回头是岸”,通过参禅悟道,可以看透这些苦难,认识真我,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实现自我的超越,达到一种对“苦”的解脱[5]。茶叶味苦,但有回甘,只有饱尝入口之苦,才能懂得回味之甘。这种对“苦”的相似理解,正是人们所追求的“茶禅一味”的一种境界[6]。

在我国汉族地区,由于奉行大乘教义,自梁武帝大力倡导素食之后,僧人忌食一切形式的肉食和五辛,这一规定一直延续至今[7]。“素食”指凡是一切有生命的动物都不得食,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们爱护众生生命的慈悲心。因此,禅茶馆内品茶和茶食都以尊重和保护生命为前提,饮清茶,尚素食,即符合“素食为尚”的养生观,也有助于修养慈悲心。

2.5 “身”——触觉设计

身体对所处环境的触觉感知,禅茶馆内在触觉设计往往与视觉设计相结合,禅茶馆内物境的整体规划和营造对茶馆氛围起着直接作用。环境舒适怡人,即使是普通的茶也会品出上好的味道来,纷乱的心情也会得到平静;环境杂乱无序,再好的茶、再细心的准备都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历代茶人都十分注重品茗环境的选择,或青山翠竹、小桥流水,或琴棋书画、幽居雅室,追求的是一种天然的情趣和文雅的氛围。明代徐渭指出宜茶环境:“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流白云,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8]禅茶馆中以运用木材、青砖、瓦片、纱等传统材料或仿古材质为主,更利于营造简洁、朴素、古朴的气息,传统的材质可以使人产生返璞归真,追求“自然美”的感受。

2.6 “意”——法觉设计

“意”是“眼、耳、鼻、舌、身”的综合感知。如台湾以禅意空间而闻名的食养山房,诸多客人远道而来所求的“莲花汤”:在竹木相映的茶室内,雅乐飘飘,捧着黑色的木质钵碗,观赏着一朵干燥莲花在热汤中花瓣徐徐展开,清香弥漫,再一次重现夏日湖中莲花绽开的情景,在淡淡有滋味中,感受莲花盛开的清净美好。此时,不仅眼睛所看,耳朵所听,鼻子所闻,舌头所尝,身体所感,直至心意所悟,无处不是禅,无处不是妙!

禅意品茶空间的设计方兴未艾,本论文尝试从禅茶馆的设计入手,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提升茶馆的文化内涵,为满足消费者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开拓一片清雅幽静的休闲空间,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益于提升茶馆的竞争力。

[1]唐湘晖.“禅茶一味”与当代中式茶馆设计[J]. 现代装饰(理论), 2016(08):185-186.

[2]邓炀,刘尧,柴宏宇.禅发于心,境生于景——禅意园林的设计实践与思考[J].中国园林, 2015(11) :121-124.

[3]林炳辉, 鹿源.世间忘川台湾食养山房[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4(08):104-108.

[4]孔莹.禅文化在当代茶馆设计中的应用符号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 2014.

[5]济群.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范增平.禅茶一味是什么味[J].海峡茶道, 2010(7):80-85.

[7]仇明春.佛教饮食观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J].河北职业旅游学院学报, 2016(03):109-112.

[8]袁薇.明中晚期文人饮茶生活的艺术精神[D]. 杭州:杭州师范大学, 2011.

The Definition and Design of Zen Teahouse

DONG Zhao,ZHU Hai-yan*,CHEN Ju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 China)

The subject about the Zen teahouse,a new form of teahouse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article.Determine the definition of Zen teahouse based on "Zen tea blindly" thinking—the concept combined tea culture with Zen culture throughout history. Propose the "six consensus" interior design program—"eyes, ears, nose, tongue, body and mind" to experience full sensory of interior environments,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Zen tea, inherit and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Zen teahouse, Six consensus, Teahouse design

TU247.3,S571.1

A

1009-525X(2017)03-54-57, 61

2017-03-27

2017-08-10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NZ0034)、MOOC建设(湘农教发[2015]67号)

董昭(1986-),女,湖南石门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茶文化与茶业经济。

*通讯作者:朱海燕(1971-),女,湖南双峰人,教授,主要从事茶文化与茶业经济方面的研究与教学。E-mail: 306529731@qq.com

猜你喜欢

禅意茶馆空间
《茶馆》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禅意人生
尺八的禅意
禅意(外一首)
品一杯充满禅意的茶
清雅茶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