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2017-09-28刘利荣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课程改革

刘利荣

摘 要:高职高专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以及汽车行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诸如课程内容缺乏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的特色,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实践教学内容不够,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高职高专《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高专;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

· G712;U472-4

高职高专《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是汽车相关专业如汽车制造专业,汽车营销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专业、汽车检测专业等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专业基础类的一门课程,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想要进入更为专业的课程的学习首先就应该学好《汽车机械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在于实践性、基础性、综合性都较强。而在现代的新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汽车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对该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该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的问题也凸显出,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基于此,文章中笔者将在充分分析目前《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就其改革措施进行探讨。

一、简要分析目前《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缺乏高职教育特色和专业联系不够紧密

《汽车机械基础》所涉及的范围比较的广泛,内容比较多,但目前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存在专业特色缺乏,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过于偏重理论和系统,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我们的办学宗旨衔接不够紧密,虽然选取或者是删除了一些在难度上比较大的内容,但是总体上看,其内容还是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缺乏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实用性欠缺,没有足够的针对性,造成了学生很难将自己的专业与这一门课程联系起来,学习过程会有茫然的感觉,无法建立起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碍于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缺乏实验实践教学内容

由于汽车相关各专业的兴起和发展相对较晚,《汽车机械基础》的课程设计和教学都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基本就是沿用过去的方式和体系,尤其是在进行实验实践内容的教学时教学的方法缺乏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动手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对实验实践进行设计的时缺乏系统性,也缺乏专业相关性。

(三)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较为单一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多采用讲授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且在考核方式上无论是在平时还是期末都较为单一,偏重于分数的结果,而忽略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高低,而该课程因为具有范围较广、内容较多的特点,教学大纲对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理论架构的建立都有要求,而现有的考核方式却无法很好实现对学生这两个方面的考核。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强化专业实践内容和教学

在新课改下《汽车机械基础》这门汽车相关专业的基础类课程,首要任务就是对其中的教学重点内容要加以明确,并进一步整合,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理论方面的完整的体系,切实提高其实践能力。其中对于在以后的课程中涉及到的会详细讲解的内容可以忽略,而其他一般性的内容可以降低一些,一定要强化基础内容的教学,比如我们设计实践换件这样的试验时,将汽车上那些各种零部件实物作为对象,其中在进行液、气压的传动技术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拆出和安装齿輪泵的时候,过去基本采用的是外啮合齿轮泵(型号一般都是(CB-B),现在我们就可以采用汽车所用的圆弧齿轮泵(型号为YHCB),这让我们实践的内容更加适应行业的发展和专业实际。

(二)创新和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该课程教学过程方法单一,滞后的现象较为突出,因此,目前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合理的选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比如说在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环境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应尽最大可能采用案例以及现场展开教学的方式,并在充分专研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出来的关于现场教学的相关项目,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而没有办法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和进入车间进行观摩或实习的情况下,教师可采用探究教学法,即根据教学的内容、任务、目标等来设计出相应的问题,让他们在认真观察、思考、分析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的探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此外,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去进行实践性的动手操作,比如对工装、机床等设备进行调整调试,进入厂家观摩或实习等。此外,充分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三)构建科学的考核模式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构建相应的科学考核模式,比如以课程教学不同内容模块设置相应考核节点,而对各个节点的考核分别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如在完成实验实践之后,完成课后的任务或练习时,平时的考试和期末的考试成绩,甚至课堂上的考勤情况等都进行考核同时,采用计分形式记录下来,计入到最后的总分之中,这样的考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偏重考试成绩,而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单一考核模式,有效地将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的情况纳入到考核之中,让最终的考核情况更全面、更科学,更具参考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是适应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举措,而这门与汽车相关的各个专业的基础性的课程,在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构建专业基础知识体系和形成与提升其专业素质养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落实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不断的进行探索,并加以认真的分析和总结,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别玉娟,刘晓洁. 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2014,18:1.

[2]顾琪,苏宏林. 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机械职业教育,2014,11:39-40.

[3]赵波,韩梅,李茂福. 高等职业教育汽车维修与检测、工程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研究[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89-91.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课程改革
ERP沙盘对抗在高职高专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